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黄天华热的冷思考:还有多少研究中国的学问,外国人说了算?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2017-05-25 06:06
摘要:今日的中国学人,在学术研究上,应该有一份文化自信

当前,黄天华老师的优秀事迹,正在成为上海学界和学人关注的热点。黄天华老师,30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做学问,不论环境际遇多么苦,物质条件多么差,他就认准学术一条路,坚持走到底。30多年的耕耘,他最终写就了《中国财政制度史》、《中国税收制度史》等著作,填补了国内研究领域的空白,实现了自己的学术理想,也赢得了学界的广泛尊重。

 

从黄老师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对学术的执着,对研究的热爱,严谨的学术态度、忘我的奉献精神——没有经费,项目几近搁浅的焦虑;查资料出差,为了省钱住火车站的经历;节假日全年无休的呕心沥血,确实打动了很多人。

 

今天的学人怎样向黄天华学习,媒体上有过不少报道。在我看来,透过黄天华老师的事迹,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可以更多。

 

黄老师的研究方向,严格说算是冷僻学科。研究经济制度史,尤其是在财经院校,不研究财经,反研究史,说实话,这个研究方向,确实形单影只有点冷。多亏了有黄老师这样的学人,30年的坚持,才把这个学科建设起来,才让这个学科有了一定的研究建树。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科研管理对冷僻学科,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是不是热,就倾斜,冷就忽视?这可能在当前学术研究与管理上,是一个多少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坦率说,冷与热,其实也是相对的。今天的热,很可能成为明天的冷,在这一点上,从高校招生时的专业设置年年变,就可以看得出端倪。招生时冷热不断有变化,学科建设是不是也要分出个冷热,学科判断上是不是也要跟着市场形势走,这个是需要一些反思的。何况,往大里说,越是那些被人看作冷的学科,往往孕育着大思考大学问。所以在冷热学科的分辨上,建议我们的科研管理者多一些辩证思维。

 

在黄天华的事迹中,给人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就是他的那个学术疑问。早年黄老师在选择学术研究方向时,受到过一个巨大的刺激:他觉得中国人写了那么多历史,却没有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财政制度史。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所有关于中国财政制度史的研究资料,都在国外。比如,研究中国明朝、清朝的资料在伦敦和东京,研究其他朝代的资料在伦敦和巴黎。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权威研究文献为什么都在国外?这个疑问,成为青年黄天华的研究动力,也铸就了他未来的学术之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写一本中国人自己的《中国财政制度史》。

 

说到这儿,其实还是颇令人痛心,研究中国的学问,居然是外国人比我们要透、要深,甚至要好。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而且有些是有历史原因的,但仅从做学问的角度来看,似可以继续追问,到底是我们技不如人,还是弃若敝屣?

 

由此可再引申一些追问,时至今日,我们还有多少类似的学科、类似的研究现状、类似的研究生态?这样的状况是否还应该再持续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说过:“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没错,关于中国自己的学问,我们自己应该最有发言权,而不应该是让外国研究变成权威说了算。

 

今天的中国,是正在复兴的中国,伟大的中国实践,是最好的研究材料。今日的中国学人,在学术研究上,应该有一份文化自信,做出我们自己的学术成果,发出我们自己的研究声音,体现我们自己的学术话语权,书写我们自己的学术辉煌,这应该是今日中国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时代担当。黄天华老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更应该、也更有理由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路走得更好,走得更富中国气派!


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洪梅 摄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