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听到孩子读的课文,我为什么禁不住忧虑
分享至:
 (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冰凌 2017-09-20 08:31
摘要:如果通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孩子只能从“有趣”、“好玩”、“精彩刺激”等简单的感官感受去表达对于一篇文章的读后感,而无法去欣赏透过文字所传递出来的意境、情绪和美感,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方向是不是有点走偏了呢?

我是一位全职妈妈。我的女儿在沪上一所还算不错的公办小学读四年级,成绩中等。在三门主科中,语文一直是她的薄弱项。我的女儿非常喜欢阅读,但奇怪的是,阅读量似乎跟她的作文水平并无关联。后来我发现,她喜欢的读物无一例外都是情节引人入胜,而对于文字优美的纯文学类作品,她却兴味索然。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前些天听到她朗读课文,我才有所顿悟。

 

那天晚上她预习功课,朗读的是第9课《“病人”》(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部分内容如下图

 

在聆听女儿朗读的过程中,我几番忍住不让自己笑出声来。我实在不敢相信,这是一篇课文!它跟我女儿平时写的作文路数差不多——情节离奇,脑洞大开,只不过在遣词造句上更加规整罢了。

 

如果只是作为一篇儿童读物,那没有问题,贴近孩子的心理,比较能够引起孩子的共鸣,所以女儿对这篇课文的评价是“很搞笑,写得很好玩”。但是,也就仅此而已。恕我鉴赏无能,我实在体会不出这篇文章的文学性在哪里。况且从情节设计上看,一位妈妈在没弄清孩子是不是真生病的情况下,就拿出“红的、绿的、黄的、白的药片、药水”,对这样与生活常识不符的立意,我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女儿所说的“搞笑”,但起码她是不信的。

 

当然,上面是我作为母亲的直接感受,并不能直接就下“这篇文章不好”这样的断语,毕竟能够编入教材,总是有道理的。但冷静想一想,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忧虑: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语文教育?

 

在女儿前三年的语文课本里,类似上面这样的课文绝非个例。据说这是基于一种“主张迎合适应孩子心智”的教育观点,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我非常赞同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有适合该年龄阶段的读物的观点,这没错。但是,“适龄读物”绝不意味着“用幼稚去迎合”,这完全是两码事。

 

低龄读物就没有文学性吗?我至今仍对自己在小学一年级刚开学时学到的一篇课文记忆犹新,它的名字叫《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啊!秋天来了。”(1982年人教版一年级课文)

 

这篇课文非常简单,但却描写得极有画面感;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朗朗上口。以至于三十多年过去,我依然能够背诵它。想象一下全班孩子齐声诵读的情景吧,那简直就是电影画面中最温暖的场景,多么美好!

 

一直以来,关于如何加强语文教育,在社会上不乏讨论。比如,前段时间有关语文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是“假”的,就曾经引发热议。诚然,选编进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出于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的需要,做些改动很正常。但是在我看来,我们现在提倡要加强语文教育,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培养孩子对母语文化的鉴赏力和理解力。今年开学起,小学一年级新生课本里,古诗词比重增加了。这就是朝着这个方向的一种努力。但我想说的是,中文的博大精深不仅仅只体现在古典文学里。培养孩子对中文美学的敏感性、鉴赏力和理解力,在现代文学的版块里,我们其实可以做得更多,对孩子中文水平的影响也更直接、更有效。

 

现在的中小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网络语言的碎片化和后现代解构,正在某种程度上肢解着中文的美感。如果通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孩子只能从“有趣”、“好玩”、“精彩刺激”等简单的感官感受去表达对于一篇文章的读后感,而无法去欣赏透过文字所传递出来的意境、情绪和美感,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方向是不是有点走偏了呢?但愿是我多虑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邮箱:shhgcsxh@163.com

内文图来源:作者提供

文字编辑:王珍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