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这些干部为何非要到贫困户家“装儿子”?
分享至:
 (1)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全林 2017-05-22 15:08
摘要:脱贫造假是个严重的作风问题,但却不能把板子只打在基层干部的身上。

 

“数字脱贫”“假脱贫”为人诟病已久,近日,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中部某县上演了一场干部“装儿子”的戏码。据报道,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不仅被抓了个现行丢了脸,更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那份真心。

 

在脱贫攻坚紧锣密鼓的当下,仍有如此大胆的造假行为,的确叫人大跌眼镜。搞以假乱真,不仅传递了错误信息,也使精准脱贫虚化,最终侵害群众利益。但在批评个案之余,“装儿子”背后存在的深层动因,亦需细细反思。

 

毋庸讳言,脱贫造假是个严重的作风问题,但却不能把板子只打在基层干部的身上。试想,那个“装儿子”的干部,难道不做假就睡不着觉、抑或拿不到薪水吗?未必。他为什么去装别人的儿子,难道不知个中深浅、没事找事吗?不在扶贫一线趟上两脚泥,恐怕难悟个中味。

 

扶贫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动用了大量的县乡干部,说“5+2”“白加黑”地干,一点也不为过。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干部,亦不乏其人。但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干的都是些啥事,究竟与扶贫有多大干系,却值得追问再三。中央的“精准扶贫”方针到了个别地方,往往有变形走样之势,一遍一遍建档立卡、一摞一摞做大量的表册,已经干了一年多了;个别地方的规矩,甚至前立后废、三天两变,群众不认可,干部也有怨言。有时候,在一线操作的人员,不知道标准在哪里,找不到体系的规范,甚至摸不着过河的石头,上级一来考核心惊胆战。“装儿子”,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

 

形成这种打乱仗的态势,根子却并不全在最基层。在一些地方,脱贫任务不顾实际层层下压、贫困指标分配不均,往往是作假的始作俑者。一些具体指标设定时的不合理,也间接催生了“造假”的冲动。例如,目前识别贫困户是以年收入为标准的,但农民收入支出一般没有记账的习惯,连他自己都说不清,别人怎么能算得准?就算某个农户心中有数,他不讲你又能咋地?人人心里都明白,账算大了,超过了贫困线,定不上贫困户,享受不到优惠政策,谁愿意往非贫困行列里挤啊。到头来,过度理想化的目标,便很难真正落地。

 

脱贫攻坚必须下一番“绣花”功夫,但功夫须下在务实的前提下。把劲使反了,做得越认真就会越假。有些地方,大批干部埋头苦干做表册,无非是给上级检查看的,与推动脱贫并无直接关系。话说回来,上级考核,能够光相信那些表册吗?又如不少地方流行的“扶贫日志”,如果作为自觉的思考总结,当然不乏价值,但如果定位于“留痕迹”以佐证“真干了”,对这日志的真实性以及背后的心态,就要大加小心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防止层层加码,要量力而行、真实可靠、保证质量;要防止形式主义,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总书记形象地说,“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从“装儿子”的闹剧中,应该悟出精准之道。一方面,造假之风必须遏止;同时,也需要借机好好做一下梳理检查,看看是否还有好高骛远、不接地气的花拳绣腿,在充当着基层造假的“指挥棒”——扶贫要做实,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不可小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