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口述南昌路,如何从人的叙述中留住街区记忆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柳森 2017-09-17 05:58
摘要:记忆有两种。一种叫交往记忆,一种叫文化记忆。

 

近年来,在上海一些历史保护街区中,里弄住宅建筑得到了更好的修缮和维护。但随着一些见证过街区不同历史阶段的老人纷纷离世,部分祖上几代人曾在此定居的居民出于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先行搬离,这些街区渐渐失去原有的韵味。

   

今夏,同济大学社会学系联合瑞金二路街道,启动了“南昌路街区口述史调研”,试图走进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听他们叙述悠悠岁月中的上海,记录那些鲜有记载的历史遗珠。

   

他们的实践,可以为前述问题的改善带来哪些启示?该项目总指导、同济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朱伟珏教授向解放日报·上观记者一一道来。

 

为什么选择南昌路

   

解放日报·上观:上海有特色的历史街区不少。你们这一次调研,为什么会选择南昌路作为研究对象?

   

朱伟珏:这里面当然会有我个人的兴趣在,我的父母就住在南昌路。但在我看来,南昌路真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街区。

   

南昌路的特殊性有好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它位于上海曾经的法租界。1943年前,一方面,它属于殖民者管辖的领域;另一方面,因为它是“租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多样性。

   

第二个层面,南昌路建筑样态丰富,居住在里面的成员多元。这个街区曾荟萃了近现代中国多位军政界要人,很多重大历史活动曾在这里发生,也有不少知名文艺界人士曾在此居住。

   

但南昌路不像淮海西路、思南路那样,因为房子太好,整条街的人员构成反而不丰富。在南昌路,既有在那个年代看来“非常好”的豪宅、“非常摩登”的南昌路大厦,也有居住着寻常人家的新式里弄。在这些新里,很多楼房早在1949年以前就不是独门独户,而是被拆分后租了出去。这使得南昌路日后的成员构成愈发多元起来。

   

第三个层面,在地理位置上,南昌路背靠淮海路。于是,淮海路的时尚氛围也在这条马路沿线、在这个街区里有着非常丰富的体现。这一切导致南昌路所承载的社会记忆非常丰厚。

   

一般来说,社会学交叉研究视域下的记忆有两种。一种叫交往记忆,一种叫文化记忆。

   

简单来说,交往记忆是因为我跟你交往而产生的记忆。为了记录下这种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听老人回忆往事。交往记忆的“存活期”一般只有80年,也就是三代人。一旦这些记忆过了“存活期”没有被保留下来,慢慢地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但仅靠口耳相传,交往记忆还是会消失,这就需要通过文字、影像等记录方式,转化成文化记忆。近年来,曾见证过南昌路过往百年风云的老人一个个离去,这让我感到如果再不去做记录和保存,以后怕是越来越难了。

 

更关注那些曾被忽略的记忆

   

解放日报·上观:这次你们做了一百多份口述史调研,并把它定义为“社会学角度的里弄社会记忆研究”。如何理解这个“社会学角度的里弄社会记忆研究”?

   

朱伟珏:本来做记忆研究一直是有一个学科的,叫历史学。但它主要依靠的是史料。如历史上传下来的一些正式公文和记录。但这些内容的记录者大多属于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在视角上有其局限性。

   

另一类同样也做得非常专业、深入的“记忆研究者”是文学创作者。王安忆、陈丹燕、金宇澄等上海作家,都曾以故事的形式再现某些历史和场景。但他们是文学工作者,大都会对最原初的事实素材做提炼和艺术审美上的加工。

   

相较而言,社会学学者的记忆研究,是用我们自己的脚去丈量我们的土地。因为我们认为,记忆必须在具体的人身上体现。所以,当我们去研究记忆的时候,是通过调研的方式。研究过程中,我们也会参考文献,但会更关注那些被忽略的记忆。

   

解放日报·上观:在您看来,哪些记忆可能被忽略了?

   

朱伟珏:很多普通民众的生活记忆被忽略了。比如,我们很难在文献中找到关于南昌路某个居民如何生活的具体描述。这些记忆当然曾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但它们大都经过了创作,而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我们是不能创作的。

   

这次调研的结果,我已经复听了大半,大部分非常有趣,因为足够丰富。听这些普通人回忆他们的生活历程,会发现跟我们的社会变迁非常有关,有很多从未在文字世界里见到过的细节。

   

从目前整理出的记录来看,关于1949年以后这个街区的社会变迁的内容最丰富。但是,更往前一点的内容,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生活,通过口述的方式已经很难找回来了。

 

社会学家如何抢救记忆

   

解放日报·上观:这些年,由于建筑老化、设施陈旧、住房条件不及商品房住宅,一些有能力离开的居民搬离了南昌路,一些经历过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不同阶段的老人纷纷离世。这会不会给你们整个记忆抢救、整理工作带来影响?

   

朱伟珏:影响一定会有,但我们依然有事可做。

   

一个是走访的人要达到一定的量,要够多,比如一百个。另一点,我们现在所走访的人的记忆多少会有断层,但他们也有他们的特点:有的人可能家中几代人都住在这里,有的是在不同时段进入这个街区的。当这些结构不同的记忆整合在一起,也能大致拼出一个“图板”,体现出整个街区的变迁了。我们的社会曾经历过一些大的历史节点,这些节点在南昌路上也会有所体现。当然,具体到个人的生命体验,肯定会丰富很多,体现出各种面貌和细节。

   

在这一次的受访者中,最年长的九十六七岁,最年轻的60多岁。在访问量上,有的学生做到三四个小时的访问时长,最少的也能做到一个多小时。以一个小时的访问产生一万多个字的文字记录算,这次的一百多个访谈样本最少也形成了一百万字的记录量了。接下来,我们会对这些记录做一个完整的文本分析。

   

解放日报·上观: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条南昌路”恐怕也并不为过。你们在研究南昌路时候,会从哪些具体的点切入?

   

朱伟珏:我们遇到过一些人,比如到了某个点,他就不说了。有些是有意地忘却或者不愿意详谈,有一些是真记不起来了。毕竟由于人的个性不同、人生的侧重点不同,记事的关注点也会不同。这些情况都很正常。

   

对这种情况,因为我们有那么大一个访问量在那里,当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基本上都有了,我们的调研任务差不多也就可以结束了。如果想了解的没有了解充分,就继续做。

   

我们的访谈切入点,大概可以分这么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比较宏观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少大事件、大人物都曾在南昌路上留下足迹。我们询问受访者对于这些记忆的观感,也是对时代缩影、社会缩影的一种见证。

第二个层次的切入点就小一点了,是普通老百姓关于市井文化的生活记忆。

   

我们这次就访问到这样几位老人:由于时代原因,他们并没怎么受到很好的学校教育,目前的收入水平也不高,但他们却拥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无论是讲出来的故事,还是目前仍然坚持下来的一些生活方式,包括对衣着、兴趣爱好等在内的生活细节,有很多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讲究。

   

换言之,户口簿意义上的学历他没有,经济意义上的收入也不高,但他们仍然维持着自己生活上的某种调性,活得非常有底气、有尊严。他们的生活可能很市井,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很丰富、很高雅。而他们,只是很多有此特点的南昌路人里的一个。对我们来说,这样的发现就弥足珍贵了。他们内心那种人性美,我们必须要去记录下来。

 

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也是一种提醒:我们要保存的是真实的记忆,而不是某些我们主观上想要的东西。很多时候,主观上的预设反而会局限我们的认知。

   

解放日报·上观:在这一次调研中,还有什么收获,是您印象特别深刻的?

   

朱伟珏:比如,我们在复听访谈录音中发现,有一些东西,是受访者“共同不讲”的。你问他了,但他不讲。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作为社会学工作者就需要去分析,忘却的部分在哪里?为什么会去选择忘却?为什么有的记忆其实不一定被忘却,但受访者却选择不讲?

   

这让我们意识到,严格来说,我们做的不只是记忆研究,而是关于记忆与忘却的研究。我们在后面还会进一步去思考,哪些记忆被忘却了,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研究,对于社会记忆研究的发展、深入非常有意义。

 

除了抢救,记忆的传播也很重要

    

解放日报·上观:如今,关于抢救历史街区的社会记忆,很多人还遇到这样一道难题:记忆的流失速度始终赶不上被抢救的速度,怎么办?

   

朱伟珏:我刚才讲,交往记忆的存续时间一般只有80年。现在南昌路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所以它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解放之前的1940年代左右这段记忆,已经流失了很多,也很难找到见证人了。这提醒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去做一些记录工作。先抢救下来,不管他们说什么,能抢多少是多少。当然,真要把这些记忆转化成文化记忆,并提炼出什么,那还要有一个过程。

   

明年我们还会启动第二期调研,调研范围可能不一定局限于南昌路,南昌路边上也可以。还有,就是会做一些追踪性研究。好比过了一年之后我们再回去看看,这些老人怎么样了。

   

解放日报·上观:这几年,一些上海市民也开始热衷于书写属于自己的家史、家族脉络。您怎么评价社会大众参与对于历史记忆整理的意义?

   

朱伟珏:我个人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社会记忆的研究,研究是一部分,传播也很重要。以现在的传播方式为例,有时候,你写一本书,当然也有人看,但可能赶不上看公众号的人多。所以,我们也想在做口述的同时,做一些传播方面的探索。为此,我们特地开设了一个公众号叫“叙忆上海”。我们想把这个公众号做成开放的平台。欢迎有故事的市民来投稿,然后我们给他们登载。没想到,这个公众号开张没多久,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有读者看到我们正在做南昌路的口述史研究,就在文章底下纷纷留言。这让我很感动。

   

上海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魅力来自于哪里?除了来自于那些先进的、高科技的东西,很多魅力,可能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在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场所、场景当中,就在我们抢救出来的这些有魅力的城市史中。我个人认为,对于那些曾经使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像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那般保护下来,绝对不能再让它们随便丢失了。

文字编辑:龚丹韵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