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调查】15 天的拆违现在只需15小时,上海这个街道是怎么做到的
分享至:
 (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骏 2017-07-12 06:34
摘要:资源、队伍下沉,但怎么用呢?“如果不会用,资源多了是负担。”社会治理专家早有警示。

这几天,长宁区新华路街道要整治“破墙开店”的消息刚传出,就先后有两位居民主动找上街道。原以为他们来投诉邻居“破墙开店”,谁知他们开口一句话就叫工作人员吃了一惊:“我家里就是破墙开店的……”

 

往年居民来投诉告状的多,主动来问破墙开店什么时候“整治到我家”却是头一遭。居民愿意主动与街道协商,这是否与街道体制改革后基层力量加强有关?背后是什么样的机制在起作用?街道党工委在社区治理和基层建设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前往新华路街道开展调查。

 

顽症治理得心应手了

 

“我家里就是破墙开店的,知道要整治了,我们也同意把墙头封起来,但是家里确实很困难,这个小店是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你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身有残疾的居民讲起家里情况。对于居民主动上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敏感到“这是件好事情”,它倒逼着街道把托底保障做在整治前。

 

这样的变化,起于街道体制改革之后。2015年1月,上海市委“1+6”文件公布,要求以街道党工委作为基层建设“龙头”,通过“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等举措做实基层。此后市容、城管等队伍陆续下沉到街道,使街道权责得以一致。

 

殷舒,新华路街道市容所的工作人员,随着这轮街道体制改革,成为“街管街用”的一员。在他的印象中,这两年虽然比以前辛苦,但工作成就感大大提升。尤其是实行“路长制”之后,团队合作的效果更加明显。

 

“路长制”是新华路街道去年10月在定西路和法华镇路实施的一项管理模式,抽调城管、市容、市场监管、网格化巡查等人员,组成5到7人的叠加式管理团队,对道路沿线的环境、市容、店招、广告等实行巡查、劝解、执法、监督。并且实行“因路定岗”,根据道路状况委派相应派出机构人员担任路长。

 

新华路街道辖区内的定西路段长约500米,是餐饮一条街。从事市容管理的殷舒成了定西路路长。他带着管理团队“扫街”,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处置不了的还有专业公司在后面支撑。一次团队巡查到定西路某餐饮店门口,发现路面上有很多油污,初步判断是商家在垃圾拖运过程中留下的污渍,当即拍照传至团队微信群,找到第三方清洁公司,一小时后,餐饮店门口的路面恢复整洁。

 

“马路不再油腻腻,也没有肠梗阻了。”附近居民马先生评价。来自街道网格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定西路、法华镇路网格监督员问题发现数逐月递减,问题处置时间大幅缩短。 

对于接下来整治破墙开店,街道党工委显得很有信心:依靠基层力量,“五违四必”整治一定能取得节节胜利。

 

行政党组脱虚向实

 

资源、队伍下沉,但怎么用呢?“如果不会用,资源多了是负担。”社会治理专家早有警示。新华路街道能把各支队伍用得如此得心应手,秘诀在哪里?按照“1+6”文件,街道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负责人有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但指挥棒如何运转没有现成答案。

 

2015年上半年,上海原来的社区(街道)党工委调整为街道党工委,原来下设的行政组织党组、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委,整合为行政组织党组和社区党委。即社区党建体制由“1+3”调整为“1+2”。另一方面,随着街道职能转变的深化,街道党工委的首要职能是“加强党的建设”。如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些都考验着作为基层建设“龙头”的街道党工委的智慧。

 

新华路街道决定以做强行政组织党组来推进行政组织的执行力。以前,行政组织党组比较像空架子,改革后,注重发挥行政组织党组协调行政组织履职,促进条块对接的作用。

 

也就是说,以前行政组织党组开会就是个街道内部会议,制度还比较健全的街道也就是定期开开例会,脱虚向实之后的行政党组开会,有行动准备会、方案讨论会、跟踪评估会,完全像一个工作组在推进项目。

 

更重要的是,对派出机构负责人的考核、提拔,行政组织党组有发言权。这一考核权重,街道占70%,其中行政组织党组占40%,另外30%由社区代表大会进行满意度测评。“我们的考核方案中,如果派出机构没有得到先进,派出机构负责人就不能拿先进。”

 

一个明显变化,行政组织党组指挥得动各支队伍了。过去街道要开很多动员会,仍会有相互扯皮的事发生。“现在开会不需要动员,只要把目标和方案提出来,大家就能各司其职。”

 

街道市容所所长卜菲对此深有感触,拆一块违法广告牌,以前市容所没有执法权,只能充当二传手,因此各项流程走一圈,一般要15天,现在办事流程优化,从发现到认定再到拆除,15小时就能搞定。

 

不同“党建生态”体系的人走到一起

 

在新华路街道一幢楼宇,党务工作者王珏随团队进入开展组团式服务。在一块党务咨询牌前,一名年轻人走近问:“我的组织关系能转过来吗?”原来,他在这幢商务楼里开了家公司,毕业已有一两年,组织关系没有转,成了一名“口袋党员”。党务工作者的回答让他十分激动:可以编到该楼宇联合党支部。王珏说,在楼宇里开展党建活动,这样的情况经常会碰到。

 

如果说整治违法行为体现出党建刚性的一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更像是一项柔性工作。在陆敏看来,行政组织党组用以理顺资源下沉后的行政条块的关系,社区党委则用于社区融合和社会动员。街道党工委要一手硬一手软。

 

新华社区有居民住宅,也有商务办公楼宇。辖区内有居民区党总支17个,商务楼宇50幢,两新组织2951家,党组织65家;驻区单位91家,党组织70家。组织关系在街道的党员共4517名。“1+6”新体制下,赋予社区党委在党工委领导下,统筹推进居民区党建、两新党建和驻区单位党建的职责。交叉任职,是新华社区党委推进“三建融合”的抓手。

 

西镇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华通过交叉任职参与到楼宇党支部。沈华觉得,交叉任职打开了组织之间的封闭状态,让不同“党建生态”体系中的人走到了一起。支部活动时,有个外地来沪的党员说起家乡的孩子没有好的课外读物,沈华一想,附近有法三小学,有少儿出版社,居民和白领也可以发动发动,何不联络起来发起一项公益活动。于是,一场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开展起来,吸引了白领员工、“两新”党员、居民、师生、出版社编辑等630余人参与。通过这个活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个体成为了紧密联系的党建共同体,使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社区党建背后是信息化支撑,新华路街道社区党委副书记赵雪芳说,新华路街道升级了2012年开始探索的基层党建服务管理系统,对社区党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需求与资源对接。

 

在新华路街道的社区党建体系中,除了居于核心的“1+2”,外围还有社区代表大会和党建联席会议。陆敏画着示意图,这两个平台,前者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共治,后者通过区域化大党建让更多不属于辖区的资源能为辖区所用。

 

转变一种思维方式

 

党建新变化带来的效果如何?长期住在这里的居民道出了自身感受到的社区变化。

 

管理更精细了。下沉的资源通过整合,变原来各自为政为“组合拳”,马路干净整洁了,乱停车乱设摊少了,门前绿化也比以前好看了。居民说,社区环境变好了,看得出管理者动了脑筋。

 

服务能力更强了。取消了招商引资,改变了减免税收这类“冷冰冰”的措施,服务白领更有“温度”,健康咨询、联谊交友、送文体资源等深受白领喜爱。白领说,这里让人感到亲切有归属感。

 

社会动员力量也更强了。居民们说,他们自己设计、提出一些微项目,街道配一点资金,自己来解决诸如停车难、绿化带垃圾乱堆、高空抛物等老大难问题,许多居民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涨。

 

两年多时间探索,各类党组织关系正逐步理顺,工作也越来越顺畅。不过,探索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需要继续去破解。“街道体制已经改革了,但市区两级的运作方式还没有改变。”陆敏说,虽然市区两级的部门也在尽力适应基层的变化、支持基层工作,但总有磕碰的地方,有时一些部门会因为找不到“对应的人”感到抓狂,因为大家习惯了多年来“上下腰身一般粗”的工作机制。

 

这种思维需要改变,“希望他们能把街道看作一个平台,不要担心工作没人去做。虽然没有对应的人,但街道项目化运作会让工作效率更高。”街道党建办主任印海红明显感受到了工作方式的变化。从在党政办从事内部管理,到现在前台有党建服务中心、后有工青妇群团工作者,工作虽然繁杂,但项目化运作让人手调配更充裕。“一件任务下来,以前就是一两个人的事,现在不管条线大家都会参与配合。”

 

对于自身,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也在反思:“工作是不是都在按照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去做了?”

 

“我们的工作有时难免陷入惯性,显得死板。”陆敏提到禁燃烟花爆竹的事。“接到这样的任务,我们总习惯于严防死守,脑子里绷紧了一根弦——不要有一声烟花爆竹在我们辖区响起。却很少去考虑,不放烟花爆竹了,这个年怎么过得热闹祥和。”

 

今年春节,新华路街道做了次尝试,发动街道干部、居委干部在辖区所有能贴门联的楼洞门口都贴上门联,在许多大门口都挂上中国结,无声的春节一样红红火火。由这件事得到启发,他们作了不少反思。开展社区党建,“要有行动,不要只在口头上讲”,“理念要更开放、机制要更灵活,才会得到认同”。

 

题图来源:人文新华微信号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