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山东路上的教堂、外国坟山和马桶,还有永乐里
分享至:
 (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17-10-31 13:19
摘要:上海不少里弄已经不见踪影了,但永乐里还在,不过是当年烧煤球炉的家庭现在烧液化气了,当年麻将台前摸牌的母亲现在换成女儿了。任凭外面的时代和环境怎么变,这条里弄却似在海底,没有大变化。只是偶然一抬头,才发现天井上空,东西南北四向,早有高楼大厦的影子围过来了。像有人从高处探头望向井里一样,望着永乐里的一切。

童年的清晨,是从收马桶的叫唤声中开始的。

 

有钱人家的娘姨、普通人家的主妇、少小当家的女孩,闻声一个个拎了自家的马桶出门。邻居相见,互相点头招呼,而那收马桶的,同样也是这里的居民。马桶倒尽,水声、刷子声随之响成一片。在山东路福州路口的永乐里,一天就算正式开始了。

 

从出生一直到17岁考上大学离开前,山东路汉口路的这个街角,就是王晓玉认识上海的原点。

如今她73岁,住到城市西南角的郊区。可是但凡和家人到市中心,她必定会和弟弟们绕到这个街角看一看。这里有他们曾经的住所,曾经的回忆,曾经熟悉的上海人家和上海生活方式。每次回到这里,她好像又变成那个小女孩,只要乖乖去仁济医院隔壁的教堂里坐一坐,就能领到一块香香的豆腐干。

 

那五香豆腐干的香味,就是她山东路情结的滋味。

 


山东路,麦家圈的往事


王晓玉的父亲是从山东来沪谋生的。母亲则是杭州人。王晓玉是家里的长女。生她的那年盛夏,母亲没有选择在家分娩,而是颇为新潮地去了医院。王晓玉诞生在仁济医院,离她家步行都不用5分钟。

 

仁济医院追溯起来,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二月,英国基督教伦敦会医生雒魏林和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县大东门外开设的仁济医馆(后改称仁济医院)。道光二十七年迁至麦家圈(今山东路福州路),又称“麦家圈医院”、“山东路医院”,为上海第一家西式医院。该院的医护人员初多为外国人,早年的麦克劳医师和丹文鲍医师均属当时的名医。而王晓玉记忆里的,曾去领取五香豆腐干吃的地方,则是山东路麦家圈上的天安堂。

天安堂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建于山东路麦家圈,当时参加礼拜的除中国人外,还有英国侨民中的“不随从国教”的英国信徒。直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西侨又在苏州河畔(今南苏州路)另建一新天安堂,供英国侨民礼拜,山东路天安堂就全部归中国人使用,改称中华基督教天安堂。1916年,天安堂由中国人自己管理,1918年华人自行募集款项在原址翻造新堂,1924年落成。天安堂设分堂于南市三牌楼,名福音堂,还在南翔设慈善安老院和留养所。王晓玉的记忆里,教堂的顶是尖的,墙是红的,台阶是高高的,天花板穹顶弧度惊人。神职人员欢迎孩子们来玩,为了吸引小朋友安静坐着听礼拜歌声,就用小食吸引。1958年联合礼拜时,天安堂人员参加黄浦区联合礼拜,原址归仁济医院。1989年改为仁济医院门诊部。

 

山东路留着十九世纪外国人在沪活动的痕迹。

 

除了医院和教堂,永乐里从汉口路门出来左转,山东路上还有一处外国坟山。老上海对此莫不熟知。

 

这座山东路九江路口的外国坟山,也能追溯至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当时在沪经营的英商麦都恩组织一公墓公司,购买今海关西侧一块地皮作为安葬外侨棺柩之地,后易地山东路287号建公墓,人称外国坟山,又称山东路公墓。其后,外国人又在浦东坟山码头、东新桥九亩地、八仙桥、静安寺、虹桥路等处陆续开办外国公墓,专葬外国人。至1949年,全市先后出现过100多家公墓。小时候,为了去灯红酒绿的大马路(即南京东路),永乐里的居民必须经过山东路外国坟场。夜间从围墙的豁口望进去,只见黑黑的树影和白森森的墓碑、十字架。足够叫小孩子汗毛倒竖。好在解放后不久,1951年,山东路公墓迁葬,原址建体育场。

 

山东路上有剃头店、有弄堂学校,有小书摊杂货铺和饮食店。坟场斜对面,山东路近南京路口,曾有幢慈淑大厦,在王晓玉小的时候,曾有人从上面跳下来,大人们议论纷纷,说是因为股票跌了。死掉的人能不能进外国坟场呢?不知道。

 

但这条路对王晓玉来说,就是上海的核心了。毕竟从生到死,一个人一生中可能需要的一切,这条路上都有。


居民们


 

永乐里有两排房子,面山东路的一排,采光好,所住的多是殷实人家。靠里的一排只能靠天井采光,所住人家收入就略低些。但因为大家共用一排水龙头,因此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生活都有了交集。

 

解放前,福州路上曾有不少欢场集聚。王晓玉的一个邻居,人称“玻璃杯”,就是陪酒女郎出身。“玻璃杯”身材窈窕,面容姣好,但转身进了弄堂,就和其余主妇一样倒马桶、烧煤球炉,一样买鱼洗菜。闲暇时,她和永乐里的其他女性居民在一起织毛线、研究花纹针法,别人对她没有鄙夷神色,她也没有流露丝毫风情。解放后,“玻璃杯”顺应时代,嫁了个扛大包的工人。工人膀大腰圆,孔武有力,又是独自带着孩子的鳏夫。乍得娇妻,喜不自胜,后来又添了孩子,一家人便和乐融融地,顺利在新时代安身下来。

 

日常生活在弄堂里,是高于一切的法则。活下去,把日子过下去,就是居民的追求。相比外人想象中上海人的旗袍西装,永乐里的人们缺乏精致的海派腔调,却能风来雨来都不变地维系着日常。他们不伤害别人,也不被人所伤,无进取之意,也不会被当做出头鸟。他们日复一日地倒马桶、烧煤球炉,买菜吃饭,按照时令乘风凉或者晒太阳,也构成了上海某种城市底色。

 

王晓玉是弄堂里的皮大王。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外婆和母亲对她呵护有加。过年过节,家里盛出猪头、鸡鸭鱼肉来供奉祖先,还没上桌,外婆先纵容王晓玉把猪头肉里的肉抠出来全吃了。王晓玉下面有三个弟弟,弟弟打架打不过小伙伴,只要喊一声“阿姐——”王晓玉立刻冲出家门,一步跃下两三级扶梯直往弄堂里冲去。她是一点不吝啬淑女形象的。

 

家境好的时候,家里娘姨要下楼去买粢饭、油条、小笼包来给大小姐做点心。家境每况愈下后,大小姐反而露出本性,取出一只大海碗,盛满冷饭,浇上开水,再从大人预先备下的缸里挖一大勺咸菜肉丝毛豆出来作为浇头。饭上再压两块咸带鱼。心满意足捧着这一大碗饭菜,跑去弄堂有风处,毫无吃相地大嚼。但这餐饭是吃得最开心舒服的。

 

大小姐的心是野的。

 

1961年,王晓玉考上华东师范大学。之后几个弟弟也都读书出色。王家成了弄堂里被人高看一眼的家庭。大学毕业后,王晓玉去外地工作,8年后回上海,成家生子,儿子又回到这条弄堂里,复刻母亲童年经历一般,被外婆宠大。

 

上海不少里弄已经不见踪影了,但永乐里还在,不过是当年烧煤球炉的家庭现在烧液化气了,当年麻将台前摸牌的母亲现在换成女儿了。任凭外面的时代和环境怎么变,这条里弄却似在海底,没有大变化。只是偶然一抬头,才发现天井上空,东西南北四向,早有高楼大厦的影子围过来了。像有人从高处探头望向井里一样,望着永乐里的一切。


王晓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原传播学院院长。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