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1997,我见到香港女首富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袁念琪 2017-06-30 20:26
摘要:在做生意这件事上,上海和香港两地,强强联手的故事源远流长。

在香港回归前夕的1997年6月,我作为体育记者赴多伦多报道“飞人大战”。对垒的两个“飞人”,一是亚特兰大奥运会100米冠军、加拿大人贝利,另一个是同届奥运200米冠军、美国人约翰逊。比赛结束。做版权买卖的金发四眼德国帅哥说:有个上海老乡听说上海电视台来人了,想见你们。

 

两辆车出了多伦多,到一个大型游乐场。只见迎面走来一扎着两根小辫、穿裙子的女人。递来的名片比通常小一圈,四角圆。姓名是咖啡色的篆体:龚如心。没印香港华懋集团主席的头衔,她就是人称“小甜甜”的亚洲女首富。面对镜头,她挥挥手:“上海呃观众朋友,倷好。”

一点也看不出,那时她已年届花甲。聊了一会,她换了服装,与主持人一起攀岩。几根绳索从抛了下来,她手脚利索地往上攀去。之后,又一块开卡丁车。真是活力无限。

 

天暗下来了,她要请上海老乡吃饭,我们没奔多伦多,而是到了个僻静地方。一溜平房组成凹字型,其中有超市有饭店。中间的空地上方,拉着纵横交错的彩色小三角旗。我们点的多是素菜加水产。她问为什么?我说怕胆固醇和血脂高。她笑道:“男人就是要吃肉”。

 

“小甜甜”告诉我们她在上海的一些投资,和对上海一些建筑的了解。看得出,对上海当时的情况不陌生。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她的上海话讲得蛮灵呃,有老一辈老派上海人的腔调。想起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不少工商业家搬迁香港。难怪有人说,正宗的上海闲话保留在香港。一问,果然她是1946年从上海移居香港。

 

众所周知,上海纺织业占全国半壁江山,其中最大的申新集团在香港建4家厂,共计11.36万锭。还有火柴大王刘鸿生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上海水泥公司、章华毛纺厂;巨鹿路675号上海作协就是其弟刘吉生的住宅……研究上海资本家的陆和键所说,“香港在20世纪50年代初与上海比起来,就像一个小县城,而突然云集了整整一个讲上海话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在大都市里生活过的精英阶层,他们想用上海模式在香港继续自己的生意”。

 

在1984年3月17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六届五次常委会会议(扩大),首次增补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他就是香港侨民有限公司董事长、东方石油公司总经理刘浩清。据《上海人民政协志》:“随着港澳委员的不断增加,并越来越多地参与内地政治经济活动,1989年4月6日,市政协七届五次常委会会议决定,在市政协的组成界别中增加‘港澳同胞’界别,时有委员12人。”1980年,投资600万美元的首家沪港合资企业——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问世,港方为香港工业总会会长唐翔千。唐翔千是时为市工商联副主委唐君远的长子,他记住父亲说的话:“你要带头回来投资,办点企业,引进点先进设备,为国家做点事情。如果蚀了本,就算是孝敬我的好了”。

 

2002年,我还在香港认识了李大壮先生。他是香港新大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并担任了全国工商联执委、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香港总商会中国委员会主席、香港总商会理事等职,还是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大壮的第一桶金获自是上海。从上海起步的李大壮,在十年里,把营业额从一年不足100万港币做到了8个亿。到我们交谈的2002年,已向内地引进了500多条生产流水线,不仅有电缆电线,还有塑料橡胶、印刷包装、机床和电脑等,总值达数十亿美元。他谈到1980年代的上海的闭塞和简陋,“住在锦江,六点钟吃完晚饭。吃完外面一片黑,没有夜生活;电视就两个台看看。”

 

李大壮并非上海人,他的曾祖父是张作霖,伯祖父张学良,祖父是张学良胞弟张学铭。他本姓张,后来跟继父姓李。看着他在上海香港两边发展,让我不仅想起,上海滩当年的生意人,也总是在沪港两地奔走。

 

比如南京路上悉尼华侨创办的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公司“四大公司”中,除了新新的李敏周是一步从澳到沪,其他的先施、永安和大新三家都先在香港“湿湿水”,在获得经验和积累后登陆大上海。其中,马应彪、马焕彪和马永灿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先在港创办先施百货公司,到1914年集资港币700万元把先施推至上海;于1917年10月开张。郭乐、郭泉兄弟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到港创办香港永安百货公司,1916年4月动工上海,1918年9月5日开业。1912年,蔡昌蔡兴兄弟俩的大新百货公司在港露面;大获成功后,集资600万港元投入南京路建大厦;上海大新于1936年1月10日问世。

2016年,在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的《中国城市排名》一线强市(Alpha+)里:香港和上海携手上榜,在《全球城市排名》7个一线强市(Alpha+)中:香港和上海,双双跻身世界一线城市 。在不久前的2017年6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5次报告》:香港、上海分别名列“2016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二、三位。在“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十强”里,香港第一、上海第三。

 

其实,在做生意这件事上,上海和香港两地,强强联手的故事源远流长。


本文编辑 沈轶伦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