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依托“一带一路”,上海电影可以做哪些事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严敏 2017-05-24 21:11
摘要: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曾举办过亚非拉电影节,当时盛况空前,宾客如云,其影响力远远超过现在法国南特的亚非拉三大洲电影节。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热烈响应。上海位于“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上,这几年来,不论在经贸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交流等许多方面,都为“一带一路”作出了许多贡献。

 

电影有“装在胶片盒里的大使”之称,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上能起到其他文化载体所不及的作用。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重镇,建国以来在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国际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电影发展的政策。为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上海电影理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电影工程的建设,加快国际化步伐,使上海屹立于世界电影城之林。

 

上海一向是海纳百川的城市,上海电影长期以来也颇有海派风范。但在此之前,上海电影市场还是偏向于好莱坞、垂青于欧美电影。现在应该适度转向亚非拉国家,转向小国电影。应该学习借鉴一些新兴电影市场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比如尼日利亚的“瑙莱坞”、津巴布韦的“津莱坞”等等,借鉴他们如何以录像工业为基础,以极低成本、极快速度拍摄出有新意的影片。同时应该多引进放映亚非拉国家的佳片,如土耳其的移民问题影片、伊朗的家庭伦理片、古巴的写实又富于黑色幽默的影片等。因此,上海电影人应该重新检视之前所推崇的好莱坞“高概念”大片模式,摒弃那些“造星”、“粉丝经济”、“票房为王”等过于商业化的做法,上海观众也应该追求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审美体验。只有这样,上海影坛才能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繁荣景象。

 

有些学者认为,上海电影要跻身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的最前沿,亟待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加强国际合作。目前国内众多影视集团和民营公司纷纷推出与海外合作的重大项目,如湖南广电传媒和美国最大的独立制片公司“狮门”共同投入15亿美元,合拍50部电影等。与这个“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海外合作项目”相比,上海虽也推出了与印度的合作项目,但总体仍处于蓄势阶段。此外,上海与美韩合作拍片的项目也未见大的起色。所以上海电影界需要解放思想,奋起直追。其二,困扰上海电影“走出去”的根本症结,是上海缺乏有国际号召力的电影人,导致每年制作出来的,能充分展示上海风貌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佳片甚少。因此,必须大力扶持上海本土影人和上海风格的电影创作。自身硬了,才能为“一带一路”电影工程添砖加瓦。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曾举办过亚非拉电影节,当时盛况空前,宾客如云,其影响力远远超过现在法国南特的亚非拉三大洲电影节。老一辈上海观众从那时起欣赏到了印度、埃及、巴基斯坦等国的优秀影片和优秀演技。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定期举行,上海观众已经能观看到更多国家的影片了。从上届开始,上海国际电影节新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展映,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共计有“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1016部影片申报参加,其中有些入围主竞赛单元。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定位是“关注亚洲,关注华语,关注新人”。而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关注亚洲”更应该扩大到“关注全球”。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电影市场,各国都看好,也都愿意开展合作。如果只囿于亚洲,那么势必面临要成为“亚洲电影产业麦加”的釜山国际电影节和主打动漫电影与“提携新人牌”的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挑战和竞争。面向全球、面向第三世界,反倒可以赢得更多的空间,大大增强影响力。为此,应该让“一带一路”国际展映常态化,多多吸纳中小国家电影参赛参映,邀请他们的电影人参会,多多褒奖他们参赛的影片,也多多推介它们的艺术和技术成就。甚至在“向大师致敬”单元里,也可以加入亚非拉国家著名导演和演员的佳作集锦。此外,之前上海国际电影节在评委和颁奖上偏重东道国和欧美日韩,显得包容性欠缺。上海国际电影节应该成为“一带一路”电影展示、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只要有更多的向度和更宽的广度,上海和中国电影就一定能同世界电影更好地联通联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