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大家谈】中华创世神话的优长在哪里?跟你我他是啥关系?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灵虹 2017-05-20 07:31
摘要:提及神话,很多人会想到恢弘的希腊神话,但对中华民族的神话知之不多。事实上,中华创世神话跟你我他今日的生活与精神面貌,关系太密切了;并且,跟希腊等古远神话相比,中华创世神话同样恢弘、具有震撼力,且是一个富含民族精神、文化基因的宝库啊。。。


你知道吗?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去年1月就在上海启动了,规划历时三年,迄今实施已一年多,接下来将全力向纵深推进。

 

作为当代受众,你了解中华创世神话被忽略的重要价值和当代意义吗?这一次的创作传播工程,又将如何用普通人能接受、世界能懂得的语言展开?为此,“朝花”评论特约请上海的部分创世神话工程负责与参与实践的专家们,打开话匣子。

 

西方神话人物流播广,我们的神话形象能否“活”起来?

施大畏(上海市文联主席)

 

我们从哪里来?如何面向未来?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发展?这些问题,是新的历史形势下,摆在每一个文化人面前,值得重新思考的新命题。由于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使我们的祖国经历了漫长的屈辱和苦难,文明的断裂、文化的缺失让我们深切感到重新塑魂铸魂的必要性。“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的创作,是当今对中华文明寻根问源的实践,是立信塑魂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便是这项工程构建的意义所在。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初哲学思想体系的雏形。比如,盘古开天的创造性、天人合一的科学性和以中原为平台各民族融合的文化传统,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构想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需要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塑造特定的神话人物,这也是创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如何理解并塑造出一个鲜活的人物?需要创作者的情感投入。有情怀的表达才可能承载起这份沉重的英雄力量。西方神话人物通过几百年的反复创造,已逐渐深入人心。可见,凡是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形象,均是漫长的普及、提高和互相作用的结果,我们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艺术创作的样式是多元的,而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更是一致永恒的主题,那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历史的表述。创世神话工程的推进需要激发艺术家的初心、忠心和童心。我们将与更多的艺术家一起,与民间智慧携手,创造中华创世神话人物形象。

 

《中华创世神话故事》公共雕塑群创作初稿效果图

5月4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观众在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作品展上参观

 

在世界范围,中华创世神话的优长在哪里?

孙颙(上海市作协原党组书记、副主席)

 

中华创世神话的丰富性、完整性、生动性,绝对是世界众多创世神话中无与伦比的。

 

第一,中华创世神话鲜明的个性在于——世界不是哪一个万能者创造出来,而是天、地、人合作创造的结果。中华神话中的“绝地天通”表明,不能全靠天神了,得靠自己。如何办呢?“法天象地”,依“天地”自然之法,建设美好的人间,这就是古人的信念。

 

韩硕创作的《女娲造人》

冯远创作的《盘古开天地》

施大畏创作的《伯鲧献身》

马小娟创作的《炎帝的三个女儿》

张培成创作的《伏羲织网》

 

第二,“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华祖先所张扬的精神,体现于《易经》中记载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一句,既是提倡奋斗精神,又是强调科学精神。“地势坤”一句,则在我们共同的祖先———炎黄二帝身上一一印证。

 

第三,以中原为平台的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战争是残酷的,难免出现血肉横飞的悲惨。因此,解决纷争,尽量不用战争手段,是我们祖先提倡的“德”。万一不可避免的战争发生了,如何让它有尽量好一点的结局,是对领导者的考验。中华创世神话中,比较有名的大规模的战争,属于炎帝、黄帝和蚩尤的大战。以今天的眼光看,黄帝的德政,不仅让他个人获得传世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创了民族大融合的范例。此后,众多以中原为主要平台的部落、民族间的纷争,基本上保持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第四,创世神话尾声:民族国家雏形诞生。由于大禹治水,使“九州”“四海”这些地域概念清晰明朗;以中原为平台的多民族融合,又在黄帝炎帝之后势成燎原;同时,大禹治水,使得他个人及其领导集团获得巨大威望,能够有效统治的疆域十分宽广;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开始成熟,甚至最早的税制也已经实践起来——这就是中华创世神话漂亮的尾声:民族国家的雏形诞生了!


为何选择在上海打造创世神话创研高地?

尤存(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中华民族的神话绝不逊色于希腊神话,但我们为何对本民族的神话知之甚少?因为中国神话是碎片化的,没有经过系统的梳理。因此,今天我们回到源头上找回中国文化的“定海神针”,重新把神话故事讲述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那么,为何上海这座年轻的城市选择打造创世神话创作、研究、传播的高地?因为上海是神话研究的重镇,同时上海海纳百川,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站在这个点上,进行比较研究,更具有视野的广阔性和研究上的复合性。而且从时间上说,对文化源头的整理和认识,从来就是以百、千、万年为时间跨度的,因为只有具备了时间跨度,这种认识才会更全面、更精准。从空间上来说,对源头文化的认知和把握,从来就是在东西方不同源头的文化人类学的比较中凸显、清晰的。

 

古希腊神话人物形象不断出现在雕塑、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并被引入当代生活场景

 

另外,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也有利于创世神话的国际交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不只是经济上的超越,还必须注重中国文化的崛起,必须思考中国文化能否在源头上形成理念、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文化自信不是自娱自乐,要对今人讲历史故事,为世界讲中国故事。中华创世神话是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东方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

 

创世神话意义深远,因此文艺创作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点:第一,创作时,魂脉要对好,不能是纯粹的娱乐,要传输好经典大义;第二,在把握好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演绎,提倡新的艺术展现样式;第三,创作既要有内涵深度又要深入浅出,把中华神话故事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能否解决“我们从哪里来,向往哪里去”等本源问题?

 

赵昌平(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

 

中国神话和欧洲神话有很大区别。

 

欧洲神话中的神是人格化的神,是凌驾于人类的绝对权威,而中国神话的神有两类:一类是自然神,另一类往往是一个部族把他们的始祖推到了天神的地位。通过梳理,仔细分辨会发现,按照时代的前后,神话里所表现的内容是有阶段性的。盘古伏羲时期,显示了我们民族的产生和融合及一些初步的创造;到了黄帝、炎帝时代,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创造,农业社会开始形成,中央的概念推出来了,黄帝成为一个高度神化、权威化的人物,他开始初创一些制度;而尧舜禹时期,在治水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与一体多元的民族共同体,也有了大致确定的疆域。

 

中国神话每个故事都很宏大,但是整体太碎片化了。对于中华神话的研究跟普及,历代做了很多工作,使神话越来越丰富。但也存在一个问题,秦汉时期为了建立家天下的统一王朝,把很多不同内容融在一起了,所以造成神话中有很多矛盾的地方。那么多说法,要搞清到底怎么回事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我们从民族精神发展史角度研究,是可以把它大体理清的。

 

罗中立、周宗凯创作的《开山治水》

朱新昌创作的《羲娲创世》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系列和《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学故事脚本》

 

历年来,对神话的民族精神源进行探索,有过几个高潮期,包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一批学者做了大量神话研究、普及工作。此外,近二三十年里,大量的考古发现使神话研究从神话领域辐射到各个学术领域。现在我做的工作是在前人基础上,以神话为主体,综合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各民族的民间传说、图像资料等等,与神话对照,研究民族精神史的演变。研究中,我逐渐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创新精神、价值体系,乃至核心价值观等,都能在神话里找到根源,而且一直影响至今。我的思路基本是,以神话的基本命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向哪里去”为主,将以上资料综合起来做研究,因此这是一个对我们民族精神追本溯源的工作。

 

创世神话电影创作跟时下仙侠魔幻剧是一回事吗?

许朋乐(上海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集团原副总裁)

 

创世神话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影视应该去挖掘,并且思考怎么通过融入现代意识去丰富它、提炼它。

 

我们的创世神话也很适合用电影艺术来表现,天上、地上、人间、神界,想象空间很广,这方面的创作可以打开非常宏大的世界。另外,我们的神话跟西方神话不一样,西方神话宗教意识比较强,而我们的神话都是在天、地、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跟时代的变迁、文化价值的构建都构成一定的关系。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美影厂曾计划把《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故事做成系列动画,后来因为市场等原因,好像只拍了《女娲补天》。我觉得应该把片子再次拿出来,但并不是原封不动,而是根据现代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融入新的内容,但是核心的东西不能变,也就是说,表现形式可以更现代化、更高科技,但是体现中华民族魂的、体现文化根本的内容还是要强化。

 

《大闹天宫》《宝莲灯》剧照,惜乎美术片涉猎创世神话题材较少

 

现在国内的影视市场有不少根据网络小说打造出来的仙侠、魔幻剧,号称取材于上古神话,很热门。魔幻、仙侠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可以存在,但我认为这些仙侠剧、魔幻剧,跟创世神话不一样,尤其在文化的展现、社会展现方面,差别还是蛮大的。目前一些仙侠剧也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文艺作品确实需要想象,但想象也不是没有依据的乱想,想象还是要有文化,要跟时代、跟社会、跟世界的发展结合起来。

 

 

怎样提高神话在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中的知晓度?

 

沈国明(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璀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神话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了解神话、研究神话,有助于深入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神话的产生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虽然神话故事的结构不变,但是,神话总是在变化之中。人们从神话故事中可以透视社会的发展与运行,也可以透视一个民族的心理发展过程。毛泽东同志在抗战胜利后,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励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建立新中国。因此,神话对于民族凝聚、对于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来说,都具有一定价值

 

中国神话甚多,但是,广大民众对其知之甚少,相反,青少年普遍知晓希腊神话故事以及其中的一些人物。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我认为是,我国神话故事中,除了孙悟空、哪吒等少数几个形象,很少被美术形式表现,这不利于受众接受。希腊神话故事之所以为人们熟悉,与大量雕塑、绘画叙述这些故事有关。因此,以神话故事美术作品创作作为一项文化工程,是创新之举,有利于营造创新创造的氛围,提升创新创造的能力,进而为人类提供更多产自中国的精神食粮。

 

文化始终处于动态的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是不断发展、自我更新的,今天发掘神话的功能,是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通过这项工程,把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以文化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


本文编辑:伍斌    本文访谈及整理:胡凌虹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