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无人机定期巡视、成立专职文保机构、历史建筑“一幢一档”,静安这样留住城市文脉
分享至:
 (6)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2018-03-16 10:28
摘要:静安区组建了全市首家区级专职文物保护机构——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该中心具体负责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档案收集整理及利用和编研、日常巡查、修缮预审、成果宣传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的推荐申报;历史人文资源的抢救性挖掘、保护及宣传;区域内国有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监管等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

静安寺街道上空,两架无人飞机,定期全面巡视所有保护建筑,一旦发现可疑的破坏行为,重点进行航拍和取证;全市首家区级专职文物保护机构已成立,历史人文资源的抢救性挖掘与保护等工作以后有了专职团队;张园170幢历史建筑建起“一幢一档”,未来静安的每一幢历史保存建筑都有属于自己的档案。今天,在静安区召开的“2018年静安区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上,记者获悉,静安区正通过智能手段、制度创新等留住城市的文脉。

 

静安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目前拥有南京西路、愚园路(静安区段)、衡山路—复兴路(静安区段)3处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另有265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37处、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19处、静安区文物保护点207处。

 

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是静安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16年,静安区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将文物保护纳入到区文化战略部署中。《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传承“活化”优秀历史文化。近年,区文物工作部门积极开展针对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荣宗敬旧居、百乐门舞厅、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新业坊)、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元利当铺旧址、河南会馆旧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等文物建筑的修缮监管工作,确保其修缮从设计到施工各阶段流程都能严格依法合规,修旧如旧。

荣宗敬旧居近70年来首次向公众免费开放

 

在修缮中,静安区还用开放的眼光,积极吸纳国际团队,为文物保护注入更多先进理念。如,在陕西北路上的荣宗敬旧居修缮工程中,静安积极协调社会力量请来欧洲最有经验的文物修复工匠,与中国工匠合作花了整整6年时间才将这三层西式住宅修缮完毕。去年10月,荣宗敬旧居近70年来首次向公众免费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需要更多制度上的保障,为此静安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去年8月,静安区组建了全市首家区级专职文物保护机构——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该中心具体负责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档案收集整理及利用和编研、日常巡查、修缮预审、成果宣传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的推荐申报;历史人文资源的抢救性挖掘、保护及宣传;区域内国有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监管等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这一保护机构的成立,使文物保护工作在区级层面真正做到有实体、有队伍。”静安区领导表示。

 

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如何让一批有历史有故事的老建筑在旧改中不遭损坏?区文化局研究制定了《各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要求责任告知书》,明确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保护、消防安全、修缮建设等主体责任,制定了旧改基地中文物保护相关巡查、报告制度,并在区统一部署下对旧改基地涉及到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工作分解到区相关部门和企业,消除了文物安全隐患。去年,区文化局与区规划部门等合作,专门编制了《老北站地区文物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将该地区文物历史建筑保护面积从原来的3万多平方米增加到16万平方米,使老北站地区旧改基地内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得到了妥善保护。

老北站地区石库门建筑风格多样

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要落到实处,首先要搞清楚“家底”。地处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的张园,区域内有170幢历史建筑,多处纳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静安区正在按照城市更新理念推进张园保护性开发工作,在专家的指导下,已完成张园地区(一期)历史建筑“一幢一档”的编制建档工作,下一步将全面推进张园170幢历史建筑“一幢一档”编制建档2.0版本。同时,计划对静安别墅、安乐坊、花园公寓等历史保护保留建筑全部建档,实现全覆盖的历史建筑“一幢一档”管理模式,力求让区内每一幢历史保存建筑都有属于自己的档案。

 

考虑到区域内大部分历史建筑都有居民居住,静安相关街道积极落实属地责任,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守护好这份老底子。去年6月,区文化局公布了《静安区文物保护点名录》,相关街道纷纷要求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试点单位,并在保护保留工作中不断创新手段。

江宁路街道组织居民共同制作的历史街区地图

静安寺街道辖区1.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伫立着53处、101栋不可移动文物建筑,50处、277栋优秀历史保护建筑,85%的辖区为历史风貌保护区,历史建筑保留保护工作任务重。如今,在静安寺街道上空经常飞着两架无人飞机,定期全面巡视所有保护建筑,一旦发现可疑的破坏行为,重点进行航拍和取证;在每一栋历史老建筑下面则安装了“历保卫士”(历保架构位移动态检测传感器),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网格中心实时联动。“通过各种智能化手段,提高了文保、历保建筑异常情况的发现率。”街道主任洪明铭告诉记者,试点至今,街道共发现上报文保问题94条,其中未经报批装修32件;发现上报历保问题199件,其中涉及签订装修合同的81件。由于文保、历保建筑年代较久,实际居住存在大量的维修需求,街道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还积极协调解决。如,柳迎邨一栋房屋因屋顶常年漏水私自装修,街道发现后立即上报区文化局,文保专家上门出具专家意见并跟踪指导,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会议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静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静安区文化局局长陈宏表示,2018年,静安区将大力推进不可移动文物的“一点一测”工作,加强各部门、街道、镇之间的条块协作,逐步实现文物信息的共享;更广泛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大力推进文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依托文物,进一步发掘整理好静安历史人文资源,讲好静安故事,为静安文物保护事业夯实基础。

题图来源:唐烨 摄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