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罗店龙船文化节,今年看点在哪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17-05-27 12:24
摘要:罗店龙船荟萃了造船、建筑、雕刻、扎灯、织锦、刺绣等众多造型艺术的精华,汇聚着打击乐、丝竹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等民间表演艺术。

 

今天,东方假日田园的罗秀湖畔,84岁的罗店龙船技艺传承人张福成,熟练地为即将下水的龙船画上点睛之笔。端午前夕,第十一届上海宝山罗店龙船文化节正式开幕。自1994年成功举办首届以来,罗店龙船文化节至今已走过20多个春秋。

 

本届罗店龙船文化节以“浴兰端阳,魅力龙船”为主题,进一步“挖掘、梳理、修复、鼎新、传承”罗店龙船文化品牌,形成罗店“春有花神、夏有龙船”的品牌联动。罗店划龙船习俗,既是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也是上海地区标志性的端午民俗,亟需传承保护。

 

龙船轻竞渡而重表演

 

 

既是端午节,罗店龙船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龙船盛行于全国各地,虽风格迥异,却均以竞渡为主,唯罗店龙船独树一帜,“重观赏,以表演为主”。它荟萃了造船、建筑、雕刻、扎灯、织锦、刺绣等众多造型艺术的精华,汇聚着打击乐、丝竹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等民间表演艺术。

 

罗店龙船的船体,脱胎于本乡的“滩船”,小巧玲珑,平底、昂首、翘尾,能在当地曲折狭小的河道中灵活行驶。龙头用整段樟木雕刻而成,艺术化为“鳄嘴、虾眼、麒麟角、口含明珠,颚下长须飘拂、遍体鳞甲叠彩”;彩旗图案“以象龙子,避蛟龙之害”,均为远古“披发文身”习俗的延伸。船首的“台角”系真人童子表演,烙刻着明清罗店水上龙船的痕迹。龙船上的牌楼与别地不同,是罗店镇真实建筑“真武阁”(又称“北极阁”)的缩影。

 

 

罗店龙船的表演别开生面,就见数条龙船在首发龙船的指挥下或顺势前行,或逆水而上,或旋转迂回,或相向穿梭,以“打招”(划船的招式)走出不同的线路,变换出不同的队形,千姿百态,还有专门的乐队用专门的乐曲伴奏,好不热闹!

 

据悉,罗店划龙船习俗原为崇神尊巫,公众祭祖的民俗,后这一初始仪式的重心逐渐向“乐人”偏移,演绎为繁华市镇强烈的世俗情态,也寄托了百姓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以表演为主”,集文化、娱乐、商贸于一体等,成了江浙沪地区龙船活动中特色鲜明的流派,规模和影响均负有盛名。

 

传统民俗盛宴的大复原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端午傩礼更是寄予了先民们的美好心愿。今天在罗秀湖畔举行的大型端午祭祀活动,旨在回溯上古雅音,重现历史记忆。

 

罗店龙船文化节也为游客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文艺演出。从群艺汇集、名家助阵的民俗专场演出,到富有端午韵味的《寻找端午》主题展演和沪剧专场《庵堂相会》,与龙船水上表演等传统仪式相得益彰。

 

 

在非遗文化互动集市中,则高度还原了罗店古镇原貌,在专业工匠的演示与讲解下,游客们亲自体验包括罗泾十字挑花技艺、月浦竹编等多项宝山区非遗技艺,还参与点朱砂、抹雄黄、系五彩绳,手工制作香袋、菖蒲剑、小粽子、汉服小书签等;罗店鱼圆等极富当地特色的手工美食,也让游客大饱口福。

 

这一天,“上海书画院罗店民俗绘画艺术传习创研中心”正式揭牌。上海书画院名家名作展,集中展出该院精选的约40幅名家之作,让游客们一览名家墨宝的风采。罗店彩灯展、宝山区非遗文化图片展和罗店龙船图片实物展,则以图片形式向游客们呈现当地非遗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传承现状。

 

据了解,第十一届上海宝山罗店龙船文化节历时两天(2017年5月27日—28日)。作为国家级非遗罗店龙船的主要平台和保护传承罗店划龙船习俗的重要载体,罗店龙船文化节将坚持传统性、民俗性、民间性、艺术性和罗店的地域性,融合多元文化,展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魅力。

 

链接:张氏兄弟曾自发造船续传统

 

罗店龙船活动,起始于明代洪武年间,初始阶段仅以冬闲或庙会、集市上乡民的“旱船”和“台阁”形式出现。到了明代中期,经过持续不断的发展,罗店已享有“金罗店”的美誉,“三湾九街十八弄” ,居民六万,商号六七百家,每日三市,徽商辏集,车船络绎,比闾殷富。

 

明代天启年间,罗店镇上建花业公所“花神堂”,既祭花神又供棉花同行聚会,并可食宿宴饮,民间龙船活动也有了新的生机。

 

到了康熙至清道光间,罗店已拥有自建的水上龙船,且数量可观。每一条船代表的不仅为财富,而是背后的拥趸。从这一支水上龙船队就可感受到,龙船风俗这一时期是如何地深入人心。

 

罗店人对于有关龙船的事,都视同于为地方祈福:募资金,宦、绅、民量力分摊;建龙船,能工巧匠甘当义工,脚夫愿无偿出力;乡民箪食壶浆,妇孺施茶送水,僧尼道众开山门乐充船库。全镇不论阶层、不分贵贱,都沉浸于对龙船的狂热痴迷之中。

 

 

清光绪《罗溪镇志》有关于罗店水上龙船活动的记载:“……更将生铁炼成熟条,与弯处对接,高丈余,安插船头,将十三、四岁小儿装扮故事扎縛其上,谓之‘出彩’,种种奇巧,然究属险事。又有一等拳勇之人,另驾小船,戏弄枪棒,各献武艺,佐以锣鼓,名曰快船。”

 

然而,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罗店处于战略要塞地位,自然也成为了日寇的炮火猛攻之地,罗店保卫战的惨烈程度被称为“血肉磨坊”。至解放战争时期,罗店龙船遭受了严重破坏,七条龙船只剩下二条;文化大革命,仅剩的二条龙船也被视作四旧付之一炬。曾经声名远扬的罗店龙船濒临着失传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后,罗店龙船活动又重新开展起来。1983年,在没有龙船的情况下,由民间艺人用扎灯的形式,扎出罗店龙船的真实形象,并制成旱船,进行展示。1992年,以张福成为主的造船世家张氏四兄弟自己掏钱,自己动手,自发的造出了第一条新的龙船,引起了罗店镇领导和上级文化部门的关注,镇政府不仅购买了张家兄弟的龙船,又组织力量再造一条,并于1994年举办了首届龙船文化节。

 

龙船悠悠,风行百载。随着国家对民间非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罗店龙船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片来源:周楠 摄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