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全国首个全一本招生的上戏新专业,为啥并不强调艺术特长?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7-05-28 13:17
摘要:“懂艺术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懂艺术。”

“懂艺术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懂艺术。”在文化演出市场繁荣的背后,是文化管理人才稀缺的窘境,近十年来全国都存在着这段经营艺术的瓶颈。28日,国内50余所大专院校及演出机构代表来到上海戏剧学院,不为“看戏”而为一个新专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我国本科专业目录之外,上戏与中央美术学院近日获批教育部艺术管理本科特设专业,这一突破可能引发多校共享。

2000多座大剧院,每家年均只演58场?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业界有“南钱北钱”之称。其中,“南钱”正是上音小提琴专业毕业、上戏客座教授钱世锦,他曾作为上海交响乐团总经理,在1988年参加了一次艺术管理全国会议。钱老回忆,当时一位文化部副部长问起“明年的3月20日,你们剧院剧团在做什么”。结果,无人能答。之后,钱世锦才明白这就是艺术管理“演出季”安排的概念。过了10年,钱世锦等人一起筹建并开出上海大剧院,也掀起了全国各地大剧院建设热潮。

 

“造剧院容易,但经营难啊。”经过这一波“雨后春笋”,国内新建、改建大型剧院剧场达260多座,不少都是按世界一流标准设计建造。这位原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拿出4年前全国两会期间的官方数据,后来全国2000多座成规模的剧院剧场中,800多座都转为他用或闲置了,因为每座年均演出场次只有58场,各地大剧院经营状况参差不齐。“事实上,从博物馆到美术馆等,都需要称职的艺术管理人才。”

 

这就是上戏作为创作型名校,为何还要办艺术管理专业的一大原因。上戏院长黄昌勇表示,这是全国第一个采取全一本招生的艺术管理专业,不强调艺术特长,但注重实践性以及与社会的关联性,让学生未来成为艺术机构的经营者,也是文化价值的捍卫者与艺术普及的播种者。

承包画廊的人,也能当两座大剧院老总?

 

今天,当年的“北钱”也来到上海。钱程,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1993年承包了北京音乐厅的3条走廊,做成了画廊,后来把整个音乐厅给“包”了,5年后将年演出场次从60场增至510场。这位自称“个体户”出身的老总,2012年起接受当地政府委托,运营新落成的天津大剧院,5年来演出2000场,亏了2000万元,但他自称“非常自豪,因为这在文化演出界已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去年,钱程及其企业团队,又同时接受委托运营更新的哈尔滨大剧院,他同样担任总经理。

 

像“双钱”这批艺术管理实践者开拓者,至今仍坚持一线的少之又少,也亟待来自科班的新鲜血液。钱程说,他满世界接触下来,艺术管理人才不少有美术基础,甚至哲学出身,不仅需要真爱艺术,还最好能通多国语言,而且要有抗压能力。他建议,获批艺术管理专业的上戏,将自己的上戏剧院剧场打造为艺术管理模拟实践基地,按艺术管理公司的组织架构形成大学生团队,高年级招聘低年级,一届一届顶岗接力。

 

记者了解到,上戏艺管计划侧重培养3个方向的人才。其一为演艺策划与制作管理,着重于表演艺术内容的创意策划与生产经营;其二是剧院管理与演艺经纪,着重于艺术场馆与市场经营、作品传播、艺术家服务;其三则是舞台管理,由上戏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共建,采取国际剧场标准,培养剧目与场馆的舞台监督和技术管理人才。

 

内图来源:哈尔滨文化资讯网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