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水乡青浦的这些美丽村落,为何能“各有各的美”?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茅冠隽 2017-07-21 14:53
摘要:年轻人愿意回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效之一。

错落有致的白墙黛瓦,点缀在农田和绿树之间,河道两旁花红柳绿,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水乡古镇的神韵——这是位于青西郊野公园核心区里的莲湖村。

 

世外桃源般的赵巷镇中步村。

 

几年前,青浦金泽镇莲湖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村,为了谋生和改善居住环境,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买房。但在近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莲湖村依托郊野公园大莲湖生态湿地建设的契机,在道路交通、水系整治、污水处理等方面开展工作,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年轻人回村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有些人还把家重新搬回了村子里。

 

年轻人愿意回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效之一。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青浦区从2014年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为主线,坚持整治、建设、管理三管齐下,一批乡村的村容村貌展露新姿,各有各的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的蔡浜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张马村、大力发展以水稻和茭白为特色产业链的练塘镇东庄村、“上海传统村落”重固镇章埝村……

 

美丽乡村建设,关键之一在于重新激发出乡村的活力,它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不是村干部和政府部门的形象工程,也不是仅仅为了让村落成为城里人喜爱的景区而已。青浦的这些美丽村落为何能“各美其美”,乡村活力是如何激发的?

 

环境风貌 “抬高底部”,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许多村庄里老人和孩子居多,青壮年劳力几乎都在外打工,部分村庄出现“老龄化”、“空壳化”,以至于消失。不过,美丽的乡村不应该只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若城市完全掏空乡村,特别是带走了乡村青壮年劳力,那么乡村的败落将不可避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应不断“抬高底部”,让乡村也能吸引年轻人回归,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朱家角放生桥。

 

怎样“抬高底部”?通过开展环境治理美化村容村貌是路径之一。在金泽镇蔡浜村,村里近年来狠抓环境卫生治理建设,深入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堆物整治、鸡鸭禁散养等系列活动,还建立健全环卫保洁员队伍,推行“村道、河道、环卫、绿化”“四位一体”综合管护,实现村庄保洁率达到100%。村里充分依托现有林业资源,大力开展植树增绿活动,先后在村庄主要道路、村宅周边种植了大量桂花、红枫、樱花、海棠等观赏类树木,每棵树都进行了编号建档,明确了责任家庭,确保能得到有效保护,村里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幅改善。

 

赵巷镇中步村由原来的千步和中伍两个村合并而成,共有12个村民小组和一个农民新村,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近年来“脏乱差”层出不穷,一度成为违建“重灾区”。但自从2013年2月赵巷镇开展“三项整治”(整治违法建筑、整治无证经营、整治市容环境)以来,中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清了,路净了,林绿了,不仅彻底消灭了各种乱象,还成功跻身新一批上海的美丽乡村之列。

 

中步村还通过村民自治,让村里“杂症不出村门口”。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中步村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还采取了村民自治的办法,建立了一支专门管理河道的“河道长”队伍,对河道进行日常保洁和养护。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种“自己家园自己管”的村民自治方式收到了良好效果,过去一条条又脏又臭、到处是白色垃圾的河道,如今变成了岸绿柳成荫的景观河。

 

环境好了,也能“当饭吃”。比如,中步村正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做好生态旅游这块“大蛋糕”。以都市观光农业、都市休闲农业为导向,中步村在现有的枇杷、名贵树种、稻田、水系基础上,利用产业种植片区发展参与性的农业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到现代化农业的机械生产场景里体验“粒粒皆辛苦”的生产过程,还能采摘中步村特有的时令水果。以稻田种植基地为例,在保证稻田生产的前期下,村里开辟了小部分稻田区域作为旅游活动区域,设置稻田栈道,让市民游客因为“崧泽古稻”田这一旅游项目,记住中步村水稻的产业品牌。

 

村庄建设,不仅是干部的事

 

美丽乡村的建设,该由谁来做主?又由谁来建设?这并不只是政府部门或是村干部的事情,而是要由村民做主,要有村民的参与,通过“接地气”的村规民约让村民自主管理,这样才能获得百姓更多的认同。

 

赵巷镇中步村里的河道景观。

 

重固镇地处青浦区东北部,辖区内福泉山古文化遗址被考古学家称为“上海的历史年表”,是上海市唯一的“全国15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重固,流传在民间的传奇故事、老宅古桥上的楹联警句和代代相传的治家格言等,构成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出自然生长的村庄治理原始基因。镇里各村的村规民约植根乡土,既是村民们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又是实在实用的乡风教化资源。

 

镇里章埝村的一块功德碑上,镌刻着当年捐银建桥的乡绅名单。其中,家族堂号为“叙伦堂邵”的,捐银排名第七位,翻阅邵氏家谱,里面蕴藏着传统“讲诚信”的价值观。如今邵家子孙邵夫是一家银行的领导,他的诚信事迹在银行系统传为佳话。“诚信”二字,如今也成了章埝村人恪守于心的重要品质。

 

建立村规民约的过程中,意见不统一怎么办?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可以提升村民的主体意识、公共观念,潜移默化地把村规民约的自治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行为道德素质。重固镇中新村里,过去村民们在公益林、村道两侧随意种植油菜等现象很普遍,不仅损坏了公共绿化和道路,还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后,第22条规定:村民应爱护村内公共绿化及设施,不得肆意破坏绿化,不在公益林、村道两侧、河岸圩堤上种植任何作物。村规民约出台后,困扰该村多年的“随意种菜”现象再未出现过。

 

乡村文化,需要“人”来传承

 

套用一句网络用语——人美不美,主要看气质;村子美不美也是如此。乡村的气质,是融入村民血液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这是乡村的灵魂。有气质的村子,才有底蕴。提升乡村活力,培育乡村文化也是关键一环。在金泽镇蔡浜村,村里十分重视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传承,通过“旧瓶装新酒”,让传统乡村文化换发新的生命力。

 

朱家角镇张马村花海。

 

蔡浜村是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婆茶的发源地,这种被当地人称为“边喝茶,边聊天,嘴不闲,手不停”的喝茶习俗,不仅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更代代相传至今。以前青浦商榻地区男人们要外出做工,女人们在家编虾笼赚钱,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让商榻的女人们聚集在一起,累了、渴了就拿自己家中咸菜、萝卜干就着茶水吃,闷了就说说家长里短,这就是阿婆茶最初的形式,久而久之就成为商榻风俗礼仪。

 

村里十分重视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目前已成立了2支由村里阿婆阿婶和小学生组成的阿婆茶业余文艺演出队,根据发生在身边的新人新事新貌,编排成文艺节目定期进行表演,每年5月还要在村里文化广场上举办大型的阿婆茶主题文化活动,邀请区、镇有关领导和村里的老百姓一起喝喝阿婆茶,有吃有聊,说说笑笑,享受乡间慢节奏的闲暇时光。

 

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划,到2020年青浦区需建设美丽乡村镇级达标村145个村,在已创建50个的基础上,未来三年需要再创建95个镇级达标村,并且要再创建区级示范村20个,市级示范村7个以上,达到美丽乡村镇级达标创建全覆盖、区级示范村40个、市级示范村15个的奋斗目标。“未来三年,我们主要围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湖区建设等,集中连片打造,形式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较大片区,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街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镇。”青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图片:青浦区 供图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jfshquxian@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