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92岁罗飞远行,厄运中历经磨难,他是诗人更是战士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韦 泱 2017-07-15 07:56
摘要:文学家罗飞7月9日以92高龄远行。“不是在厄运中历尽磨难,绝写不出千锤百炼的诗句。”有诗评家如是说罗飞。

南京董宁文先生在微信中询我:“罗飞7月9日病逝知道吗”?我心头一惊,上月我还在金山亭林他的寓所拜望过他,聊得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赶紧电话罗家,罗飞老伴韦师母说:“想待后事办完再通告各位生前好友,这是罗飞临终关照的,一切从简。”我听后肃然起敬。

 

多年前,北京的绿原先生介绍我认识了罗飞。那年我应一家刊物所邀编“七月派”诗选,一批还在世的诗人给予了热心帮助,如牛汉、彭燕郊等。而绿原在信中告诉我:“还有上海的罗飞,他已回上海定居了。”这样, 我与罗飞接上了关联。

 

说到罗飞,先说说他富有传奇性的往事。

 

罗飞晚年照片   韦泱提供

 

1948年深秋的上海,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页。城市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一天下午,罗飞接到一信,从笔迹上就看出是胡风写来的,他让罗飞“抽空来一趟”。第二天,罗飞就赶到雷米路(今永康路)文安坊6号胡风家。胡风夫人梅志告诉罗飞,胡风因事外出,他留话说,阿垅(“七月诗派”骨干成员之一)从四川来,带出了一批军事上的材料,要我们转给地下党。几天后,经胡风介绍,罗飞与阿垅在胡风家见了面。罗飞将此事向上海地下党甘代泉作了汇报,得到指示后,从胡风家取到了阿垅送的第一批材料,是蒋军国防部有关军事布置、武器配备方面的情报。罗飞深知其不同寻常的分量,即刻交甘代泉转给了党组织。以后,又接连两次冒着风险,从胡风家取走有关蒋匪的重要情报,包括蒋军的军械统计手册、沿江兵力配备等。

 

罗飞以在民众夜校教书作掩护,还负责秘密交通站工作,配合地下党对国民党方面保安部队等进行策反起义工作。当年,在罗飞给党转递情报时,周围几乎遍布国民党特务,除了国民党保密局、警察署这些“军统”外,还有“中统”、三青团、特高课等。这多如牛毛的特务组织,罗飞只要撞上任何一个,都有被杀头、活埋的危险,机智的罗飞却一次次化险为夷。罗飞以他的行动实践着胡风先生的名言:“无条件地成为人生上的战士者,才能有条件地成为艺术上的诗人。”

 

罗飞主编《未央诗刊》第一期《希望》   韦泱提供

 

在此同时,罗飞同样冒着生命危险,与诗友李昊、荒陵编辑主办《未央诗刊》。刊物每期换一个名字,全称是“未央诗刊小集”,由未央社编,一共出刊了四期,用了四个刊名,分别是《希望》《夜曲》《送别》《远行》。在第四期《远行》的最后一页上有《编者报告》,就类似终刊词了,辟头第一句即是:“这里沉痛地说一声,我们要向友人告别了。小集在条件不足的勉强中出了四期,帮助我们的像作者们的惠稿、友人们对印行的奔忙和鼓励,都深深令人铭感。”接着罗列数十人资助的款额,“支出的差额部分,全部由我们自负。谨向友人致谢而告别了。”有点凄楚,有点悲壮。

 

上海解放初期,罗飞在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工作,业余时间与胡风夫人梅志及诗人罗洛、化铁一起编辑《起点》文学月刊。1952年出版社开始公私合营,由群益、海燕、大孚三家出版机构组成新文艺出版社,他由华东局批准,调任该社工作,先后任出版室主任、总编室秘书,主编过社刊《文艺书刊》。

 

(左起前排)罗洛、化铁,(左起后排)罗飞、庄涌、梅志、阿垅,1949年10月在上海万国公墓为鲁迅先生扫墓

 

罗飞是战斗和生活在上海的诗人。1955年反胡风运动中,罗飞被定为“胡风分子”而锒铛入狱,1958年冬发配宁夏。1980年错案平反,恢复党籍,恢复出版工作,担任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主编过文学季刊《女作家》。直到1985年离休后回上海定居。去年荣获中国作协颁发的“抗战七十年文艺战士”奖牌。

 

罗飞本名杭行,江苏东台人,1925年出生。他16岁发表第一篇抗战小说,之后以写诗编诗为主要的文学活动。曾出版诗集《银杏树》《红石竹花》等。他在20多年沉默的日子里,经历坎坷,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对人生和诗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是在厄运中历尽磨难,绝写不出这千锤百炼的诗句。”有诗评家如是说。


组稿、编辑:伍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