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城乡接合部”还是“城乡结合部”?报纸文字爱犯哪些差错?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2017-11-22 13:42
摘要:全国百家报纸编校质量抽查结果揭晓。

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和升温,汉字运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解报纸的编校质量,推动汉字的正确和规范运用,上海咬文嚼字公司和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测中心接受国家语委的委托,抽查了全国100家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报纸。抽查结果近日揭晓。

 

从总体上看,我国报纸的编校质量是令人满意的。本次抽查优秀者占32%,良好者占52%,合格者占13%,不合格者仅占3%;但差错事实证明,“无错不成报”的现状并未得到改观,有些差错长期存在,广泛流传,且有蔓延之势,不能不引起重视。

 

从本次抽查情况来看,报纸上的文字问题,主要表现在九个方面。

 

首先,《通用规范汉字表》没有得到认真执行。字表由国务院于2013年颁布,是当前语言生活中最新的用字标准,但报纸对它的知晓度不高。比如字表将45个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其中“蹚、勠”等6个字为全面调整,本次抽查发现,报纸上用的依旧是“趟水”“戮力同心”,没有用符合用字标准的“蹚水”“勠力同心”。

 

其次,某些别字大面积存在。这些别字似是而非,有很强的隐蔽性,如果缺乏辨别意识和辨别能力,往往浑然不觉其错。“城乡接合部”误为“城乡结合部”,“不知所终”误为“不知所踪”,“青蘋之末”误为“青萍之末”,这些差错在多家报纸上反复出现,是本次抽查中的高频别字。

 

第三,“的地得”一片混乱。几乎没有一家报纸,在“的地得”的使用上是经得起检查的。不少报纸没有定语、状语、补语的区别意识,“的”字一统天下。个别报纸随心所欲,该用“的”的用“地”,该用“地”的用“得”。类似“拿出极大地耐心”“租下闲置得土地”“意见出奇得统一”这类句子,在检查中随处可见。

 

第四,用词存在滞后现象。词语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某些词语经过有关部门审定,已经有了新的书写形态或使用规定。报纸对此却缺乏关注,习惯于“墨守陈规”。比如坚持用“几率”不用“概率”,用“噪音”不用“噪声”,用“矽肺”不用“硅肺”,用“爱斯基摩人”不用“因纽特人”。特别是“通信”和“通讯”这一组词,报纸几乎不加辨析,该用“通信”的地方,往往用了“通讯”。

 

第五,用词不求甚解渐成习惯。报纸上的某些用词错误,和使用者的不求甚解有关。这类差错过去也有,本次抽查特别集中。比如把上级下达命令,说成是“立下军令状”;受邀到别人家里做客,说成是“不速之客”;把“下里巴人”和“贩夫走卒”并举,以为两者同为草根;形容马路清静,称之为“少有人烟”。望文生义的语用习惯,明显会损害报纸的形象。

 

第六,近义词混淆情况严重。用词张冠李戴,是报纸上的常见文字错误。其中尤以近义词混淆为最。凡是读音相同相近,而意义又有关联者,几乎都能找到混淆的实例。“截至”和“截止”、“反映”和“反应”、“身价”和“身家”、“必须”和“必需”、“盈利”和“营利”,是本次抽查中混淆率最高的五组词语。提高辨词能力已成新闻工作者业务学习的当务之急。

 

第七,时间表述模糊。报纸作为新闻媒体,时间表述要准确清晰,不能让读者猜谜。由于稿件写作时间和发表时间可能存在时间差,某些报纸把已经发生的新闻说成是即将发生的新闻,导致时态矛盾。有些转载的消息,由于原文用的是“今日”“昨日”,转载的报纸不注明确切时间,读者往往不明白“今日何日”。

 

第八,“月日词”标点误用已成常态。按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用汉字数字构成的“月日词”,只有一月、十一月、十二月,月日间用间隔号,但报纸上却常常出现“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这类不规范用法。用阿拉伯数字构成的“月日词”,月日之间一律要用间隔号,报纸上常常用的是下脚点,如“3.15”消费者权益日。

 

第九,数字表述常漏词频出。报纸上不少新闻,会涉及数字,但有时经不起推敲。其中有些是数字本身错误,有些是计算方法不对,更多的是不符合数字用法的规定,如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此外还有一个常见错误,便是概数表述不合习惯。“超过近亿万元”,“出动人力上千余次”,这类差错在本次抽查中大量出现,反映报纸对数字表述有点漫不经心。

 

据有关人士透露,对报纸编校质量的抽查,明年将继续举行。国家语委有意把它作为语言管理的一项常态性的工作。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