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经济学家眼中的“魔都”,有啥不一样
分享至:
 (13)
 (2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蒙 张煜 2017-05-25 15:13
摘要:“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请来上海具有代表性、不同年龄层的经济学家,看看他们眼中的“魔都”有些什么不一样。

想知道经济学家眼中的“魔都”,到底有啥不一样吗?请点击上图,视频会告诉你。

 


 

你、我、他,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而开放的城市当中。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是把脉世界与中国经济大势的专家,却也会停下来观察身边的经济细节;他们,研究“新常态”那样高大上的名词,却也喜欢跟网友一样将上海戏称为“魔都”;他们中有“土著”,也有新上海人,却都一样欣赏这座城市的魅力。这次,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请来上海具有代表性、不同年龄层的经济学家,看看他们眼中的魔都有些什么不一样。

 


疑惑一:这五年,上海迎面撞上“新常态”,身处其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权衡(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从全国来看,上海是最早进入经济新常态,并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地区。从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等宏观经济数据来看,经过近几年发展,上海的整个经济增长已进入创新驱动,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转型的稳定增长阶段。

 

陈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的经济对投资和房地产的依赖程度下降的是最早的。

 

杨建文(原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所长):现在国外的人想回到中国来创业,首选的是上海。

 

周伟林(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70%。

 

郑德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的经济转型是快的,但城市转型稍慢,所以未来要把这两个转型相结合。

 

赵义怀(上海发展改革研究院党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

 

夏纪军(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过去五年,上海经过主动调整已经进入了一种新常态。

 


疑惑二:无论从黑臭河的数量还是雾霾天数来说,去年上海的环境正在慢慢变好,大家都很开心,环境和经济有关系吗?

 

权衡:绿色发展也是发展,绿色发展更能体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更能体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陈宪:这说明上海的投资环境更好了,因为生态环境是投资环境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孙立坚(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未来,只要我们做好上海的结构性转型,让这个城市更具有开放的活力,更具有创新的活力,我想雾霾减少,环境变好就是结构性转型所带来的结果。只要上海做好城市发展模式的切换,雾霾也一定不会再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同时,如果上海做好了美丽宜居家园工程的话,那就为上海形成由消费带动的服务业的增长奠定了非常好的物质基础。

 

杨建文:没有雾霾,大家就会高兴,高兴了,生活也安宁了,就可以一门心思地去奋斗了。

 

赵义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郑德高:有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实际上,上海的雾霾减少了,环境越来越好了,人才就都来了。所以这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夏纪军:环境变好在吸引人才方面会有最直接的反应,同时,环境变好也会创造价值。

 


疑惑三:生活在上海市一种什么感觉?您喜欢生活在上海吗?

 

孙立坚:虽然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城市,但回过头来看,还是喜欢上海。既能看到城市的硬实力,又能感觉到人文情怀背后的一种软实力。还有,上海创新的意识之前从未像现在这样高涨过。

 

陈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是一个比较看重个人能力的市场化的地方,生活工作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只要有能力,上海都能为你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这里比较讲规则,市民素质很高,政府的效率也非常高,以及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能力在全国也是领先的。

 

权衡:我在这个城市生活近20年了,能感觉到上海这个城市的开放性、包容性非常之大。

 

郑德高:上海很方便,很有活力,很有腔调。

 

周伟林:我人生中的一大半时间都在上海居住。这些年来上海变化非常大,一方面,城市的体量扩展得非常大,另一方面,城市的品质提升得非常高。我非常喜欢上海,上海被称之为魔都,生活非常方便,它又是一个海派文化发源地,海纳百川。

 

赵义怀:我到上海有30多年,感到在上海待得时间越久,就会越喜欢这个城市。

 

夏纪军:上海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会让人觉得更加法制化和开放性。

 


疑惑四:未来五年,最希望上海提升的一件事是什么?

 

权衡:希望上海在未来五年的发展当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它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陈宪:希望上海未来五年经济增长速度能够大致与全国的增速相等。

 

杨建文:我希望全球科创中心具备组织、动员、优化、配置全球的科技资源的内涵。

 

赵义怀:我希望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要更加重视老百姓的获得感,还要通过集聚天下英才,即高素质的人才来不断地提升城市发展的动力。

 

夏纪军:要继续加大开放力度,这是上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钟宁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我希望上海的金融的发展能够更多地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让中小民营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

 


(视频采制:黄晓洲、张煜;剪辑:黄晓洲;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