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北京城区辟出“一米菜园”,市民过了把农民瘾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余晨扬 2017-10-20 12:22
摘要:“一米菜园”初见于今年5月,由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党工委筹建。它是由168个一平方米见方的种植箱组成,84户居民自愿报名领取,每户两块。所有的种植箱和有机土向居民免费提供,居民根据自己喜好选购种子。自己种植,自己养护,自己收割。

一块块一平方米见方的种植箱,种满各式各样的蔬菜,整齐有序,纷繁多样。这样的菜地不是在乡下农村,它就在北京市区内的一角。

 

几位阿姨守着自家一平方米的菜园子,忙着翻土、拔草。“早上刚下过雨,趁着土松,我得把两块地里的韭菜移到同一块去。”一位姓杜的阿姨一边低头忙“农活”一边向记者夸耀,“祖上数下来三代,我是第一个学会种地的。”

 

这城市菜园位于西木休闲公园,在海淀区西四环北路的永定河畔。在繁华京城的背街小巷开辟这样一块菜园,细致又“奢侈”。

 

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管理的垃圾场。每逢盛夏,恶臭四溢;雷雨过后,污水横流。对此,居民怨声载道,行人避之犹恐不及。

 

“一米菜园”养成记

 

菜园里的秋葵长势不错,刘阿姨喜上眉梢。

 

必须改!管辖这片地区的海淀区田村街道下决心利用好垃圾场,把它转变为绿色还给居民。近年来,在北京各级管理者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治理城市犹如绣花,针脚越密才越精致。随着北京市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进程,背街小巷的治理尤为重要,更能体现精细化管理水平。

 

虽然这块地的面积不大,但是如何规划好,如何从居民利益出发,足以体现精细化城市管理的决心和能力。渐渐地,“一米菜园”的设想在街道干部的头脑里成型。

 

“一米菜园”初见于今年5月,由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党工委筹建。它是由168个一平方米见方的种植箱组成,84户居民自愿报名领取,每户两块。所有的种植箱和有机土向居民免费提供,居民根据自己喜好选购种子。自己种植,自己养护,自己收割。

 

田村路城市运行服务中心主任王玉山说:“街道办事处在治理工作中发现,虽然曾经的垃圾场变成了休闲场所,但有的居民反映想亲近自然,体验种菜。有些爱种菜的居民会想方设法找边边角角,甚至在公共绿地里种菜。将公园西侧一块绿地作为试点,改造成‘一米菜园’,一是为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虑,更是要为我们社区居民的需求考虑,坚持以不破坏绿地为基础,为居民免费提供种菜场所。”

 

“遇到烦心事就去小菜园”

 

菜地里的青椒还带着上午的雨水。

 

一平方米的菜园子是个乐子,让居民能生活得开心顺心是田村路街道建设“一米菜园”的初衷。“有什么烦心事儿了,就去我的小菜园逛逛,摘个小辣椒,看看结的小萝卜,心情一下就好了。”社区的刘阿姨讲着自己的菜园子,脸上笑开了花。“你们年轻人在网上种菜,我们不会上网,在这块地上种菜,多开心啊,来回走走,也锻炼身体。”

 

刘阿姨在这两块菜园里种了萝卜、辣椒。虽然已进入了冬天,刘阿姨还是顺手摘了三颗成熟的小辣椒。“别看这辣椒小,可辣呢。”刘阿姨今年68岁,还在居委会帮忙收供暖费,工作之余不忘每天来园子走两回,解闷、舒心。

 

北京的深秋刚下过雨,泥土很湿,西红柿、茄子上带着未干的雨珠。不施化肥的菜园子里,每一个果实都透着新鲜。

 

刘阿姨顺手掐了根韭菜,“你闻,韭菜味儿挺浓的吧”,刘阿姨已然成了种菜达人,“这韭菜没事,不怕凉。如果再长高,就拿镰刀把它切了。切完还长,不像别的菜摘了要重新撒种子。如果盖上膜,冬天都长。这一平方米的韭菜,老两口够包顿饺子了。”

 

有机土、雨水好、常来逛,各家的菜涨势都不错。平时除除杂草,把苗儿间一下,不用再管别的了。“好比这辣椒,长得太密了就不长辣椒了。把周围的苗儿一间,有一定距离,辣椒就长出来了。一朵花,就是一个辣椒。花掉了,辣椒就出来了。”刘阿姨指着已长出小白花的叶子,向记者介绍着经验。

 

从种子到小苗到果实,最后到桌上的菜,刘阿姨看着自己的菜园,美在心里。社区居民心情好了,邻里也就相处得更和睦融洽。“切几根萝卜,放点儿辣椒,用香油一拌,可好吃呢”。今年,刘阿姨家已经吃过好几顿红烧小萝卜了。

 

明年,刘阿姨还计划再种点儿西红柿、茄子。继续着,她种菜的小确幸。

 

“抓到偷菜的挺内疚”

 

杜阿姨在移植她的韭菜。

 

一平方米的菜园子是份情谊。原来不认识的邻居,也成了朋友。垃圾场的改造,就要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

 

“我们给大家提供这个菜园子,是坚持以居民为中心的思想,为了满足居民种菜娱乐的愿望。这其实不是为了解决吃菜问题,而是促进居民和谐的一个方式。”西木社区居委会王书记说。

 

城市为人而存在,城市因人而温暖。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一米菜园”的开辟,给市民提供的,远不止这一平方米土地产出的蔬菜,它更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新的交往渠道。

 

原来一个院里的街坊,好多都不认识。现在好了,可以在菜园子里互相交流。夏天这院里孩子多,蹦跶着过来浇水,顺便大人还可以教给孩子这是什么菜。

 

和网上的“开心菜园”不一样,这里偷菜的是绝少数。杜阿姨就遇到过一次,说起来她还有点儿内疚。

 

“偷菜的逮着就应该罚款。”杜阿姨刚说起偷菜的还有点儿牙痒痒。“我每天不定期来,就搞突然袭击,看谁偷我的菜。后来我就发现一个老太太,每天揪我五六根葱,菜再拔两根。我问他为什么要拔我葱,她说我回家当葱花。”杜阿姨真有点儿哭笑不得了。

 

“其实她拔点儿我韭菜无所谓,可是她连根拔走,回家种花盆里。你说生气不生气?”说到这,杜阿姨笑出了声,还一边移植着她自己种的韭菜。“后来我抓住她了,抓住又能怎么样呢?吓得老太太不敢出来了。”杜阿姨收了一下她的笑声,沉默地拿着铁锹翻着土,像个犯错误的小孩。“现在我觉得挺内疚,你说拿我点儿菜算什么啊?拔两颗就拔两颗吧,种了就是给大家吃的。”

 

正如 “一米菜园”的耕种者所说:垃圾变菜园,治理的是城市,舒心的是市民。

文字编辑:樊江洪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