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这个“不靠谱”的科学奖,凭啥连续办了六年
分享至:
 (2)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章迪思 2017-04-19 10:51
摘要:上周,第六届“菠萝科学奖”在浙江省科技馆举行。什么,你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奖?那就对了……

上周,第六届“菠萝科学奖”在浙江省科技馆举行。什么,你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奖?那就对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奖或许有些陌生,但只要看看获奖项目,便也可略知一二——

 

心理学奖:锻炼太多可能也是一种病;

数学奖:一个泳池里平均有140瓶尿;

化学奖:五千年前的国产啤酒配方;

 

奖项名字本身都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菠萝ME奖:以栩栩如生的医学插画引起公众关注的浙大一院外科医生周舒扬;

菠萝U奖:《法医秦明》原作者和主角原型——安徽省公安厅法医师秦明;

菠萝皮奖: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研究生刘拓,他此前在伊拉克探访古迹时被误抓,历尽艰险。

 

还有腹黑到获奖者绝对不可能到现场领奖的——

发明奖:因为提出网瘾电击疗法而备受争议的杨永信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六年来,本着“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精神,这个菠萝科学奖颁给过一系列脑洞大开的科学研究:数钱可以减轻疼痛、一根棒棒糖可以舔1000次……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奖,研究内容和研究人员正儿八经,但解读方式,包括颁奖礼本身都充满了各种无厘头。

 

比如,为什么叫“菠萝科学奖”?迄今为止官方唯一认可的表述是:六年前,由国内科幻界女神、长腿美少女“小姬”同学在吃菠萝冰的时候想到的。

浙江省科技馆为了配合“菠萝科学奖”主题,特意把建筑外观也打扮成菠萝的样子。

 

再比如全程不正经的颁奖大会现场。主持人反复强调组委会经费紧张;获奖感言是大白话“领奖是因为可以免费来杭州玩”;一言不合,有领奖者甚至跳起了钢管舞……

 

邀请到正牌诺奖得主

 

据说在第一、第二届举办的时候,有得知获奖的研究人员以为中了个骗局,因为主办方中除了浙江省科技馆具有官方背景之外,其他所有特征,都指向“这是个草台班子”的结论。

 

然而,就像大学生搞的社团活动,每年的“菠萝科学奖”总是充满忙碌、混乱、无厘头,却又总能让人看到新的变化。

 

例如,从知名度来说,早年无人问津导致主办方四处化缘拉赞助,到今年,网易成了主办方,Bilibili、斗鱼、优酷等直播平台争相转播,百度、讯飞科技等互联网公司也借此机会展示了自己的最新技术;从出席嘉宾来说,这个“不正经”的科学奖现在也能邀请到正牌的诺奖得主了——今年邀请了200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蒂姆.亨特爵士,和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达.约纳特。

 

互联网+千禧一代

 

“菠萝科学奖”六年的成长蜕变历程,也是青年亚文化圈如何在互联网生根发芽的绝佳案例。

 

各大媒体的报道,多数把“菠萝科学奖”定义为严肃又有趣的科学传播活动。但在现场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处处埋了深梗的同人聚会。

 

如果你没看过《银河系漫游指南》、《2001太空漫游》、《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等经典科幻电影,那有可能从暖场视频开始,你就陷入了彻底懵圈——对了,他们的英文视频大多没有中文字幕,就算有也会因为前排观众的遮挡而很难看清。

 

主办方压根儿就没想到去讨好迎合所有人,但正是这种小众、高冷的调性,成为“菠萝科学奖”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的互联网基因(虽然六年前并没有多少人提这个概念),这恐怕也是最初只想“小来来”的总策划人王丫米、主办方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和他们的朋友们所没想到的。

 

我们常说互联网把所有人都连接起来,但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互联网只是把有相同趣味爱好的人更好地连接在一起而已。所以你会发现,在人人都讲“互联网+”的当下,除了几近失控的共享单车,在内容领域做得相对出色的,还是那些垂直小众产品。

 

策划人王丫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六年来)我们最关注的90后长大了,他们习惯了共享文化,从来不会只安于做受众,而是要做一切的参与者,他们做主的时代无疑是科学传播者的黄金时代。”

 

作为一枚80后,我不得不承认王丫米说的是事实,尤其是看到现场到处都是美丽帅气的90后、00后工作人员和观众时,这种感受尤为强烈。

代领奖嘉宾、科学松鼠会成员达文西为了证明“锻炼太多是种病”,现场表演钢管舞。

 

很难说清楚,互联网和“千禧一代”(对应的基本上是90后、00后,反正没中年人80后什么事)之间,到底是谁成就了谁。和前辈们相比,“千禧一代”恰恰也是最在意自身独特性、又最想融入某些亚文化圈的一代人。

 

而科学传播,或者用一个更传统的概念“科普”,在找到了互联网和“千禧一代”的交集之后,似乎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01

 

先要澄清一个概念。

 

传统意义上的科普,总是有意无意地将目标设定为“尽可能让更多人爱上科学”,但这其实和互联网传播语境背道而驰,而且,科学本身的高冷属性,也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广义上的“大众”所喜欢的东西。

 

那些“民生科技”、“身边科学”之类的概念,都是各大报纸电视台网站的科技记者为了发稿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真正的科学,从来就是难以理解的,当代最前沿的数理化研究,不要说常人难以理解,就连同行也未必完全搞得懂。

 

在互联网语境下,科学传播的一种打开方式,就是把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的科学死忠粉和技术宅连接起来。这是个普罗大众甚少关注的领域,但也正因此,没有了资本的竞相争夺,反倒呈现出一种如同热带雨林般健康而多元的生态结构。

 

比如,前面提到的想出了“菠萝科学奖”的小姬,在离开传统媒体机构后,创办“未来事务管理局”,在做公众微信号的同时,签约一批年轻的科幻创作者,其中不少已经获得“银河奖”等奖项的肯定。

 

以上外学生为编辑主力的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虽然内容大多为大脑认知领域的研究报道译文,虽然连粉丝都直言经常看不懂文章内容,但仍不影响它的每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热传。

 

“大象公会”的年轻内容团队另起炉灶搞的“混乱博物馆”,用短视频方式讲解不为人知的冷知识,每一集的内容五花八门,从红蟹大迁徙到雨的味道再到天体轨道,老实说千奇百怪的内容也不是篇篇都让人产生打开阅读的冲动。不过,因为有知名度加持,倒也有不错的阅读率。

 

严格来说,不管是“菠萝科学奖”,还是这些公号、机构,都称不上是现象级产品,也鲜有“10万+”的流量数据,但对于渴求在茫茫网络世界寻找身份认同的科学粉和技术宅来说,它们的出现,已经是从0到1的质变。

 

在互联网的海洋,除了科学,这样的领域应该还有很多,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发现。


(本文首发于上观,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栏目主编:刘璐 题图来源:凤凰网 内图来源:章迪思 摄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internetobserver@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