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话媒堂|祝建华:算法推荐新闻是“好东西”、“坏东西”、还是有待验证的“新东西”?
分享至:
 (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璐 2017-11-22 08:59
摘要:新闻推荐系统一经出现,就有不同看法,相关争论从未停歇过。

话媒嘉宾:祝建华

香港城市大学计算社会科学讲座教授、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根据祝建华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演讲编辑整理,有删节,原题为《我们需要科学评价新闻推荐系统》。本报记者刘璐整理报道。

事实:已经深入每一个角落

 

新闻推荐系统,其实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我个人最初并不是很感兴趣,最近由于下列原因开始关注。第一,是意识到这个服务已经深入到新闻传播每一个角落,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统计,但是从各种各样个体的报道来看,应该说全球主要的网上新闻平台都在采用各种各样的新闻推荐系统——也许技术不同,也许覆盖面不同,也许各自的效果不同,但是都普遍在使用,这是基本事实。第二,是意识到对于这个新的服务、新的技术,争论非常激烈,美国、欧洲、亚洲,新闻传播业界、学术界、政府和公众都非常关心,而且各有各的看法。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非常有限的接触和看法。

 

按照我的理解,推荐技术经历了这么四个阶段:

 

最早是从搜索引擎开始,用来推荐网页。我们输入检索词之后,被排在前面的网页,必然得到更高的关注度,因此排序问题背后涉及到巨大的商业利益,经常涉及一些争议。

 

第二阶段是电子商务的产品推荐。这种推荐背后的计算方法与网页推荐有许多相似之处。

 

到了第三阶段,是社交媒体的好友推荐,从facebook、微博、微信到各种各样相似或者更新颖的社交网络,这上面的人,有的跟你毫无交往,但是大家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朋友圈、共同的轨迹。

 

最近一个阶段,就是在线媒体用来推荐新闻。新闻推荐应该就是在产品推荐和好友推荐发展非常成熟的基础上开始的。

 

简言之,推荐算法主要是依靠总体热度、用户个人喜爱与习惯以及好友圈协同过滤这三者对每个用户的不同影响而实现的,而且会根据用户对每次推荐的采纳而不断更新调整。

 

争论:“拉”还是“推”?

 

新闻推荐系统一经出现,就有不同看法,相关争论从未停歇过。慢慢地,在业界和学术界产生了一对概念——“拉和推”。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是肯定的。那么用户是更喜欢推荐,还是更喜欢自己去寻找?这个辩论背后涉及到一个长期以来被争论的话题——用户是主动还是被动的?积极还是消极的?理性还是非理性的?这些问题的讨论,其实涉及了整个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最基本的问题。

 

实际上仔细去看的话,现在的争论差不多可以归纳为这三类观点:技术产品派、道德规范派和科学实验派。

 

技术产品派,主要是做推荐系统的、做新媒体的业内人士。站在技术派的角度来讲,推荐是一个好东西,提高了效率,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应对信息过载,也有利于好友间交流。也许确实还有一些问题,但是,做产品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个态度:你先告诉我有什么问题,我肯定可以用技术方法来给你解决。他们已经假定这个东西是好的,即使不好也会觉得问题可以用技术手段,而且只用技术手段就可以解决。

 

道德规范派会觉得,推荐系统是个“坏东西”。它抹杀了人的主动性,或者倒过来讲,他觉得人本身都不是理性的、主动的,很容易被推荐系统诱惑,玩物丧志,生活在假新闻、坏新闻、有害低俗的新闻当中,所以这种系统应该是禁止的,而且总认为这是一个阴谋论,算法在主导我们的媒体,决定我们的内容,它使得用户接触的新闻种类日益狭隘,造成“信息茧房”,甚至导致社会两极化。

 

证据:往往互相矛盾

 

而科学派认为,推荐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东西,目前并不知道它是好还是坏,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作评估。现在虽然已有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各种方法、数据上的缺陷,对于推荐系统的效果是正还是负、是强还是弱,结论往往互相矛盾。

 

比如过去数十年传播学用户研究告诉我们,人都有选择性接触的倾向,喜欢看跟自己的想法一致的言论,追踪自己喜欢的政治家、明星,对于跟我意见不和的新闻尽量少看、尽量回避,哪怕无法无奈情况下接触,我们也会尽量忘记。这种选择性接触,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且具有普遍性的,受教育程度高的精英跟受教育程度低的普罗大众都有这种倾向,这在报纸时代有,互联网时代也有。

 

这些倾向跟现在讲的推荐,其实很相似。所以当一个用户安装一个新闻APP,天天看社会新闻里的离婚案、出轨案,你很难分得清,如果没有推荐他是否也在找这种新闻看。以前报纸时代,有的用户买了一张报纸,他直接跳到当中第五版社会新闻,前面和后面的几版从来不看,这种用户也很多。有些用户有各自固定心爱的版面,有的只看体育,报纸来了以后他把里面体育四张抽出来边走边看,不是每个人都从第一版看到最后一版。

  

选择性看新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短的也要几个月一两年,长的可能要十年二十年的习惯,这个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长期推动才可以,可是现在并没有这种研究。

 

所以我的基本观点是,这是一场意义重大、需要很多年才能知道结果的社会实验。我非常不赞成技术派的观点,就是既然是产品,咱们就要做到底。也许这是一个有致命内伤的产品,很多问题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你不能固执己见一定要做好。我也不赞成道德规范派的立场,从第一天开始就判定这是一个毒品。我们现在并不清楚是否有毒,因为没有先例,在我们人类社会5000年的历史上,近代媒体从报纸计算两三百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这样的实验需要用非常科学、非常严谨的方法来研究,这才是现在所缺乏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出品,已经本人确认,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栏目主编:刘璐 编辑邮箱:internetobserver@163.com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