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美女跑友:我和上马这五年
分享至:
 (8)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黎莉莉 2015-11-07 22:59
摘要:也就是在这5年当中,跑步运动在中国、在上海忽然变得流行起来,大街小巷都是跑步的人,跑步成为了热门话题和谈资,也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途径。

 

第一次知道上海马拉松,是在2010年10月。那时一个北京朋友告诉我,他12月份要来上海参加马拉松。我这朋友又高又壮,怎么看都不是一个会跑全程马拉松的人。出于“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小朋友心理,我当时头脑一热,便也跟着报了个半马。

 

在5年以前,跑步运动远远不似现在这般流行,当我心血来潮去报上马的时候,距离开始报名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可是依然毫无阻碍、稳稳地报上了。名虽然是报上了,可是一点跑步基础都没有的我,要在2个月以后就跑半马,还真是有点胆战心惊。

 

那时候,长跑基本是老年运动的代名词,除了清晨锻炼的大叔大妈,马路上根本见不到什么人在跑步。所以我一开始也不太好意思在街上跑。我先在网上买了一根跳绳,每天晚上在楼道里跳个十几分钟,跳了一个星期后,才终于敢趁着晚上,在小区花园里面兜圈子慢慢跑。

 

这样又过了一个星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建设,我才开始穿上跑步衣服出去跑马路。但跑出去的时候,总会遭到路人投来诧异的目光,有时还会有不怀好意的人朝我吹口哨,或者对着我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实在是令人烦燥。

 

那时候,关于跑步的资讯极不发达,怎么跑步、跑步时该注意什么,就算上网也找不到特别多的资料。后来我参加了一个跑鞋品牌组织的跑团,每个星期只有一次训练,就是在周末的早上,跟着品牌请的跑步教练,在大宁灵石公园绿地跑一圈。那里空间宽敞,地上还专门标有跑步路径,跑一个大圈下来大约是3公里半,是当时比较理想的跑步场所。

 

在大宁绿地,我才真正接触到在上海这个城市里跑步的人——当时都统称“长跑爱好者”。这些人当中,除了一些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爱好者以外,大多数都是退休职工,其中不少人都是连续跑了多年的马拉松。

 

就在那里,有个纺织厂退休的老阿姨告诉我,只要平时训练达到比赛路程的三分之一,就肯定可以完赛。我掐指一算,21公里的三分之一,就是7公里……也就是说,只要我能一口气跑到7公里,比赛那天就能跑完半马了?带着无知的兴奋,我就把7公里当做自己的目标了。

 

5年以前,运动计时定位APP、运动手表、智能手环等等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或者普及开来,再加上我对公里数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常常搞不清楚自己跑了多少距离。

 

当时住在虹桥,通常的跑步路线,就是从家住的小区跑到虹桥镇再折返。朋友教我在电子地图上设置好跑步起始点,规划好跑步路线,然后测算出距离。就用这种笨办法,我算出跑一圈的距离大约是3公里多,跑两个来回差不多就是7公里。至于时间么,也是瞎估估的,因为知道半马的关门时间是3个小时,所以想着这样出去跑7公里,一个小时之内能回到家就可以了。

 

由于没有准确测量过时间和距离,自然也毫无配速的概念。没有训练计划,完全是自己瞎跑,有的时候懒了,就在家里跳跳绳。就这样,2个月很快过去了。(说起来真是惭愧,直到跑完了3个全马比赛以后,我才知道什么是配速……)

 

很快就到了12月5日比赛日。我穿着赛会发的宽大的比赛服,两手空空地来到了起点。对,那时我也完全不知道能量胶和盐丸是什么。

 

2010年的比赛路线,是上马历史上第一次从浦西跑到浦东。从南京东路世纪广场起跑,途径南京路步行街、外滩,进入复兴路隧道,途经浦东世博园区,终点是东方体育中心。跑过复兴路隧道的时候,我感觉十分新奇,心情异常激动,因为若在平时,是根本不可能有机会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过江隧道的。

 

 

忘了一路上的各种艰辛,反正最后也终于跑到了终点附近。拐过一个弯道,忽然发现一辆电视转播车出现在正前方,摄影记者扛着摄像机坐在车尾,镜头正对着我。我好一阵紧张,赶紧调整跑姿、昂首挺胸、脸上挤出故作轻松的微笑……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传来轻快的脚步声,两三个黑人选手刷地一声就从我的身边飞驰而过,奔跑、摆臂的动作轻松而又优美,节奏顺畅,迈开大步,看样子是正在全力冲刺。原来电视转播车的镜头是冲着他们来的!

 

追着黑人选手迅疾而过的背影,我也筋疲力尽地冲过了半马的终点。拖着又酸又痛的两条腿,觉得自己半条命都没有了,但是再看看那些之前刚刚完成全马比赛的选手,正在谈笑自若地接受媒体采访,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当时的我,根本无法想象,在21公里之后再跑一个21公里是什么感觉,看到全马完赛选手,简直就好像目睹了人类奇迹一样。

 

 

第二年我就离开了上海,直到今年年初才回来。在这5年当中,我的跑步能力逐渐提升,半马对我而言已是家常便饭,通常参加比赛的话,只会跑全马及以上距离。

 

也就是在这5年当中,跑步运动在中国、在上海忽然变得流行起来,大街小巷都是跑步的人,跑步成为了热门话题和谈资,也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途径。

 

不仅各种运动APP、运动手表、智能可穿戴设备层出不穷,微信、微博上也有各种公众号、大V在推广跑步运动,有关跑步的基础知识、训练方法、装备评测、赛事推广等等,各种资讯多到令人眼花缭乱。在上海,跑步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不少的公共绿地和公园里还专门修建了跑步径道。

 

 

跑在马路上,吹口哨的人少了,打招呼和鼓励加油的人多了。而且跑步的同行者也越来越多。跑步的气氛起来了,各种类型的跑团、跑组也在迅速壮大。

 

 

不仅普通人开始跑步,连一些特殊人群也开始跑起来。在上海,出现了专门服务于盲人的“做你的眼睛”公益陪跑活动,每周日都会在世纪公园举行陪跑和培训活动。

 

 

通过三个月的培训、实习和考核,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盲人陪跑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仅是完成比赛,而且还能为他人提供帮助、传达善意,帮助和鼓励更多的人实现目标。

 

 

2010-20155年过去了,从苦不堪言地跑半马,到轻松完成全马、再到帮助他人一起奔跑,我在跑步中体会到了越来越多的意义。

 

11月8日,上海马拉松即将在外滩金牛广场鸣枪。上马迎来了20周年,我也即将迎来自己的第20个全马。期待着和越来越多的人,一起踏上跑道、跑向终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制图:邵竞,内文图由作者提供,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