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放过武亦姝!
分享至:
 (26)
 (2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7-02-10 17:55
摘要:一个16岁的女孩,为什么要承担大众的幻想,又为什么要面对大众的预设?

 

武亦姝把手机关了。

 

我们不知道她有没有从北京回到上海,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做完寒假作业。能确定的只是,她下周就要重新跨进国权路上的复旦附中校门,开始第二个高中学期。

 

是,“满足了关于古典才女全部幻想”的这位“女神”,还是一个高中生。

 

照这个16岁女孩所愿,她应该继续过她平静而有趣的高中生活。总的来说,除了老师、同学和家人,她暂时还不需要与太多人打交道。

 

但很多人并不乐意。

 

好同古人“神游”的武亦姝并不想认识太多现代人,太多现代人想要认识她——至少是装作认识她。诗词大会播过之后,“圈粉无数”、“上头条”之类早已过时,朋友圈里热转的,已然是这样的文字:

 

“武亦姝,满腹诗书的小才女是怎样练成的?”
“武亦姝,一夜走红的‘律二代’!律师爸爸如何言传身教?”
“武亦姝诗词大会夺冠!来看看她平时都在干什么!”
……

 

新闻早已不稀奇,八卦也就当看戏。如能从“才女”身上找到一点“葵花宝典”,甚至复制“下一个武亦姝”,则更当惊喜。你看,新闻报道里不就有这样的导语么——

 

“多读点诗词,做下一个‘武亦姝’。”

 

也有这样忧国忧民的标题——

 

“再培养出下一个武亦姝,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往何处走?”

 

撇开这些,更有人操起未来的心:“武亦姝:下一个咪蒙,还是下一个章泽天?”

 

套一句高中作文里常见的句子:“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新闻标题、更多的评论文章、更多的采访电话还在路上。甚至不只是这些“在路上”,请看——

 

“上海一书店欲推武亦姝专柜 诗词大会带火相关图书销售”

 

言下之意:看了武亦姝看过的书,你也有望成为武亦姝。

 

可是,凭什么你也能复制武亦姝?

 

更可是,凭什么武亦姝要被你复制?

 

一夜成名的女孩,激起万千吃瓜群众的好奇心,这很正常;适当八卦一下,也无可厚非。但试图从八卦中找到“真经”,进而重演一下成功的奇迹,怎么看都是一种美好而虚幻的幻想。至于为其指点江山、预设前路,更像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一个16岁的女孩,为什么要承担大众的幻想,又为什么要面对大众的预设?

 

关了手机的武亦姝,被舆论盛赞“荣辱不惊”。可是很少有人想过,荣辱不惊,怎就非要关手机呢?不说也知,关手机是为了“躲媒体”——这是许多“一夜成名”故事发生后的常见桥段。但开着手机本是人最基本的自由啊,怎么就非得要“闭门”,才能“谢客”——尤其是“不速之客”?

 

抖一句古话(不是诗):“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如果一切正常,开学后的武亦姝,要背诗,也要背公式;她会继续写自己驾轻就熟的散文,也要去解不那么简单的数学题;会继续读她喜欢的放翁诗,也要参加平日常见的“课堂考”。能背出2000首古诗的她,照样可能在语文考试里写一个错别字,或者数学测验里算错数字。未来她可以继续做学霸,也可以不做;她可以继续名扬天下,也可以回头默默无闻。无论在世俗意义上“成功”与否,只要顺心合意,对女生武亦姝来说都是好的。

 

但如果“女生”被弄成了“女神”,谁还敢说她有这样的自由?

 

就在这个下午,武亦姝的老师王希明,写了一篇不长的文字,也在微信里热传。这无疑是一篇被逼出来的文字。这个在语文教育界小有名气,却是最近才被大众熟知的青年教师,在其排版并不美观的微信文章中写道:“很惭愧,我本该与学生同进退,然而却无法做到。”

 

做老师的,哪个不欣喜于学生的成才,若因成才而顺便成名,自当更感欣慰。但成名多少得有个度,至少不该误了正常的生活,更不该任由舆论围追堵截、强买强卖——毕竟,那还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

 

做老师的,也没有想到“事件持续发酵到现在也不消停”。他原本告诉孩子的家长,“这种热度就是一阵风,来得快也去得快,挨过了这几天就好了”“开学后她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我待她还是像原先一样”。这本是常识,也是教书育人的本意,可舆论现实却生生地告诉他,书生到底还是“太傻太天真”。

 

所以事到如今,做老师的只能疾呼:“请尊重她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的权利。”对这个素以传授文字之美为傲的语文教师来说,这句大白话实在不够美。但为了孩子,做老师的舍弃一点“文字”之美,自是在所不惜。

 

可是我们呢?以“审美”为基点的诗词大会,本来值得让人喜出望外,毕竟国人开始“拥抱”自己美好的文化了。但事到如今,如果又走进了那些围堵、八卦、取真经的老套路,哪里还剩什么美感呢?

 

也不由得要怀疑那些开了“武亦姝书单”,或正要设“武亦姝专架”的人——这些书,你会读么?读了,又会审其中的美么?审美了,又能“学以致用”并且“知行合一”么?

 

30多年前,钱钟书冲着找上门的外国记者,说了那句著名的话:“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认识那下蛋的鸡呢?”

 

这大概是许多喜欢拿钱钟书说事的人,唯一能够熟背的“钱氏语录”。这也正常。钱先生传奇一生,说的写的智慧有余,“浅显”不足,这句话则既风趣、又刻薄,关键是好懂,内中大意实在是一目了然。

 

可惜,30多年过去了,那么好懂的一句话,竟还有太多人不懂——或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题图来源:卓克艺术网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