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金融区块链 > 文章详情
各位农民朋友,知道“保险+期货”是什么能保住你的钱袋子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杨 2017-05-26 17:58
摘要:“保险+期货”的创新,可以说既保障了胶农的收益,又转移了保险公司的风险。

 

5月2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举行“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签约仪式,23家期货公司与上期所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书。自此,由上期所发起并支持的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正式启动,上期所专门投入扶持资金3960万元,覆盖海南省、云南省15个贫困区县,其中14个为国家级贫困县,涉及天然橡胶现货产量约36000吨,种植面积约40万亩。

 

对于我国云南和海南的多数产胶区县而言,橡胶是大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近年来天然橡胶供不应求的现状并没有改善胶农的收入状况。自2010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逐年下跌,从峰值的每吨43000元,一度跌至2015年最低点的9000元。2016年以来,虽然天然橡胶价格有明显的回升,但是由于影响价格的因素众多,从季节、气候灾害到病虫害等等不一而足,给天然橡胶生产收益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同时,橡胶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严重影响胶农收益。2016年与2011年相比,每亩橡胶生产成本费用由1050元/亩涨到1800元/亩,橡胶胶乳收购均价却由过去的2.5万元/吨跌至9500元/吨。 胶农们辛苦劳作,收入不增反降,甚至出现割胶利润不足以覆盖割胶成本的现象。因此,如何帮助数量众多且分散的胶农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保障其利益,稳定其生产积极性,既是关系到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天然橡胶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农产品的个例。过去,为了保障农民利益,传统保险业曾探索过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在价格下跌时为农民补偿。但对农业险种而言,风险往往集中发生,一旦发生赔付,保险公司亏损概率较高。而“保险+期货”的创新,可以说既保障了胶农的收益,又转移了保险公司的风险。

 

那么,“保险+期货”到底是什么?

 

对大宗商品来说,期货一直是对冲风险的工具。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人们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合约,提前锁定商品价格,以此来规避市场的风险。比如美国农户就会通过期货市场参考玉米的比价关系,来调整种植结构。但中国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和资金水平的限制,并不具备期货的专业知识。不过,保险人人会买。

 

于是,“保险+期货”这一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以天然橡胶为例,胶农或农业合作社购买保险公司开发的天然橡胶农产品价格险;保险公司再用保费购买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场外看跌期权产品;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相应的复制看跌期权操作,以对冲天然橡胶农产品价格下降可能带来的风险。

 

这样一来,如果天然橡胶价格下跌,原本农民利益将受损,但现在可以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赔付,而由于保险公司买入了看跌期权,价格下跌造成的亏损能够在整个期货市场化解,靠众多的交易投资者分散风险。如此最终形成了风险转移、各方受益的闭环。

 

据了解,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成交量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成交金额12万亿元,与国内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高达0.95,是套期保值的有力工具。上期所对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的项目调研始于2016年,期间多次组织赴云南、海南等地实地考察了橡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业和农户代表深入交流,听取各方需求和建议,借鉴了各家交易所“保险+期货”试点的开展情况及业界参与情况,并据此对所有收到的方案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反复论证。为了确保资金用途,做好后续监管,上期所将为参加试点的期货公司开立专用子账户,用于相关头寸的对冲交易,并在试点项目结束后开展效果评估工作,将实际赔付情况和项目审核结果作为当年优秀会员评选的考核指标。

 

上期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姜岩指出,“保险+期货”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保障农民收入、转移保险公司风险的创新模式,经过两年的试点,其重要意义及推广价值已获得中央及各界的充分肯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