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心系健康,胸怀天下⑤ | 气管手术、纵隔手术、肺移植,哪里强?
分享至:
 (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姜楠 孔同 2017-11-17 07:00
摘要:上海市胸科医院在胸部疾病诊治方面做到疾病谱全覆盖,为气管肿瘤、纵隔肿瘤和肺移植等方面的疑难重危病人带去治愈的希望。

临床中,有一部分患者反复咳嗽、气喘,去医院做了多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常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哮喘”,直至出现呼吸困难,才“意外”发现原来是气管里面长了东西,这就是气管肿瘤。

 

气管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儿童多以良性为主(90%),成人多为恶性。气管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鳞癌和腺样囊性癌,约占2/3以上。国内目前以腺样囊性癌居多。气管肿瘤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极其容易被误诊,给患者带来很大危害,常常出现“命悬一线”的情况。

 

其实,一般情况下,气管良性肿瘤能够完全治愈,恶性肿瘤的预后也较公众所熟知的胸外科其他恶性肿瘤(比如肺癌,食管癌)要好得多。因此,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对气管疾病患者而言,非常关键。

 

上海市胸科医院的胸外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连续五年在“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位居全国第二、上海第一。

 

胸科医院的学科创始人之一的黄偶麟教授被誉为“中国气管外科之父”,开创了国内气管疾病规范化诊治的先河。60年来,胸科医院在气管外科领域有着深厚扎实的学科基础,整体水平始终位于国内业界翘楚,目前,气管外科年手术数为110例,常年保持全国第一。

 

 

2016年5月的某一天,伴随着救护车的警声,上海市胸科医院急诊来了一位从700多公里外的江西直接送达的重症患者。25岁的小李的气管里涨了一个4CM大小的肿瘤,他只能依靠一丝缝隙呼吸。在四处求医无法的情况下,当地医生推荐他来上海市胸科医院,家人立刻叫上救护车跨省直送。救护车达到胸科医院时,小李的呼吸已经极度困难,还大口咯血。一场生死急救开始了。

 

清晨6:30,在胸外科带头人赵珩教授的带领下,小李的术前讨论正在激烈进行着。小李的肿瘤切除范围已经接近气管切除术6厘米的极限长度,气管堵塞近98%;此外,肿瘤的位置生长在气管中段部位,需要正中开胸;因肿瘤堵塞,麻醉无法从气管插管进入通气,还可能有撑破肿瘤的危险。怎么办?如何保障小李在手术中的生命安全呢?

 

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和实力,一支由胸外科、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室等多科组成的手术团队集结起来,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为小李施行了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手术。手术从下午15:30开始,体外循环、麻醉、气管肿瘤切除一气呵成,仅用时45分钟,医生们就从小李的气管中完整切下了长度达到5CM已经肿瘤填满的气管。术中,小李在体外循环和麻醉的先后保障下,氧饱和度、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术后第一天,小李已经不需要气管插管,可以自主呼吸。

 

“很多患者都是外地赶来,有些北京也做不了的,送到我们这里来做。目前,老百姓甚至部分医生对气管肿瘤不熟悉,遇到胸闷气急、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往往都当成哮喘来治疗,等肿瘤长大很大了,才赶来做急诊手术。即使我院每年开100多例气管肿瘤切除术,但还有很多的病人没有被及时治疗。所以,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一疾病,在肿瘤早期可以获得及时地救治,这样疾病的愈后会更好,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更高。”赵珩教授发自肺腑地说。

 

 

纵隔,是介于左右两侧胸腔之间,前方为胸骨,后方为胸椎,下为膈肌,上与颈部相连的一个空间区域。纵隔肿瘤具有隐蔽性和类别众多两大特点,一是不容易别发现,没有明显症状。二是类别很多,肿瘤的性质与发生部位密切相关。前纵隔、中纵膈、后纵膈肿瘤在治疗方法上大不相同。

 

例:前纵隔的肿瘤主要分为胸腺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和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又分为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肿瘤。非精原细胞肿瘤又可分良恶性两类。如此纷繁复杂的类别,不仅老百姓不太了解,甚至很多医生都分不清楚。所以,纵膈肿瘤判断其类别和性质重要,走错一步可能就没有回头路。

 

上海市胸科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胸外学科规范治疗的医院,长期以来在纵隔疾病诊治领域保持着临床优势,尤其擅长疑难重症、高难度手术治疗,服务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患者。医院年纵隔疾病手术量达到800余例,其中2/3为外省市患者,诊疗服务和技术输出辐射全国范围,形成纵隔肿瘤多学科诊治科研团队。

 

在推进胸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中,2015年,纵隔外科亚学科成立,从此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在保持巨大纵隔肿瘤手术切除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诸多高难度术式在医院普遍开展,并在国内率先开展胸膜全肺切除术,同期放化疗诱导后切除等治疗局部晚期纵隔肿瘤。另一方面,对于纵隔良性疾病和早期纵隔肿瘤,各种微创术式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成功施行国内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纵隔肿瘤切除术。

 

与此同时,胸科医院在纵隔疾病的科研也起步较早。以胸腺肿瘤为代表,医院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对不同期别、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胸腺肿瘤实施“分级治疗”的理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胸腺瘤分型规范的主要制定者,积极参与国际胸腺肿瘤协会(ITMIG)全球数据库建设和多中心合作研究,并牵头国内20家先进单位组建中国胸腺肿瘤研究协作组(ChART),获得国际瞩目的成果。

 

2017年,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纵膈疾病的医学杂志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诞生,纵隔外科带头人、国际胸腺肿瘤协会秘书长、执行委员方文涛教授担任主编。

 

 

2017年春节前后,胸科医院为一位19岁少年切除了体内直径超过30厘米的巨大纵隔肿瘤。19岁的小徐患上的是位于前纵隔的恶性非精原细胞瘤。当时,小徐突发胸闷气急来到胸科医院就诊,结果CT检查结果惊呆了所有人,这个孩子体内竟然有一个像足球那么大的肿瘤,小徐的心脏已经被压得移了位置,且气管压迫也很严重,到了不能平卧的程度。

 

手术是挽救小徐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可是这么大的肿瘤,术中大出血、损伤脏器等危险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在放疗科、病理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共同协作下,手术成功完成,术后第6天小徐就顺利出院。

 

仅2016年,胸科医院就完成了20余例巨大复杂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

 

器官移植是人类现代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63年,美国完成了首例人类肺移植手术,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已经越来越熟练地掌握了这项神奇的医术。肺移植是良性终末期肺部疾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病种包括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支气管扩张、肺动脉高压、矽肺等。

 

胸科医院肺移植团队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2002年,上海市胸科医院成功开展了世界上第一例非血缘供体成人单侧肺叶移植手术,从此,胸科医院的肺移植技术一直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十五年来,胸科医院已经开展了近60例肺移植,其中包括2例再移植,患者年龄跨度从34岁到72岁,最长的术后存活时间达8年,实现了众多生命的延续。

 

再次肺移植是首次移植肺衰竭后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肺移植患者的存活时间得以实现更大突破。但是,再次肺移植是临床高峰,患者在首次移植术后,其肺部环境紊乱程度严重,如凝血机制、抗排异功能等大不如前,手术难度与风险都比首次肺移植高出很多。国际上再次肺移植患者占所有肺移植患者比例仅为5%,国内再次肺移植的病例也极少见。

 

 

38岁的小刚五年前由于特发性肺纤维化造成呼吸功能衰竭,在胸科医院接受了首次双肺移植术,术后生活质量大为改善,结了婚还有了可爱的小宝宝。2015年的春天,小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的症状,术后5年移植肺的功能不可避免地逐渐退化。怀着对美好生命的渴求,小刚又再次来到了胸科医院。胸外科学科带头人赵珩教授领衔的肺移植团队成功为小刚施行了再次肺移植手术,给了他又一次重生的机会。

 

手术当天,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下午18时许,手术团队准备就绪,手术开始了。当主术医生们打开患者小刚胸腔后,眼前的情况令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小刚的全胸膜腔粘连严重,肺组织已经实变如同一块石头,紧紧黏在胸壁表面,肺门纤维化、钙化严重,肺门支气管、血管几乎都难以触及,医生们简直无法入刀,仅仅将原来的肺组织按照解剖要求完整切除,就是一个大难题。凭借成熟的经验与过硬的技术,肺移植团队耐心细致地开始解剖剥离,经过3个多小时,终于将已经硬如石头一般的右肺完整地切除。

 

紧跟着第二个难题来了——供体和受体的肺的大小不匹配。小刚身材瘦小,而供肺较大,无法做全肺叶移植术。手术团队为了保证最适合患者的尺寸,将供肺的上、中肺叶切除,余下供体的右肺下叶的部分,通过支气管和肺动静脉的吻合,顺利地将健康的肺叶植入患者胸腔。手术终获成功,移植入体内后的供肺立即开始工作起来,患者血氧饱和度达到100%。术后第一天,小刚的呼吸指标良好,第二天他已不需要气管插管便可正常呼吸了。

 

此次是胸科医院成功实行的第二例再次肺移植手术,第一例患者术后已存活3年,情况稳定,生活质量较高。作为华东地区最早开展肺移植技术的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已经培养出一支包括胸外科、呼吸科、麻醉科、重症监护于一体的肺移植专业团队,他们在不断提升手术技术的同时,正聚焦于肺移植国际难题——慢性排异开展研究,为实现肺移植技术的突破、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术后生活质量而不懈努力。


专题推广

文字编辑:孔同 设计编辑:崔家琛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jfhuodong@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