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大城小事 | 先择城,再择企?候鸟式白领离开繁华都市后,迁徙去了哪里?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2018-03-14 17:11
摘要: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这种“逃离大城市”的潮流在美国也有先例。近年,曾贴着荒凉、野蛮等标签的得克萨斯州,以其低廉的生活成本和悠闲的生活节奏,成为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大都市青年新生活的乐土。21世纪以来,那里的人口净增了一百万以上。但与美国青年不同,一些外地青年离开北上广,具有向家庭文化回归的趋势。

三月,传说中的跳槽黄金季。记者采访发现,今年跳槽的年轻人思路有些不同,他们可能是先选择换座城市,再选择换家企业,有的回到家乡,有的选择另一座城市,对年轻人来说,选择的天地更大更广阔了。

 

而根据一家人才大数据平台最新积累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工作首选城市为北上广深的18~35岁青年劳动者比例迅速下降,从2015年的65.8%下降至2017年末的46.5%。选择新一线城市的青年劳动者比例直线上升,选择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比例也较2015年翻倍。

 

2018年前两个月,全国人才需求量最大的50个城市,白领平均月薪为8730 元,同比增长2.9%。北京、上海平均月薪突破1万元大关,领跑全国,深圳、杭州紧随其后。另一方面,全国50城求职者平均期望薪酬为9051元,同比增长3.3%。期望月薪在1万元以上的求职者比例上升。

 

 


年轻骨干辞职,原来不是被对手企业挖走的

 

新年之后,面对核心团队里3名年轻骨干辞职的消息,上海一家互联网影视企业老总老叶有点不解。他的企业虽然称不上“独角兽”,但也是前景相当看好,一批入职不到3年的年轻员工,月薪都在2万左右。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拿完年终奖、过完春节就辞职走人?是不是被其他公司挖去了?

 

老叶请公司的人事主管问清楚这些年轻人的辞职理由,并且关注后续动向。令他放心的是,他们都没有去所谓的对手公司,而是离开了魔都另寻发展。

 

记者从这家企业人事主管口中,听到了3名辞职员工的动向——

 

29岁的阿朱,江西乐平人,学的是动画设计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很强。她入职3年,就带起了一支9人的设计团队。她月薪两万五,住着可步行到办公室的由公司付租金的白领公寓,午餐和晚餐一般都在公司吃完,每天工作时间在9-10小时左右。阿朱在春节之前提出辞职,说她自己将在新年里跟着男朋友回老家,准备结婚。

 

3月里,在前同事们加班加点赶着新项目的时候,阿朱其实在老家过得并不舒坦。她在电话里告诉人事主管,她本来想在家接些动画设计的活儿,这些工作远程就可以完成,并不需要坐班,靠她之前在公司积累的客户,她觉得自己每月赚到一万元钱问题不大。但没想到单干后发现,客户需求很多、开给“个体户”的费用却很低,有的客户看了她的设计初稿后就没下文了。她在电话里向人事主管哭诉:“近一个多月里,还是颗粒无收,都没心情准备结婚的事了。”

 

28岁的李子是成都人,大学里学的是音乐,因为极有文字天赋,跨专业成为公司里的头牌文案。她坦承自己辞职的原因:“你们觉得我写的东西很有才气,但谁也看不到我憋文字时的苦逼,再多收入也不想干了。”李子和要好的同事们透露她的最新计划,她要回家乡和大学同学们一起开一家音乐主题餐厅,同学已经在景区找好了店面准备大家一起凑钱装修,今后音乐的事由她负责。前些天同事们看到她新刷了朋友圈,发了正在装修的店面照片和她自己带着防尘口罩的自拍照,还写了这么一句话:“追求理想生活看来不是那么容易啊。”可想而知,她的转型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30岁的程序员小葛,中科大毕业的高智商男生,来自兰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企业老板很器重他、同事们也觉得他有潜力有前途,但他终于还是承受不了要在大城市买房买车成家立业的压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开始在一些招聘网站上,向北上广深以外的大城市投简历,希望换个城市工作和生活。因为专业背景热门,他前后被多家大公司录取,最终他选择了一家南京的集团公司,虽然薪水比现在公司还差一点,但他觉得很满足。小葛诚实地告诉人事主管,他在南京或许可以实现5年内贷款买房的计划,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子,父母年纪也都大了,心愿就是看到他成家立业。

 

 


年轻人的跳槽思路变了

 

三个年轻人的辞职心路历程,让这家互联网影视公司做了20多年HR工作的人事主管“嗅到一些不同的味道”。

 

她告诉记者,在十几年前,外地大学毕业生对上海大企业的职位趋之若鹜,一般跳槽换工作,都是奔着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职位,不会离开上海。那时候大家的观点是,离开上海就是混不下去的表现,不管如何都要咬牙坚持。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了,他们的跳槽思路可能是先选择换座城市,再选择换家企业。

 

一家人才大数据平台积累的数据印证了这名人事主管的直观感受。数据显示,城市间人才流动加剧,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成为新热门。随着本科落户、创业支持、购房优惠、所得税减免等“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政策的集中出台,城市间“抢人集团”的排位雏形已经显现。其中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人才吸引力最高,2018年离开北上广深的求职者,有35.5%的人选择了这5座城市。

 

另一方面,近3年来,工作首选城市为北上广深的18~35岁青年劳动者比例迅速下降,从 2015年的65.8%下降至2017年末的46.5%。选择“新一线城市”的青年劳动者比例直线上升,选择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比例也较2015年翻倍。

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这种“逃离大城市”的潮流在美国也有先例。近年,曾贴着荒凉、野蛮等标签的得克萨斯州,以其低廉的生活成本和悠闲的生活节奏,成为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大都市青年新生活的乐土。21世纪以来,那里的人口净增了一百万以上。但与美国青年不同,一些外地青年离开北上广,具有向家庭文化回归的趋势。

 

回归真的能解决问题?故乡是每个游子的思念,但也可能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一些离开北上广回到家乡的年轻人也很有感触,父母送上安慰,朋友给与鼓励,自然让人倍感温暖,但很快,现实又给了你一盆冷水。由于眼界和观念的不同,他们会发现曾经熟悉的地方现在变得难以融入了。

 

 


“候鸟式白领”要先解决自己的焦虑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博士,前几年曾经对“逃离北上广深”的年轻白领进行过研究,他认为,白领们逃离北上广后,又会遭遇小城市困境。

 

胡小武把城际间来回迁徙的上班族比作“候鸟型白领”。由于中国城市化的非均衡发展,极化发展的“北上广”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地域反差”。这种反差不是体现在简单的物理空间与产业结构层面,更多的体现为城市性格、城市活力、城市能级、发展机会、城市自由度、人口多元化等层面。很多白领逃离北上广之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重新“逃回”了北上广。最终,白领在北上广这些充满机会的“大都市陷阱”与“庸堕型生活”的小城市困境中徘徊,相较于在大都市的每天的来回通勤奔波,从北上广回到小城市,再从小城市回到北上广,白领们形成了一种更为宏观意义上的 “大迁徙”候鸟群体。

 

但是这几年渐渐形成的“新一线城市”,诸如调查所提到的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等,则是一定程度上兼容了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优点,又没有其两者的大缺陷,既拥有新兴产业、拥有一批知名企业,又生活成本较低、交通压力较小,可以成为白领们落脚的新选择。

 

在采访中,一对离开上海选择到无锡工作的年轻夫妻很有感慨:最初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后来离开大城市另择新的发展地,其实都是带着一种类似的焦虑情绪。虽然社会给了人们越来越多选择的空间,但其实每一种选择都有成本,都意味着放下很多,在作出决定之前,必须先要想明白,自己究竟是在逃避或者追求什么,人们总在追求未知的美好,但或许没有什么是“最好”,不管在哪里生活,都一样需要竭尽全力努力适应,不断迎接新的变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