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世界气象日只有一天,接下来要如何延长宣传效应,联合公众应对气候变化?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戚颖璞 2017-03-23 18:51
摘要:摘要:WMO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呼吁,冰雪层消退、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明证。为了有效应对长期气候变化,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少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中午12时上海市气象局在“斗鱼”开始直播首秀,用90分钟时间向公众介绍了气象仪器、气象历史和现代天气预报服务等,短短半小时观众增加了1000人次。上海市气象局气象业务工作区提前向公众开放的50个预约名额,在1小时内被抢光,一名连续3年申请失败的年轻女医生不得不打电话向市气象部门“抱怨”。

 

可见,不少市民对作风低调的气象部门依然很感兴趣。然而,世界气象日只有1天,接下来要如何把主题日的宣传效应进一步扩大,让全社会一起去应对气候变化?

 

用接地气的口号唤起敬畏之心

 

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认知。

 

今年,世界气象组织(WMO)主题日宣传语叫“观云识天”。上海气象学会秘书长徐建中坦言:刚刚收到主题时,有点意外。如果熟知以往的56个气象日主题,比如1987年“气象与国际合作的典范”、1997年“天气与城市水问题”,就会发现,今年的主题似乎脱离了宏大的社会经济主题,变得更接地气,甚至归于平淡。一片云,能有多复杂?

 

不过,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表示:“从微观出发,更能贴近公众认知。”

 

“宏大口号所产生的影响力不能持续。”在天气预报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漆梁波说,“WMO要扩大影响力,就要选择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主题。比如,让人们知道每天抬头就能看到的那片云也能对生活产生影响。”

 

过去56年,WMO一直号召人类关注气象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但全球变暖的趋势并未减缓。去年,WMO发布《全球气候状况临时声明》证实,2016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全球温度高出工业化时代之前水平约1.2℃,而且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增加。消息一出,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人们一片哗然,但很快又回归到各自的工作生活轨迹中。

 

徐建中认为,观云识天就是要培养人们敬畏自然、防灾减灾的意识。去年6月23日,盐城阜宁、射阳地区的龙卷风和冰雹造成了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受阻等灾害。人们震撼于这类无法预报的灾害天气,却常忽略一个事实:这类灾害多产生于对流活动旺盛的积雨云。漆梁波告诉记者,在气象学界还有一些科学家支持这样的观点:1984年后的20年内全球总云量减少,与全球变暖相关。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表示,变暖与低云影响有持续不确定性。“争论仍在持续,这说明我们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云,认知远远不够。”

 

“不过,我们并不是要倡导大家用人眼观云替代天气预报,因为高科技能带来更加精确的结果。”徐建中补充到。今年2月27日向社会公布首批卫星云图的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可以更精确地开展天气监测与预报预警、数值预报、气候监测,还能观测灾害天气及雾霾的输送过程。

 

加强云研究提高天气预报准确度

 

漆梁波指出,即使是头顶的那片云,人类的认知还非常有限。天气预报“报不准”和云研究不足有很大关联。

 

“如果我们把低云、中云、高云的形成因素弄清楚,把雨的真正成因研究明白,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很有帮助。”漆梁波说,现代天气预报所到的方程式和规律都是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只是因为运算量很大,才交给超级计算机去完成。这就是为什么天气预报会不准的原因。

 

目前,我国3天到5天的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超过80%,24小时预报可达86.31%。但预报还要报雨量大小,我国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只有21.8%,这已是中央气象台近5年来的新高,且第一次突破20%关口。其实,预测暴雨是世界性难题,技术最领先的美国准确率大约在27%。这是因为现代天气预报主要基于数值模式计算,这类模式在演算整个大气变化时表现尚佳,但“软肋”恰恰是中小尺度的天气过程,比如暴雨。

 

许小峰表示,未来我国还要深入研究云的物理变化过程,比如云什么时候变成水汽,什么时候变成冰晶,什么时候消散,以及云的成分。这样就可以从本质上解决“预报不准”的问题,尤其是暴雨预报准确率能够提高,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WMO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为了降低气候敏感性、增强对降水变化的认知,WMO“大科学挑战”研究计划在未来5至10年中掌握云对气候敏感性的影响,增加对区域性环流和降水变化的理解,以及了解气候变化的条件下成云过程与降水模式之间的耦合关系等。

 

强化人工干预天气等气象服务

 

要提升公众对气象的兴趣,理应让人们感受到周到的气象服务。

 

在云研究方面,我国在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雹具备丰富经验,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开发云水资源的研究成果上一直领先于其它国家。上海中心气象台原副台长陈智强表示,这是由于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常年遭遇冰雹和干旱天气,所以人工影响天气建设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抗旱减灾,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人工影响天气对气候的影响很小,天气陈智强提醒到,人工喷洒干冰的作用会被天气系统迅速消减,从长远来看,不会对气候造成很大改变。

 

 

对上海而言,一批符合“智慧城市”建设的气象服务产品将在近两年内陆续推出。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大数据服务方面我们很有优势。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就是把人们看不懂的海量观测数据转化成可读性强的天气预报。”气象部门产品研发能力毋庸置疑,但用户需求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来自消费者的精确数据作为支撑。习惯与公众维持单向联系的气象部门似乎并不担心,“我们刚刚寻求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为气象产品研发提供必要的用户行为分析”。

 

近日,上海市气象局在气象业务工作区换上鲜亮的橙红色“云”标志,乍看上去是一个英文字母“E”。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新标志寓意着气象服务向“智慧气象”转型的第一步。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