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澳门路,为了看电影我们可以等
分享至:
 (4)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小虎 2017-04-17 10:43
摘要:我们这里有许多人没机会去像大光明、大上海这样的一流电影院,但人们普遍有这样一个共识:电影院有大小、好差之分,但电影内容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等,等到我们这里放了,一样可以看。所以,不管什么新片,我们这里的普通百姓都会等。此外还有一点,最主要是俱乐室票价便宜。正是由于这一点,这个澳门路俱乐室的电影放映一直保持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说澳门路有个俱乐室,那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它的全名叫做:沪西工人俱乐部澳门路俱乐室。它是普陀区工会为解决澳门路这一带工人下班后有个活动场所而特意设立的。

 

那时候的澳门路四周,大小工厂不少,平时,除了上下班时间,马路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然而,到了工厂上下班,特别是下班时间,澳门路顿时就变得热闹起来。

 

这个俱乐室位于当时的福新香烟厂的斜对面,澳门路524弄隔壁,原是一家小型的毛巾厂改建的。将毛巾厂改建成俱乐室,也只是将厂里面的一些机器设备等搬走,厂房的外形基本上没有什么改观:与老百姓的住房一样高,也是普通的瓦房,如果是远看,你看不出这是俱乐室,简直就是普通民房一座。如果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就根本不能算“娱乐场所”。

 

 也许有人要问:这俱乐部与俱乐室有什么区别?具体标准我也说不好,但据我所知,那沪西工人俱乐部房子大,那建筑在那时也算是比较“现代”,还有单独的电影院,活动场地也大,所以称之为“部”,而澳门路的活动场所比较小,活动内容也比俱乐部少许多,当然也只能叫“室”。

 

然而,你别看这俱乐室规模不大,但设施还是比较齐全,能包含当时澳门路一带工人业余活动的基本内容;这里有电影放映室,乒乓球房,展览厅,电视放映间,当然还少不了图书室。这在当时,也可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这些项目,除了电影需花钱购票观看以外(票价1角钱),其余项目一律免费,成人只要凭工会的会员证就可以入场(不含看电影)。那没有会员证的人能不能入场呢?一般是不能的,如果能出示工作证什么的,也可以进去。

 

当时我们年纪小,小孩基本上是不可以进去的,当时每当看到大人从衣兜里掏出鲜红的工会会员在向守门人一晃,就能进去的情景,我永远也忘不了,心想,什么时候我也有这么一本会员证那该多好啊!不过,如果我们小孩有“澳门路俱乐室入场券”,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去看看。澳门路俱乐室入场券是非卖品,据说是由区俱乐部根据各个工厂、企业的实际人数及单位离澳门路远近等实际情况来发放的。一般情况是给工厂职工的家属使用的,这也算是给职工的一种“福利”。有工人拿到“入场券”,假如家人不要,也可以送人。笔者也曾有过若干次拿着大人给的入场券,进澳门路俱乐室游玩的经历。

 

我们小孩到里面,轮不上打乒乓球。我最喜欢的项目是看电视(一般只有晚上才有),现在我已记不清当时电视里播些什么,但不管好看不好看,我总是看到电视节目结束,心里就会有一种满足感。1961年春,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第二十六届乒乓球锦标赛,我是在澳门路俱乐室的电视房看的,那场面令我永远难忘:记得有一场是男单比赛,中国的徐寅生对日本的星野。星野的旋转削球令人叫绝,但徐寅生的连续十二大板的强有力的扣杀,更是让全场轰动!那小小的电视房叫好声响彻俱乐室上空,传出窗外,“五板、六板、七板”,人们不约而同地随着徐寅生的扣杀在高声叫喊,搞得路人不知发生什么事,纷纷扒上窗口向里面探望,结果是窗外扒窗看的人也越来越多……“啊,整整十二板”,电视里和电视外都轰动了!现在想想,尽管当时观看条件这么差,但人们比现在的人更激动。

 

除了看电视,到俱乐室,我就喜欢钻进图书室。对我来说,那里有“海量”的、好看的画报。那时节,我们国家的外交是倾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以,我能看到当时社会主义各国的画报,画报都以国家命名,有“苏联”、“朝鲜”、“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等。在当时,光是看画报,我也一定会尽可能地看个够,绝不会“浪费”这张入场券的“价值”。因为,那时的文化娱乐项目、游乐场所在澳门路一带,实在几乎奢侈。我虽然进俱乐室的次数有限,但它给我的欢乐却久久留在我的心间。

 

拿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个俱乐室,也实在有点“太小儿科”了,讲是讲俱乐室,但你看不到什么彩灯,最好的照明也就是日光灯。就这样,老百姓都觉得相当不错了。当时人们最大的娱乐无非是看电影,而那时普陀区也只有一家还是三轮的电影院(当时上海的电影院分三级,首轮放最新影片;二轮放首轮放过的影片;三轮,放二轮放过的影片),就是在长寿路(靠近胶州路)上的“大都会电影院”,澳门路俱乐室虽然放的都是老片子,但是却给这四周的老百姓看电影带来极大的方便。我们这里有许多人没机会去像大光明、大上海这样的一流电影院,但人们普遍有这样一个共识:电影院有大小、好差之分,但电影内容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等,等到我们这里放了,一样可以看。所以,不管什么新片,我们这里的普通百姓都会等。此外还有一点,最主要是俱乐室票价便宜。正是由于这一点,这个澳门路俱乐室的电影放映一直保持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我记得很清楚,1980年春节,我携家带口从江西回沪探亲,一天看到俱乐室放映电影《屠夫状元》,于是就排队一口气买了7张票,因为我在江西时就知道这是一部地方戏改编的电影,评价好看。那天排队买票的人很多,轮到我买的都是最差的、靠近银幕的前排票,咳,算了,能买到就算不错了。过去在上海看电影,是老爸带我去看,这次,是我带老爸、老妈及老婆孩子一起看,印象特别深。

 

现在澳门路一带,特别是靠近陕西北路这一带,面貌大为改观,原来的厂房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造型不同的高楼大厦,原为断头路的陕西北路向南一直通到陕西南路。

 

有时,我还会去澳门路看看,站在自己原来住的“弄堂口”望着那高耸入云的现代化高级住宅,心中却还是忘不了那小小的俱乐室曾给我带来的欢乐。

 


本文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