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长三角圆桌②|深夜11点接到企业求助电话,沪苏浙三地啥反应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谈燕 蔡炜 付奇 李攀 2018-03-17 06:30
摘要:营商环境,直接关系长三角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参与全球合作竞争, 能否进一步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沪苏浙三位代表委员建言——

 

编者按 :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营商环境的阐述,在全国两会会场被频频“点击”,身处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代表、委员,更有切身感受。

 

长三角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是重要一极,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也占据一席之地。有什么样的营商环境,直接影响着长三角三省一市如何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参与全球合作竞争。此次,本报与新华日报、浙江日报合作,采访了沪苏浙三位代表委员,共同探讨如何推动长三角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当好“店小二”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谈燕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

 

去年12月,上海党政代表团赴皖苏浙三省“走了一趟亲戚”,共同谋划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文章,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好经验好做法。

 

这趟“走亲戚”,令随行的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代表印象深刻,“优化营商环境,‘牛鼻子’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趟’,都是立足市场主体的感受度、便捷度和获得感,抓住了放管服改革的要害。”

 

曹立强说,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日渐明晰,无论是错位竞争,还是优势互补,要实现更好发展,比拼的就是环境,“高手切磋、良性互动,有助于拉长长板、补好短板,最终推动三省一市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在新起点上不断迈向高位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长三角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然要求”。

 

“走亲戚”后的当月月底,上海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召开了一次高规格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特别邀请了各类企业代表列席,让他们直接了解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具体举措:上海将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重要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在曹立强看来,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对上海提升开放程度、应对国际竞争意义重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此,普陀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制定了5个方面21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第一时间响应企业需求,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困难,第一时间关心企业发展。

 

就在这次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一天晚上11点多,曹立强还接到区内企业负责人电话,获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需求方面问题,希望帮助加强同相关部委的沟通。“企业问题不过夜”,他当夜联系全国人大代表、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我们服务企业有三个主题词:一是方便、二是速度、三是服务。”

 

曹立强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是切中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比如,以跨界融合、动态变化、轻资产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而准入前各类审批管理的制度藩篱和准入后事中事后监管,与新的经济形态还存在不匹配。又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政府静态审批管理模式往往难以适应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行政分割导致企业办事需要来来回回“兜圈子”,有时候,一个圈子还没兜完,市场状况可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布局看,这样的企业诉求,也普遍存在。”

 

“我们要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针对区内涌现出的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专业服务业、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共性需求,普陀区打好“组合拳”,为新设企业提供“网上申请、网上批准、网上预约、当场办结”服务,对存量企业实行企业经营范围变更、住所变更、经营期限变更等15个事项当场办结,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不见面”。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务服务也需按下“快捷键”,插上科技的翅膀。曹立强谈到,当前,上海正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市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


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互联网+”力促提质增效


新华日报记者 蔡炜 付奇

 

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纯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纯介绍,常州既无地域空间之大,也无资源禀赋之优,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倾力打造,实现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名列2017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全国地级市第3位。

 

丁纯介绍,优化营商环境,常州推出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

 

简政放权提效率。实施“5416”改革工程,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47.9%,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95项;在全国率先开发运行建设项目信息共享、网上并联审批系统,“五联合一简化”联审联办机制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

 

政策助推激活力。结合实际出台41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细则,去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180亿元。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股改上市、金融支持、品牌建设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去年新增上市企业12家,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0万户大关。

 

优化服务添动能。以“互联网+”力促政府服务提质增效,建立常州政企通“一网一号一群”,实现24小时在线服务。市“一办四中心”整合到位,让群众 “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扩大开放强动力。推进企业、产业、园区、城市、人才五个国际化,3800多家外资企业在常州投资发展、400多家本土企业走向全球。

 

强化法治筑高地,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蝉联全省第一。

 

居安思危,放眼长三角,营商环境对标还存在哪些瓶颈可以突破?

 

丁纯表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总体而言营商环境还是比较好的。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长三角地区在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他认为,需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要让市场更有力。应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二是要让政府更高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三是要让区域更协同。建立完善区域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加快打造全国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示范区。

 

着眼未来,对于进一步实现一体化发展、优化长三角营商环境,丁纯建议: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的试点经验,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复制、推广,带动区域一体化提速和营商环境优化;加快长三角地区信用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跨地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结合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区域市场统一开放,进一步消除市场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丁纯表示,常州将围绕长三角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定位,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深圳、接轨上海、系统提升,努力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市。重点在四个方面发力:在深化改革上“放大招”。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在扩大开放上出真招。加快推进“五个国际化”,构建高质量开放新格局;在持续创新上谋新招。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资源配置,通过有效制度供给来激发市场活力;在优化服务上见实招。给企业以春风化雨般优质服务,让最优服务成为常州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最多跑一次”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浙江日报记者 李攀

 

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

 

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一直十分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对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最近组建的消息,他十分振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迈出实质性一步。”


张明华委员认为,当前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携手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一些区域经济出现投资下降、工商业增长下滑,除客观因素外,主要是投资者对区域营商环境有顾虑。”

 

营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经济领域专家通常将其分为三类指数:营商软环境指数、商务成本指数、政府社会服务指数。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营商软环境指数,它反映了开办企业的便利性以及企业运行制度交易成本等。“打个比方,企业投资项目,人、钱、地都有了,但制度成本高昂,比如审批事项办不下来,甚至一拖一两年,错失发展窗口期,没有软环境这个‘1’,后面‘0’再多也没多大意义。”张明华委员说。

 

浙江深入推进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代表性举措。在张明华委员看来,改革的初心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础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的技术支撑,路径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一组数据让张明华委员印象深刻,截至去年底,浙江省、市、县三级梳理公布的‘最多跑一次’事项分别占同级总事项数的95.68%、95.33%和93.85%,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办件量占全部年办件量的90%以上。

 

和这组数据对应的是,2017年浙江省发展环境指数达66.3,同比提高7.3;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4个季度上扬,达到127.2。营商环境的优化,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去年中国民企500强中,浙江共占120席,连续19年蝉联全国第一。

 

数据或许略显枯燥,但却是浙江优化营商环境最好的注脚,“最多跑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对这项改革的肯定和鼓励。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张明华委员注意到,以政府自身理念转变,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塑造优质营商环境已经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共识。上海提出“店小二”精神,要求政府公务员强化服务意识,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江苏、安徽正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放管服”升级版。这些改革举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的都是努力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三省一市的改革成效显著,但对标来看,各有优势,有的服务理念领先,有的技术升级迅速,有的流程优化创新,互相学习借鉴的空间很大,但目前彼此间还缺乏常态化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在办事流程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制度,各地之间的大数据没有实现共享。”

 

改革无止境。浙江提出,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支点,撬动经济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权力运行机制改革,通过打造“有为政府”,推进建设“有效市场”。张明华委员认为,要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同优化营商环境,就必须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三省一市应加快建立合作平台和机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共享的理念,博采众长,携手并肩探索深化改革之路,让改革释放出最大红利。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