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公园免费厕纸频频被顺走,是国人没素质,还是制度太超前?
分享至:
 (3)
 (1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云龙 2017-04-18 19:23
摘要:很多时候宁可先“不信任任何一个人”,并从这个原点出发,设计出“制度的笼子”,并最大程度地规避人性的弱点。

 

成都这个城市,今年成了热词,先是一位歌手用那首《成都》给它做了免费广告,最近成都又以一公园7天消耗1500卷免费厕纸的纪录再度刷屏。报道说,游客浪费和“顺”走手纸,已成为成都人民公园的首要尴尬。“有时听到厕纸卷筒刷刷响,不晓得扯了好多纸。”清洁工李大姐上前提醒,但都会遭到白眼。园方表示,将考虑安装人脸识别厕纸机。

 

网络时代,浏览新闻的方式已有悄然变化,好多人看新闻必看评论,有时甚至跳过新闻看评论。因为新闻事实大致已知,而评论却因为平台不同呈现不同的活跃度、精彩度。7天,1500卷厕纸,微信、微博上的朋友怎么看?

 

——败类啊!劣根性!素质啊素质;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要厕纸,请刷脸,滑稽啊!刷脸刷出厕纸,不是笑话!?……

 

其实要我跟帖点评,也说不出什么新鲜观点,最多只能重复一下常识。这个信息海量的时代,不缺信息,不缺观点,但缺常识。当下好多问题的浮出水面,往往都源于常识的缺乏。

 

成都厕纸的新闻刷屏,关键词句不是“7天消耗1500卷的纪录”,不是“游客浪费和顺走手纸”,不是“公园的首要尴尬”,而是“免费”。我们现在已经进入按需分配、各取所需的社会阶段了吗?我们现在一步跨入免费时代了吗?他(她)在商店或者超市里,可能还在纠结哪种卫生纸更便宜更实惠,见到公园免费的高级的厕纸能不心动吗?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和监督,他们能不行动吗?

 

其实,即使今天在网上看到“成都一公园免费厕纸无人顺手牵走”的新闻,我也不敢乐观,只觉得那是个案孤例,不敢想象它能全面推广。自由开放的空间环境下,缺乏监督制约的“免费”,其实超越了国情,也忽略了人性,自然会有闹剧上演。

 

面向公众的决策,制度设计者、社会管理者,应该从普遍性而不是先进性出发,应该顾及社会经济、文化最短的一块木板,顾及人性的共有弱点——贪婪、盲从、冲动等等,并考虑最坏的可能。如此,很多时候宁可先“不信任任何一个人”,并从这个原点出发,设计出“制度的笼子”,并最大程度地规避人性的弱点。如是,制度才可信任,制度下的人才有信任。

 

波兰学者皮奥特·斯托姆卡在《信任、不信任与民主制的悖论》中认为:信任文化的出现,恰恰得益于民主建构中的“制度化的不信任”。民主秩序的大多数构成原则都假定一种制度化的不信任,即它们为那些承受风险的信任者提供了某种防范与保证措施――它们不仅能够抑制被信任者“背信弃义”的动机,而且当失信行为业已发生时,它们还可以进行纠错。在这种情况下,自发的、普遍性的信任文化就很有可能萌发。

 

表述很哲学,道理很生活。“制度化不信任”,不是要培养对制度的不信任;恰恰相反,它是指运用合理的制度设计,既为守信者提供保障,也对背信者设置矫正机制,从而达到信任的最大化。反思这些年来失败的或者不可持续的那些公共决策,大抵都是从信任任何人开始到无法信任某些人而匆匆收兵。成都公园免费厕纸,只是最新的案例,事实上,北京、上海、青岛等地也都出现过与成都一样的情况。

 

据了解,国家旅游局正在大力推进厕所建设和管理,其中,免费厕纸的投放被视为城市的文明试纸,被视为政府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体现。试纸没错,理念没错,但如果太过超前,盲目乐观,未免要出错。

 

顺便说一句,北京等地业已现身的人脸识别厕纸机,当然高大上,不过看到那么多公厕里的感应干手机都被搞坏闲置,建议其他城市还是慎行、缓行。毕竟,城市文明任重道远,不必光盯着一张厕纸。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