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我心中的上海教育2030征文|担心沉迷游戏?不妨借鉴闯关积分构建未来教育模式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慧腾 2017-09-24 10:00
摘要:许多教师和家长担忧当下学生沉迷电子游戏的现象,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在学校教育中借鉴游戏的相关要素和结构,就能有效提升学习对孩子的吸引力。

畅想2030上海教育,未来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模式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从近年来的慕课建设、翻转课堂的推进都可以看出教育变革中的一些共性理念,包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保障学习的可持续性等。这些都指引着未来教育的转型方向和发展目标。

 

如今,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在担忧当下学生沉迷电子游戏的现象,如果学生因此而无法集中学习注意力,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过,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在学校教育中借鉴游戏的相关要素和结构,就能有效提升学习对孩子的吸引力。目前,借鉴游戏开发学习系统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幼儿园和小学等阶段,主要方式无非是通过声光电的感官刺激和加入竞争机制来吸引学生,笔者希望从电子游戏的相关要素,对未来的学校教育形态进行大胆畅想。

 

团队闯关完成学习任务

 

通常游戏以战胜敌人或攻克难关为目标,给予玩家经验值或得分作为奖励。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能带给孩子更大的满足感,也提升了游戏的吸引力。那么从教育过程而言,每一个学习者在起始阶段可以拥有一定的经验值或积分(初始成绩或曰学习起点),然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行选择不同难度的关卡(学习任务),通过完成关卡内容(学习过程),获得更多的经验值和积分,从而实现学生的成就感。作为教学组织者和设计者,老师需要将学科系统性知识分解为不同的学习模块(单元),并将学科涉及的能力和素养融入具体的游戏关卡中。学生闯过一个关卡也就是对应完成了一个模块(单元)的学习任务。通过分解内容和闯关游戏的设置,学生能获得即时的反馈,这种满足感和获得感可以成为学生持续挑战关卡(完成学习任务)的内驱力。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查阅资料、自主思考、同伴互助、向老师请教等不同学习方式提升完成的速度和质量。当然,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会扣除学生相应的积分,比如:使用各种学习资源需要学生用现有的积分进行兑换,以团队形式完成的任务则要与其他人平分闯关获得的积分。这样的学习方式设定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请教老师的主动性。由于完成每个关卡所获得的积分取决于关卡的难度和通过关卡的速度,所以,学生要有效地选择各种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自主自觉地提升学习的有效性,总结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积分奖励更多发展机会

 

通过了一定数量的关卡后,学生会随机遇到以前碰到过的类似问题,这时如果学生能独立并顺利完成这些题目,将会得到加倍的奖励;如果学生仍然需要通过外在帮助,则必须重新完成相应关卡,才能继续游戏。这样的回顾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电子游戏吸引孩子的一大因素就是其奖励机制,孩子往往为了某个称号、某个等级或某个道具而不断尝试,屡败屡战。借鉴游戏的奖励方式,除了根据积分评定学习等级或荣誉称号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积分为他提供特别的学习资源支持,比如:超过了一定的积分可以提供使用高级实验室、请教大学教授或行业专家等优势条件,从而给予在某些领域有特长和有追求的学生更多发展空间和展示机会。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完成的关卡分为主线任务(必修)和支线任务(自主选修)。支线任务包括对于具有较高难度的学习任务以及竞赛类的项目,学校也可以对于每位学生完成支线任务的数量进行规定。支线任务所获得的积分可以在完成主线任务时使用。

 

此外,为了鼓励学业水平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在通过了一定阶段的关卡后,获得设计关卡的资格,也就是为其他同学设计学习任务,并根据学生所设计的学习任务的效果给予积分奖励。这样的做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促使学生全面掌握学习内容,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迁移运用,产生新的创意和突破。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新闻链接】

 

为广聚社会多方智慧,深入了解上海市民心目中的未来上海教育发展愿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解放日报共同启动“我心中的上海教育2030”征文活动,邀请广大市民畅谈“我心中的上海教育2030”。市教科院“上海教育现代化2030研究”项目组和解放日报,将邀请各方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小组对作品进行评审,拟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50篇。主办方还将为获奖作者、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部分优秀作品将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刊登。征文时间到2017年9月28日为止。参与征文活动的市民,可将电子版文章发送到shjy2030@126.com。若为手写稿或打印稿,请寄送至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号楼415室,注明“我心中的上海教育2030征文”字样,邮编200032。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