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探访原创歌剧《贺绿汀》首演幕后:一部大师剧让这些“音才”有了第一次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7-11-21 20:18
摘要:它是不是一部用贺绿汀原作演绎的“大串烧”?幕后探访中,上海音乐学院师生的回答极其肯定:这是100%纯原创。

从《牧童短笛》到《天涯歌女》,从《游击队歌》到《嘉陵江上》,这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中国名曲,正是贺绿汀写给同胞们的民族之歌。本月20日至23日,原创歌剧《贺绿汀》在沪首轮连演。作为大师系列校园剧,它是不是一部用贺绿汀原作演绎的“大串烧”?

 

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幕后探访中,上海音乐学院师生的回答极其肯定:这是100%纯原创。当代上音人,作为晚辈校友,以一部六幕大戏致敬这位人民音乐家、这位上音老院长,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此,他们基于“双一流”学科建设平台,通过大师剧拉动全院所有系部资源,带出一支青年“音才”为主的主创队伍。

 

作曲“一老带三新”,音乐人才不可能从课堂上蹦出来

“速度差不多吧?”“加了词,会不会有点快?”上海音乐学院排练厅内,大乐队正在管弦合练《贺绿汀》剧中的《北风号》一曲,大提琴起、铜管齐出、竖琴点缀……听了许久,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悄悄将作曲博士徐可拉到一边,对着谱子叮咛了几句。

 

曲子是歌剧之魂。贺绿汀是作曲家,凭借《牧童短笛》在俄罗斯钢琴名家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拔得头筹;投入左翼电影事业为《马路天使》谱写主题歌《天涯歌女》;在八路军办事处煤油灯下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游击队歌》;后又以近似歌剧咏叹调的方式创作抗日救亡歌曲《嘉陵江上》……

 

那么,谁能为《贺绿汀》作曲呢?主创者“一老带三新”: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音博导张千一教师负责“一头一尾”的序曲和尾声;而徐可、戴维一、邱晓柳3名青年曲作者,则揽下数十首剧中曲目的原创大任。那一首《牧童短笛随想》这样唱道:“虫儿飞,云儿行,多少春夏秋冬,谁家少年新牧童,故乡远笛,在我梦魂中……”

 

从作曲、编剧、演员到导演,组织开展这样的重大题材创作,也大胆启用上音“青椒”, 让他们有了许多“第一次”。“贺剧”导演刘恋是饰演《燕子之歌》中“周小燕”的花腔女高音,多年来参与执导多部经典歌剧,却还不曾独当一面导过原创大剧。

 

即使她,也将更多更年轻的演职人员称为“孩子们”,“有些孩子上台亮相还不知先走哪条腿,那就从走台的脚步练起。”林在勇也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上音不是只给学生上课的地方,音乐人才也不可能从课堂上直接蹦出来,有上台机会就给到他们每个人。

 

出品人既策划也写词,系统化原创平台具有全学科拉动性

那一顿午饭,林在勇没有吃好。吃到一半,音乐总监从排练现场打来手机,“这地方好像要有一首歌才对。”身为贺剧出品人、总策划,林在勇放下碗筷,用手机写起了格律诗风格的8句歌词,十来分钟发了回去,当场就开始排演。“很多任务必须立等可取,有时午饭只吃一个月饼。”

 

不仅林在勇当了贺剧作词,全院上下、全学科范围,每一个系部都与贺剧紧紧关联着,从声歌系、管弦系到作曲系,还有舞蹈、舞美、数媒等,甚至艺术管理系师生也全程参与剧务。以往,上音出品的大戏往往出了主角、也请外智,但这部贺剧却真正成为整个上音的原创平台。林在勇认为,“这样的系统工程,才具有对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拉动性,才是办学实力的体现和检验。”

 

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艺术院校,第一要务是培养人,第二是出作品,而成就原创作品的目的,也是为了成就创新人才。目前,上音“音才辈出计划”专门扶持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现已成功支持70多名优秀“青椒”,占了全体青年教师的半数,而林在勇更希望“全覆盖”。与此同时,对于在读学子也有一份“天使投资”:“音才助飞计划”,今年150项申请中获批60项,其中的优才已获业界大奖。

 

在剧中,贺绿汀如真实生活中的他一样,总是穿着普普通通的洋装,却揣着一颗中国心。他的音乐就像上海一样融汇着中西,为人民歌唱,做时代歌手。从创作到学术,有“贺剧”也有“贺院”,上音还创建起“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力争打造中国音乐学科体系建设和中华音乐走向世界的枢纽港,在艺术与学术上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国际声誉、世界水平。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