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张人利的教改,每次都踏准什么节奏
分享至:
 (1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鱼行草 2015-12-12 22:58
摘要:这个张人利,还是有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可以讲讲的。

 

几天前,静安区海防村一套老房子卖出去了,30平方米实价300万,抢手到飞起来,刚挂牌就没了。为啥抢?看卖房帖子标题就知道:“对口静教院附校,重点学区房,名额可用满五年”。冲的就是十多年前就以减负出名的公办学堂。听说,房型再小点,单价还要高,每平米15万都有的。

 

虽然学区房价钱吓人不宜过度炒作,然而这也是人民群众用脚投票、用钱投票最硬当的证据。校长张人利,在上海滩教育界,就是一块牌子。不过,他也是有点争议的。几年前他在电视访谈节目上说了一句,在校老师为学生有偿补课忽视课堂是丧尽天良,网上不少人看了不同意、反感,争论的帖子翻了7、8页。

 

这个张人利,还是有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可以讲讲的。

 

今天争来吵去的事情,他16年前做到现在

 

现在静教院附校那么热门,实际上最开始这所学校情况并不理想,当时在静安区教育学院当院长的张人利才来兼任校长,在这里推进一系列改革。有人说,学校起来了,拥有区教育学院那么好的师资研究力量是关键,但不得不说,张人利敢干别人不敢干的事,也是原因之一。

 

举个例子。一两个月前,外地有个学校一年级取消数学课,网上报纸上吵来吵去争来争去。这个事情张人利16年前就做了。跟踪调查,第一届毕业生,中考语、数、外成绩优良率100%。

 

当时按照全市统一的教学计划,一年级每周有3节数学课,静教院附校把这3节课时腾给了语文课和英语课,这样每周语文9节课,英语5节课。其他学校语文老师常常抱怨课时不够,学生课内来不及消化,只能由家长带回去再教。但是,静教院附校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上课特别从容。为啥?课时多。学生识字量比别的学校大,家长反而轻松。英语课也是如此。

 

一年级不上数学课,二年级要将两年数学课内容学完,来得及吗?原来,有些知识点,一年级孩子太小容易混淆,学习事倍功半,索性留到二年级削枝强干,统合整理一起教。另外,一年级独有的每周一节“英数活动课”,纯英语教学,活泼的游戏形式,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在“英数活动课”上已经传授。  

 

“我们长期觉得天经地义的事,其实反思一下,可以改进之处甚多。”张人利经常这样对老师说。之前他出国考察,发现有些国家的课程设置与中国不同,比如,有的国家学生初二起学化学,初三才开始学物理,与我们正相反。为什么?他们的研究表明,对初中低年级学生而言,物理比较难,化学则相对简单,先化学后物理的课程设置,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个“取消数学课”的创举,就是基于这个考量。

 

现在再静教院附校,不少教学过程中“天经地义”的事情已经不再天经地义了。比如说,语文课,老师布置课前预习课文,习以为常。在这里,统一不用提前预习,而是上课花5分钟,让学生预习,以此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教育上,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教育上,用钱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这句话,也是张人利说过的。接下来的一句话,有点得罪人的。“比如校本课程,只要有钱,到社会上方方面面请专家请能人来讲、有充足教室给学生排课,1000门我也能给你开出来。”他觉得,教学领域的改革,最难、最核心的,就是课堂。

 

他听课有门道,一看内容,二看引导的学生学习方式,三看细节。前两个还好理解,这个细节怎么说?张人利的细节论:比如课堂上最基本的环节——提问,问题下去,十个学生举手,老师叫哪一个站起来回答?是估计他能回答正确的,还是估计他回答不出来的?选后者,是要让学生暴露理解掌握上的普遍短板,选前者,可能老师只是想让学生代替你讲话。

 

2004年,解放日报上头版头条报道了《"轻负担"照样"高质量"--来自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的报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当天就在报纸上作出重要批示:"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报道,可以打消人们很多减负的疑惑。要多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多报道这方面的典型。减负是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紧密联系的一个环节。"当时市委领导殷一璀和王仲伟也分别作出批示。在报道推动下,市教育部门出台减负措施。

 

那个时候,静教院周边房价已经有点紧张了。学校办学质量高,也得到各方面肯定了,张人利不肯躺一躺,继续跟“课堂”较劲。

 

上世纪60年代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先生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张人利提出“后茶馆式”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力求教学方式更加多元,方法更加灵活,教学手段更加现代,以此更好地把握学习主体——学生的认知规律。

 

理念付诸实施,全校老师都反对。啃硬骨头,从物理学科开始。张人利找分管物理学科的副校长周骏,“觉不觉得你上课话太多了?”“真的讲得太多了吗?我们物理成绩全区第一。”一句话将张人利的问题弹回来。虽然周骏也认同张人利的观点,可真要改,顾虑重重,“传统教法效果挺好,万一一变,成绩退下来,谁负责?”这几乎是当前许多教学改革中最大的“阻力”,但并没有吓退张人利。“确实,任何改革,都不应该以牺牲学生学业水平为代价。”他说,“我们就试一节课,效果不好,大不了重新上一节课。”

 

于是,周骏在初二两个水平接近的班级,分别用传统方法、以及“看书、讨论、提升”的方法讲了同样一节课内容,随堂小练习批改下来,他对张校长说:“十多年来难道我讲了很多不该讲的话?我想再上一个班级。”第三个班级的课,结果依然。如此一节课一节课的循证实验下,物理学科的改革顺利推进。半年后,全区物理质量检查结果公布,周骏跑到张人利跟前说,“我们做下去。”

 

从一堂课进展到一个学科容易,再发展到覆盖所有学科吗?当时就有老师给这个校长丢话了:“张校长,你是物理学科的哦!”锣鼓听音,说话听声,言下之意,隔学科如隔山啊。不过慢慢地,也都在边实践变研究中,认同了这一理念。数学老师李贞,受新加坡教师学院邀请,作为《杰出海外教育工作者驻院计划》唯一的中国代表,为当地老师进行为期两周的培训讲座,讲的就是“后茶馆”。

 

在那之前,张人利刚刚去新加坡进行访问交流,大照片等在新加坡报纸头版,连纽约时报都报道了。对这个他自己是蛮得意的。

 

牛人校长,囧萌囧萌的

 

从市教委一位调研员那里听到一件事。2009年上海学生在全球PISA考试里成绩优异,引来许多国外媒体一探究竟。其中有位芬兰国家电视台的记者,刚开始很高傲,描绘想象中的中国教育时,就是学生梳着两条小辫子,趴在桌上拼命读写。结果带着他到静教院附校来听课采访,一下子很兴奋地说,“我终于看到了这样一所我理想中的学校!”接着问,这样的学校,你们上海有多少?那位老师说:“哦,有一批!”

 

“绿色指标”是近年来上海力推的测量学校办学情况的综合体系。几天前,上海市教委把“‘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实践价值”的现场会放到静教院附校开。事出有因,在“教学方式指数”一栏中,这所学校高出市平均四十个百分点。2014年教学方式指数达最高值“9”。校课外作业量比区平均值少四十个百分点。学校“师生关系指数”、“对学校认同指数”都高达“9”……

 

如今,张人利的教学改革已经进入“理论归纳阶段”,他说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把握,有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性三个向量。科学性解决的是教学中剖析的学科知识规律问题; 艺术性解决的是与学生交流互动问题;而社会性指的是前两者的结合……

 

说实话,作为“教育者”,张人利挺牛。他性格也蛮好玩的。做啥事都充满激情,取得成绩也毫不掩饰地骄傲开心,有时候也挺“囧萌”的。

 

那天市教委现场会上,有位教育专家讲到对静教院附校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之前有次来这里开会,看到4-9年级学生广播操后都要在操场上长跑。学校地处市中心,操场不够大,于是几百个学生就像贪食蛇游戏最高级一样,以蛇形队列,充分利用操场空间。想象下这个场景,台下200多位一线老师、校长都忍不住笑了。人群中的张人利自己也忍不住笑,边笑边解释,坚持长跑是要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还给大家传经送宝,“为了防止最后头衔尾巴搞不清跑了多少圈,打头的男生需要专门举个牌子标示一下的。”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