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京沪经贸论坛举行:新动能在哪里?新篇章怎么续?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樊江洪 2017-07-09 11:17
摘要:第三届京沪经贸论坛8日在京举行,如何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如何加强京沪两地的交流合作?政商学界人士提出真知灼见。

由北京上海企业商会主办、绿地集团协办的第三届京沪经贸论坛7月8日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以“新动能 新篇章”为主题,一些政界、学界和商界的知名人士做主旨演讲,并围绕京沪两地企业如何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开展深度交流合作进行了热烈讨论。

 

“深度城镇化”至少带动30万亿有效投资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作主旨演讲。

谈到我国发展新动能时,国务院参事、曾先后担任杭州市长和住建部副部长的仇保兴认为,深度城镇化是未来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产生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仇保兴认为,我国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已经放缓,由“速度城市化”转为“深度城镇化”。城市是现代社会许多问题的根源,但是城市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推进深度城镇化正是速度城镇化的解药。未来,深度城镇化能至少产生30万亿元的有效投资需求。他特别强调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不能出现严重的居住郊区化倾向。欧美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因汽车进入家庭而导致的居住郊区化潮流,带来能源消耗激增、大气污染严重、交通堵塞、公共服务难以全面跟进等问题。尤其是美国,平均一个美国人消耗的汽油相当于五个欧盟人,而且下一代难以修复。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即将迎来每个家庭一辆车的时期,如果决策不慎,郊区化现象将会像美国一样迅速蔓延,后果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型城市,平均一个家庭一辆车已经达到,目前又是高房价和严重空气污染,绝不应该出现比较严重的郊区化现象。

 

二是稳妥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试点,防止助推郊区化。尽管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建设用地同权同价进入城市的建设用地市场,但是推进这项改革,要防止保障房建设造成大面积城市化,也要防止城里人改善居住的过度郊区化倾向。上海和浙江对一个村的农民征地之后,一般要留出7%到10%的集体建设用地,把它折算出全体村民的股份,让这些村民有第二收入,经过多年实施,效果非常明显。这提醒我们,集体建设用地必须进“笼子”,同时这个“笼子”应是7%到10%,不能无限扩张,现在许多省份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根本没有这个“笼子”的概念。此外,要重视城市传统文化的价值,让乡村的田园之美与城市的现代化之美形成分类,避免千城一面。

 

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要提高融合度

嘉宾在探讨企业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机遇走出去。

谈及获取新动力,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的周太彤强调,要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寻找新动力。北京和上海分处京津冀和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分别对应着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区域发展战略,发挥着重要的引擎和示范作用。上海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新一轮的开放,已经促进和形成了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和机制,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提升了政府效率,增添了服务全局的新动能。下一步要主动推进政府职能改革,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简化准入程序,优化审批环境、审批方式,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周太彤说,要从更大视野看待京沪两地的合作,京沪合作得好,就能为国家三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两地拥有强大的综合科研创新力量,肩负探索改革新路经的重任,包括上海自贸区建设和科研体制、人才体制改革,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他还特别提到了京沪文化的交融,指出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要提高融合度,在经贸合作中发挥文化的力量。

 

京沪要向领先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迈进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看来,新动能更多来自于消费。她表示,新常态下中国消费结构的显著升级,是发展新动能和结构升级的有利推动者,未来中国的消费结构将实现从有向好、从商品到服务、从追赶到引领的关键转变。“现在全球约有140个国际性的消费城市,人口约占13%,但集聚了主要的消费资源,包括商品品牌、服务供应商和创新中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较大。当然,这些城市在能级上有较大差别,纽约、伦敦和巴黎是领先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京沪两大城市加快迈向领先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趋势已经形成。”

 

王微说,上海和北京已经具备建设领先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力和潜力,她建议,首先是要增加供给,特别是高端消费品的供给,推动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要在文化教育健康医疗产业链上做好做足文章,这是建设领先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要素。其次要补好短板,要在信用体系建设、商贸争端快速处理机制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型商业设施和商圈建设上加快步伐;第三要促进改革,要吸纳更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来京沪创业发展,还要推进政府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向企业减税让利。

 

接地气落实好有利创新的政策

 

获取新动能,人才推动很重要。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说,新动能关键要让人动起来。现在创新的理念总体上已经深入人心,但对于创新的理解、怎样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如何发挥各方面人才的创新潜力,虽说出了不少政策和规定,真正落实似乎还不能一步到位。“要想落实好,能够接地气是最重要的。”

 

她举例,科技评价体系怎么样进一步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科技创新本身处在不同阶段,技术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是一种形式,做技术开发是另外一种形式,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考核丈量。“再如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的不仅是技术成果,最重要的是人的转化,很多大学的科技成果,离真正产品化、产业化很还远,必须走出去,跟企业界一起创业发展,这才有助于新动能的发挥。”

 

朱丽兰还对企业家寄予厚望,她说,“一带一路”怎么有效果,需要真正的企业家走出去,政企联动,这个战略就能就能起来。华信能源、绿地集团都是上海最早走出去的知名企业,有的在没有提出“一带一路”的时候就已经上了路,其经验非常值得研究借鉴。

 

会上,上海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刘林充分肯定了在京沪商的发展。他表示,一直以来,上海的在京企业为申城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倾注了热情与心血,既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重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北京上海企业商会会长、绿地控股集团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总经理欧阳兵也表示,北京和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中心城市,现在商会已吸引绿地集团、东方航空、浦发银行、光明乳业、中国华信等150家企业入会,希望广大在京沪商要充分发扬上海城市精神,共同为京沪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本文图片来源:樊江洪 摄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