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跑偏的舆论与吃人的逻辑:足浴店大火,他们“活该去死”?
分享至:
 (26)
 (1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7-02-07 05:00
摘要:但凡舆论跑偏,真问题往往不知所云,进而不知下文;假问题却总是占据“头条”,以致频现误伤。这种误伤,看得见的是当事人所受的名誉侵害、权益侵害,看不见的更是公共问题趋于“无解”、社会公众陷入“误解”,到头来,共识遥遥无期,徒增社会撕裂。

 

1

 

总有一些人眼里,另一些人是死不足惜、活不足怜的,尤其是意外之死——这人间莫大的悲剧,却常常被拿来当谈资,说的人或义正辞严,或摇头扼腕,或讪讪一笑,或奋力码一篇冲着“10万+”去的两千字长文,或忿忿敲下两个字外加三个感叹号,中心思想无非是——

 

“活该!”

 

“死了活该”论,近来似乎特别流行。前有宁波动物园惨死于老虎口中的男子,因为其试图逃票走捷径,结果落入虎口,无疑是”咎由自取“;至于那只吃人的老虎也被园方击毙,这位倒霉的“不守规矩的人”更成了间接的“老虎杀手”,简直“死有余辜”——就这事的吵吵嚷嚷,从大年初二闹到今天,不知让多少人没有好好过年。

 

而浙江天台足浴店大火吞噬18条生命,更大一起悲剧,竟也惹来了“死了活该”的口水。原因简单:这把火烧的是哪里?足浴店;足浴店是干什么的?寻花问柳之地;里面都是什么人?“卖淫嫖娼”之人。你看,如此“不清不爽”的地方,一把火烧了,岂不是“活该”么?

 

这就是不少人在网上表达的逻辑。翻翻跟帖留言,还真有几位好心人在对他们苦口婆心:“大家不要冤枉逝者了”“足浴店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天地良心,这竟也需要“澄清”了!

 

 

2

 

“死者为大”是中国的传统。这句话近年也遭致一些非议,其中不乏激烈声音,比如质疑“死者为大就是道德绑架”,或是质问“死者更大还是规则更大”。

 

也不能说都没有道理。“人死了过错就自然消失”自然荒谬,“死亡可以超越规则”也很荒唐。但持“死者为大”论者是不是一定附带这类荒唐的逻辑,其实倒也未必。急匆匆地扣一顶“道德绑架”的帽子,并不公允。

 

也不说死者是不是“为大”了,人们需要认同的,不过是这样的常识:给予逝者基本的尊重,是任何时候的一条底线。这基本的尊重,意味着不让其蒙受不应蒙受的伤害和罪责——比如死于虎口的男子,其是否超越法规违背规则,都可以讨论辨析,其是非过错也可以逐条梳理。但无论如何,被千夫所指说“死了活该”,不是其应受的“惩罚”。

 

即便是违法之人,亦应被保护合法的权益。这才是社会公正所在。那就更不用说天台足浴店火灾中的死伤者了——显然,没有人能指控说,灾难当头时他们恰好在干“那种勾当”;更没有人敢评判说,在足浴店遭到飞来横祸就理应是自讨苦吃。即便退一千万步,就算有“不轨行为”,葬身火海也绝非应受的责罚,何况这“不轨行为”根本就是凭空臆想。

 

有人说“清者自清”。但当人们平白无故就要努力去“自证清白”,不知是谁的悲哀。

 

 

3

 

老虎咬人事件后,有位很有名气的网络写手在“纪念老虎”的“悼文”里写了几句话:“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虚伪的动物”“人类真的是这个星球上最伪善的生物”“人类正成为一个毫无希望的种群”。

 

谢天谢地,这些危言总算只是一家之言。不过换个角度,或是葬身火海,或是落入虎口,或是遭遇其他什么不测的逝者,身后还要被舆论来一次罔顾是非的“鞭辟入里”,不说那些看客“虚伪”“伪善”,来一句“世态炎凉”,总是不为过的。

 

不过,这些事的余波,还不只“世态炎凉”。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注意力驱动下的热点总是此起彼伏。以今人对“网事”的健忘程度,舆论漩涡中的当事人一般不用多久就能脱离“话牢”——今天“讨伐”宁波男子的人就没有前些天多吧?你还记得被骗1760万的清华教授吗?那群打了“裸条”甚至被“肉偿”的女大学生呢?

 

后几位总算还没有生命之虞,但他们遭遇的诛心之论一度不比那些逝者少。电信诈骗案来了,人们最好奇“这位教授咋就那么有钱”;“裸贷”风波起了,人们先指责“这群姑娘咋就那么爱钱”。又说到某明星意外离世,非要打探其“私生活如何不检点”;女子酒店遭袭,也要急着批评“一点都不懂自救”……

 

进入公众视野中的公共事件,当事人无论大错小错、有错没错,似乎都要为个人因素接受舆论的一番检阅甚至批判;至于事件的核心——用文绉绉的话说,有“公共性”的那一部分——却常常被置若罔闻。

 

从这个路数说,足浴店大火后,不去追问火灾成因,不去反思消防隐患,不去忧患安全风险,倒先来“扒一扒”这群“不安分守己的人”,岂不是同样的思维逻辑?

 

今天有一个词专门形容这种现象,叫“舆论跑偏”。公共事件频遭“舆论跑偏”,是互联网兴起后的常态。每逢公共事件发生,也总有声音疾呼“别跑偏了舆论方向”——尽管这些声音往往显得细弱游丝,根本抗不住舆论的潮涌。

 

 

4

 

其实“跑偏”也算不得特别。人看问题总有千层万面,一千年前的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讲得好听的;一百年前的周树人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讲得不好听的。好不好听,都触及了人性的本质。

 

而由人心和人言构成的公众舆论,也从来都有非理性的成分。非理性舆论总是披着那几种外衣,要么是激烈的批判,要么是戏谑的嘲弄,要么是娱乐的消遣,要么是抖一点耸人听闻的“内幕”、不为人知的“八卦”,当然都是真假难分的那种。这些又恰好最能满足人们或发泄、或窥私的欲望,因而最受欢迎。对公共事件来说,当这些元素占了上风,需要理性看待、冷静辨析的部分却被忽视,舆论跑偏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跑偏的舆论,常常是更吸引眼球的舆论,这倒不假。但问题是,“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并不永远那么合理。无论如何,社会总有一个公序良俗,舆论也总需要理性建设。何况涉及公共权力、公共事项、公共安全的议题,紧追“公共”不放,而不是去算计那些“周边”,才是更合乎公共利益的选择。

 

现实早有教训。但凡舆论跑偏,真问题往往不知所云,进而不知下文;假问题却总是占据“头条”,以致频现误伤。这种误伤,看得见的是当事人所受的名誉侵害、权益侵害,看不见的更是公共问题趋于“无解”、社会公众陷入“误解”,到头来,共识遥遥无期,徒增社会撕裂——看不见的这些,终究也要被看见的

 

甚至有时候,跑偏的舆论也会“吃人”。这又是何必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