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观察】从总理到法检两长:印在报告上的二维码需要扫些什么?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7-03-12 20:57
摘要:作为“报告”的二维码同作为“广告”的二维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仅要彰显一种亲民姿态,更要提供实实在在的“干货”,来告诉人大代表一府两院究竟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做得如何。

 

一府两院报告中印上二维码,这个60多年来鲜有先例的现象,或将从今年两会开始成为惯例。继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页印上二维码、展示中央政府过去一年目标完成情况之后,12日提交人代会审议的最高院、最高检工作报告,亦在文本中印上二维码。

 

除了用H5等新媒体形式展示两院在过去一年工作情况外,最高院报告附件中的二维码,还链接到包括聂树斌案在内的9起社会关注的刑事案件庭审视频;最高检报告最后则附有12个二维码,可以扫出1200余位代表委员过去一年对最高检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

 

互联网时代,报告上印二维码,既是应和潮流之举,无疑也体现了一府两院的亲民形象。早在3月5日总理报告作完当天,舆论对此就有推进“互联网+”和“推动数字政务”的赞誉。

 

但如果置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下,这还不是二维码的全部意义。

 

“两高”报告并不是第一次试水二维码。早在2015年,最高院和最高检就不约而同在发给代表的报告中印上了二维码,内容是两院的“官微”和“官博”。相比起来,今年的二维码非但内容大大扩充,意义也完全不同——两年前那次更像是“广告”,而今年则是实打实的“报告”。

 

所谓报告,是向代表报告,也是向人民报告。这是一府两院在两会上的核心职责。作为“报告”的二维码同作为“广告”的二维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仅要彰显一种亲民姿态,更要提供实实在在的“干货”,来告诉人大代表一府两院究竟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做得如何。

 

这是贴二维码的真正意图,即通过更充分的信息公开,让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有更多抓手——白纸黑字的报告要在一两个小时内读完,毕竟篇幅有限,不可能包罗万象;而要从高度概括的字里行间审出一府两院工作的具体绩效,对代表们也是不小的考验。在讲究绩效的时代,监督需要实而又实,报告自然也要首先变得实而又实,公开的内容也应当细而又细。

 

无论从一府两院陈述自身工作,还是让代表有效开展监督的角度,对报告进行延展都是愈发迫切的需要。于是前些年一府两院报告开始有了“名词解释”和“附件”,后来又配套发给代表一些“参阅资料”,直到如今“扫一扫”就能看到一府两院工作实绩的二维码,甚至是像高院那样直接亮出庭审视频,让代表以最直观方式检验“司法公正”的含金量。

 

从形式上说,这已经诠释出“阳光下公开”的内涵,并对民意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呼应。也只有在这样的层面上,二维码对于一府两院报告才会显示特殊价值,并且变得不可或缺——它首先应当是向代表和民众的“如实报告”,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一府两院的“形象广告”。这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各层级的一府两院和相关机构思考和借鉴。

 

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文风,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基层一些地方对此也有过一些尝试,甚至是突破常规之举——比如一些地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入“网言网语”,甚至把报告写成一首长长的“五言诗”,都曾刷新过风气、也曾引发过争议。可以预见的是,在互联网时代,贴二维码或用其他“互联网化”的方式对报告进行“再加工”,也将成为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竞相仿效的潮流。

 

但文风问题的实质,是作风和绩效的问题。以今天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互联网思维”,贴二维码本身不难,难在能不能从二维码里扫出人们需要的真东西。从本质上,人们需要的不是一份“加长版”报告,不是一些酷炫的互动效果,更不是一个单纯的“广告”,而是真正的“干货”——实打实的信息、利于监督的抓手。

 

唯有如此,扫二维码才是一个有意义的行为,而不至于像很多事情那样遭遇“形式大于内容”的非议,甚至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去年两会后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曾当众表示,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扫二维码要清清楚楚,二维码扫出的东西当然也要清清楚楚。这方面,今年的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开了一个好头,同时仍有完善和提升的空间;而以之为样板的各级行政和司法机构,都不妨在贴二维码之前,多想一想要“扫些什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