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这位学者40年前颠覆性的发言,推动了企业改革,以他名字命名的奖颁发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樊江洪 2018-02-02 18:54
摘要:2月2日,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在京颁奖。蒋一苇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企业本位论”以及“经济民主论”和“职工主体论”,推动了中国的企业改革和管理变革。

 

  2月2日,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在京颁奖。作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蒋一苇对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企业改革与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回望他的改革理论和实践,恰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中在经济体制改革认知上那突破性的岁月,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国企业经济定位与发展活力的巨大进步。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了生产力,在新时代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蒋一苇是福州人,1920年出生,1993年逝世。他从小就抱有科学救国的思想,曾考入广西大学数理系。1944年底,蒋一苇到重庆后,满腔热情地参加了中共南方局领导的民主青年活动。1949年3月,他奉命调京,主编了新中国第一本科技刊物《科学技术通讯》杂志。1959年,他被错划为“漏网右派”,受到降职降级降薪的处分,先后被派到郑州和石家庄的企业和学校工作。1978年9月,蒋一苇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先后任副所长、所长,并兼任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和《中国经济年鉴》总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吴家骏介绍蒋一苇的学术生涯。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吴家骏介绍,蒋一苇专门从事经济研究工作,是从1978年秋进入工业经济研究所才开始的。“那时他已年近花甲,到他1993年春去世,中间只有不到15年时间。在这短短的10几年里,他在经济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性的成果。他的很多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被经济领导机关采纳并付诸实施。”

  吴家骏认为,蒋一苇的改革理论是成体系的。总体是“经济民主论”,基础和核心是“企业本位论”,而在企业内部则是“职工主体论”,这“三论”构成了蒋一苇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主要观点,其中最重要、最著名的是“企业本位论”。

  蒋一苇“企业本位论”的观点,最早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的内部刊物《经济管理通讯》第55期上,这是他在1979年8月10日 “经济问题双周座谈会”上的长篇发言,很快引起中央的关注,此后又在《经济管理》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公开发表。

蒋一苇基金奖颁奖。

  “企业本位论”的中心思想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民经济要以企业作为基本单位,要把以政府为本位转变为以企业为本位。具体包括:企业是现代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必须是一个能动的有机体,企业应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现在看来,这三点是不言而喻、理所当然的,似乎没什么新意。其实不然。” 吴家骏说,“企业本位论”是40年前提出的,那时候,中国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现在大为不同,正处在怎么推进改革的初探时段。当时,面对旧体制的弊端,必须改革,这固然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改革应当从哪里入手,却存在很大分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上“兜圈子”。蒋一苇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企业本位论”,这个改革思想真是具有超前性和重要性。

  吴家骏总结出计划经济下中国企业的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全部实行指令性计划。企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能力,在建厂时的文件中就已经定死,企业无权改变,生产什么产品、每年生产多少,全部由指令性计划控制。企业只负责按计划组织生产,既没有生产经营决策权,更不存在自己的发展战略。第二,财政统收统支。企业的利润和固定资产折旧全部上缴国库,企业需要增加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时,再编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增拨流动资金计划,由财政拨款,无偿使用。企业如果发生亏损,也全部由财政补贴。第三,产品统购包销。企业按计划生产的产品,属于生产资料的部分按政府物资管理部门批准的调拨计划,以统一规定的价格卖给指定的用户;属于消费品的部分,由商业部门按计划收购,通过批发和零售机构卖给消费者。企业无权销售自己的产品,也没有定价权。第四,人员统一调配。企业无权面向社会招工,也无权择优录用或拒绝分配来的新职工。总之,企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全部由政府管死,这就决定了当时的企业根本就不是企业,而是政府的附属物。

  他介绍说,蒋一苇的主张是,改革应当从企业入手,把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他的“企业本位论”,是当时对企业存在问题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也是最具操作性的文章。他的理论引导人们从团团转的怪圈里走了出来,推动了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于1997年设立,是中国管理学和企业改革领域最早设立的全国性学术奖项。第七届蒋一苇基金奖分设“管理学学术研究奖”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两个奖项,评奖对象是201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企业管理与改革相关的优秀论著,各有3项成果获奖。其中,Pei Sun(孙霈)、Helen W. Hu和Amy J. Hillman发表的《The Dark Side Of Board Political Capital: Enabling Blockholder Rent Appropriation》(《董事会政治资本的另一面:大股东的财富侵占效应》)、Liangding Jia(贾良定), Jason D. Shaw,Anne S. Tsui和Tae-Youn Park发表的《A Social-Structural Perspective on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s and Team Creativity》(《社会结构视角下的员工——组织关系与团队创造力》)、Chak Fu Lam,Jian Liang(梁建),Susan J. Ashford和Cynthia Lee发表的《Job Insecurity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Exploring Curvilinear and Moderated Relationships》(《工作不安全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对曲线关系与调节关系的探索》)三篇在国际知名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荣获“管理学学术研究奖”。王凤彬,李东红,刘月宁和王璁发表的《“竞争”还是“合作”:组织中局部功能替代性部门间冲突的动态演进——基于研华大陆区线上业务的纵向案例研究》、蔡宁,王节祥和杨大鹏发表的《产业融合背景下平台包络战略选择与竞争优势构建:基于浙报传媒的案例研究》两篇论文,以及路风撰写的专著《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荣获“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

题图来源:樊江洪 摄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