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军事前哨 > 文章详情
中国潜艇AIP技术已使用10多年,核心发动机上海研发
分享至:
 (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陆军 2017-06-19 10:00
摘要:中国的AIP潜艇已经装备部队10多年,而核心的中国版斯特林发动机则是由上海研发的。

新华社6月14日报道了海军首位AIP专业技师、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二级军士长肖海生的事迹。在这篇报道中,首次对外证实中国常规潜艇不仅已经装备“不依赖空气推进技术”(Air Independance Power,缩写为AIP)系统,并且时间长达10多年之久。

肖海生随潜艇出航(资料照片) 。

AIP在中国应用比外媒猜测的还早

中国的AIP潜艇最早被外媒披露,是在2010年日本媒体的报道中。2011年1月,《汉和防务评论》报道,中国船舶工业公司展示的电视画像上,清楚地看到正在出厂之中的潜水艇装备了AIP系统。2012年,美国“战略之页”网站则指明,中国在新生产的潜艇上安装了AIP系统。此后,围绕中国AIP潜艇的猜测始终没有间断过。外媒或是从潜艇外形,或是从舰船结构,甚至从潜艇壳体使用的钢材上不断引证,称中国的AIP潜艇不仅已经装备部队,而且还将出口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外界开出的名单上,至少有3种据称是AIP潜艇,命名则从“宋”到“元”,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不过从这次新华社和解放军报的报道看,几乎所有外媒的估计都“保守”了,“10多年”的时间跨度意味着,中国海军至少从本世纪初就已经具备了AIP在潜艇上的实际应用能力,而研发的时间则更早。

关心潜艇技术发展的读者,不难从新华社的报道中读出有分量的信息。比如,新华社在介绍肖海生事迹的同时,也“顺道”介绍了中国的潜艇AIP技术成就:我国首艘AIP潜艇服役以来,“完成首次极限深潜、首次远航等50多次重大任务,安全潜航数十万海里”。有“硬件”还需有“软件”,也就是能操控AIP潜艇的人员和一套培训体系。解放军报便报道,在肖海生所在支队,10多名AIP技师、班长全是他培养出来的,就连其他兄弟部队AIP专业人才,也有很多是肖海生带出来的徒弟。他制定出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安全预案,不少成为潜艇部队通用教材。

肖海生(左二)利用训练间隙向大家传授AIP相关知识。

中国版斯特林发动机技术与上海有缘

AIP技术的出现被称为常规潜艇技术的飞跃性革命。1995年,瑞典“哥特兰”级潜艇下水,使得AIP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一动力系统大幅提升了潜艇水下续航能力。对于常规动力潜艇而言,传统的柴电混合动力系统中,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潜航时间短,隐蔽性弱。而AIP技术恰好有利于解决这两大问题,因为无需经过上浮充电的过程,也能获得动力,也就意味着潜艇潜航时间更久,距离更远,隐蔽性更强。

从技术发展路径上看,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AIP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斯特林发动机,一种是燃料电池。瑞典是斯特林发动机技术的发明国,日本的“苍龙”级潜艇上使用的也是这项技术。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和韩国使用的则是燃料电池技术。

中国的AIP技术,走的是自主研发的路径,核心则是中国版的斯特林发动机。说起这款应用于“特种船舶”的“特种发动机”,还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

解放日报2014年报道,研制中国版斯特林发动机的,正是中船重工第七一一研究所,而主持研发的则是当时的七一一所所长兼总工程师金东寒院士。据报道,经过20多年打拼,金东寒带领的团队在前人基础上,研制出用于特种船舶的斯特林发动机,为中国海军做出了突出贡献,使海军舰船拥有了“中国动力”,并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特等奖各一项,和2014年上海“科技功臣”的称号。金东寒则在2015年7月出任上海大学校长,成为第十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十一届上海市委委员,并在今年的市十一次党代会上被选举为上海市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图片来源:新华网  图片编辑:朱瓅  题图说明:工人师傅向肖海生(右)请教设备维修技巧。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