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不重数字光鲜,创新才是上海发展的“颜值担当”
分享至:
 (16)
 (2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金平 2017-04-17 06:40
摘要:上海清醒地意识到,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变以高投入、高增长求回报的思维定式,转变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编者按】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将于5月召开。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要求,是贯穿上海各项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上海做好各项工作根本的站位。5年来,上海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体现出怎样的阶段性特征?在攻坚克难过程中,又体现了怎样的城市精神?为此,“思想汇”栏目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推出系列专稿,本文为第二篇。首篇请详见文末链接。

 


2012年5月,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写进了党代会报告。作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主线,这一重大战略抉择是上海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从上海自身发展的阶段特点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上海发展提出了“四个新作为”的要求。要实现“四个新作为”,上海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创新转型。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完善创新转型制度环境

 

排头兵和试验田是上海肩负引领全国改革方向的使命,深水区和攻坚期的难题是上海改革破解的目标。市委反复强调,改革创新是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也是上海的出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以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强重点领域改革系统集成,成为上海改革的重点。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全国第一家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为推进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自贸区视察时强调:上海自贸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取得好收成。试验田就是开拓,良种就是制度创新。作为全国的改革高地,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在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方面,保持先发优势,用好用足扩大开放的优势和潜能,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领跑者。

 

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区内新注册企业至今已有4万家,超过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以浦东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新区3/4的生产总值;以上海市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1/4的生产总值,反映出制度创新而非优惠政策是驱动经济长远发展的持续动力

 

三年多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理念和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分领域、分层次在全国复制推广。在上海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的同时,自贸区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第二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逐步获批建立,形成如今从沿海到内地的格局。自贸区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一扇窗口。从这里看出去,是全球经济动向和期待;从这里望进来,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上海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破除制度性瓶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的活力。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探索行政权力的标准化管理,全面实施按行业、领域和市场等形成的一系列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通过改革创新,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换来了企业的动力和市场的活力。

 

上海是我国地方国资国企的“重镇”,国有经济体量大。然而,从总体来说,上海国资国企的动力活力不够,能级能量还不够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上海改革创新的“关键一招棋”,根本目的是管好国有资本、放活国企,让国资更好体现国家战略定位,使国企走向市场,通过国资管理创新带动国企改革发展。2013年12月在全国率先推出“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意见,探索将整体上市作为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从而带动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潮。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6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均排名全国省市和计划单列市之首,国有企业为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从2008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上海GDP增速一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严峻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工作时,要求上海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创中心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央对上海的新要求、新定位,也是上海突破自身发展瓶颈、重构发展动力的根本举措。市委坚持把建设科创中心作为当好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载体,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科创中心建设“22条”和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快构建支撑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梁八柱”包括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创新、再到落地,最后到全社会的创新土壤,最终是要构筑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为此,上海必须集中力量建设张江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汇聚一流的大科学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创新单元、机构和平台;推进一批研发、转化的功能平台建设,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创新集聚区,以承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和营造全社会的创新氛围。

 

科创中心建设必须突破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瓶颈。科技成果转化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不了,就难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海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加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力度,对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和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做了明确规定,提高科研论文、研究成果从“纸”变“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例如,上海理工大学将太赫兹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作价入股成立上海上理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协议将该公司72%股权授予研发团队。虽然这不是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股权激励的首个案例,但是这个案例在成功实现后,有关政府部门形成了共识和会议纪要,以后高校科技成果的股权激励将变得畅通无阻,一条通途成功打通!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更好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上海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落实公安部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12项出入境政策,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带着科技成果离岗创业,率先开展外国留学毕业生直接留沪就业等人才政策先行先试,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

 

现在,上海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已经初见雏形。从“神舟”飞天到深海探摸,再到世界最强激光脉冲输出等,在这一系列让世界瞩目的中国科学大事件中,都闪现着上海科学家的身影,也凝聚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智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效益好质量高结构优之路

 

近年来,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加速通道,低端、污染企业关停并转,不适应上海定位的产业向外转移,资源要素逐渐向高端产业和新经济领域集聚。连续的淘汰和转移给上海经济带来持续阵痛,数字上似乎不是那么光鲜。但是,上海清醒地意识到,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变以高投入、高增长求回报的思维定式,转变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下定决心减少经济增长对重化工业、投资拉动、房地产业和加工型劳动密集产业的依赖,坚持以质量、效益、结构优化为导向的发展。加快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201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这在全国省一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是第一个。对于人们的种种疑问,上海市领导的回答掷地有声:关于经济增长的问题,我们不是不要GDP,而是不唯GDP,科学认识GDP。上海当前和面向未来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品质、结构和效益,必须更加重视对国家战略的贡献。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有质量有效的、可持续的发展,惠民的发展,绿色的发展,集中精力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

 

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方针,上海深化推进国家和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能级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郊区各具特色的服务业快速发展。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5%,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民用航空、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取得重点突破,ARJ-21新支线客机正式交付、C919大型客机正式下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12.4%提高到2016年的15.2%。在压减“三高一低”落后产能的同时,创建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的“四新”经济实践区,打造一批创新企业集聚、产业生态完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四新”经济基地。智能家居、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3D打印、机器人、智慧照明等新兴领域快速成长。

 

经过多年的调整,经济转型出现了较好的局面。2016年上海全市GDP达到27466.15亿元,比2015年增长6.8%,这是自2008年以来,上海年度GDP增速第一次跑赢全国增长速度。与之相伴的是,上海近10年来GDP单位能耗降低了45%以上;企业盈利、政府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每年都实现预期的增长目标。可以说,上海已基本实现创新发展、经济转型的艰难跨越,从而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