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最后的渔村里,一串串风鳗鲞挂起来了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勇娣 公维同 2017-01-23 21:17
摘要:姜冬梅的制作鱼干手艺是跟母亲学的,而母亲又是跟外婆学的。手艺传到姜冬梅手里,除了传统风味,她还根据顾客的口味进行了改良,用葱、姜、白酒、青花椒等加工秘制调料,如此腌制、风干的鳗鱼,有着与众不同的香气,让人吃了难忘。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曾经,过年对于小孩来讲,是满满的美好想象。老上海都还记得,腊月一到,家家户户都会腌鸡腌鸭,做点酱油肉,再风上几根鳗鲞,找个阴凉地方挂起来,年味儿立时就浓起来了。

 

一进入腊月,金山嘴渔村作为上海最后一个渔村,沿街一字排开的海鲜货栈前,每天都挤满了前来采购年货的人们。而沿路边的一排排竹竿上,已经“壮观”地挂了一串串张开肚膛的风鳗,随风晃动。原来,当地渔民制作、销售风鳗鲞的时候又到了!

 

姜冬梅的海鲜摊位,生意出奇地好。今年47岁的她,是渔村里最早摆摊卖海鲜的几户渔民之一。她说,自家祖祖辈辈靠出海打鱼为生,父亲退休前是一位船老大,丈夫姜建航也曾出海捕鱼。但随着近海渔业资源逐渐枯竭,姜建航也和村里其他渔民一样,洗脚上岸了。

 

“做生意讲究个实诚,野生的就是野生的,养殖的就是养殖的,不能骗人。”姜冬梅和村里许多渔民一样,性格直爽,待人实诚,因此海鲜生意越做越好。说着,她还教我们如何辨别野生带鱼和养殖带鱼,“头尖眼小眼珠黑就是野生的,养殖的脑袋和眼睛都要更大一些。”

除了待人实诚之外,姜冬梅还有一样拿手绝活——秘制鱼干。大黄鱼、马鲛鱼,尤其是鳗鱼,剖开之后风干,然后用来清蒸或是红烧,是最地道的渔家吃法。姜冬梅的制作鱼干手艺是跟母亲学的,而母亲又是跟外婆学的。手艺传到姜冬梅手里,除了传统风味,她还根据顾客的口味进行了改良,用葱、姜、白酒、青花椒等加工秘制调料,如此腌制、风干的鳗鱼,有着与众不同的香气,让人吃了难忘。

 

最初摆摊时,姜冬梅每天销售额有100多元已算不错,到现在,最多时一天能有上万元的营业额。这跟整个渔村近两年的旅游发展是同步的。2017年元旦小长假,金山嘴渔村的游客达到了1.84万人次。昔日偏僻冷清的小渔村,现在处处充满了生机,老街上每天人来人往,热热闹闹。

 

今年63岁的陆秀芳,也在街边摆了一个摊位。她说,自己30多年前就开始卖鱼,后来有几年歇业带孙子,如今孙子也长到十来岁了,眼看着渔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于是就“重操旧业”了。她说,现在,自己的两个弟弟还有两条小渔船,虽然每次出海也打不到多少鱼,但他们还是喜欢定期出海,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没做过别的行当,出海已经成为习惯。

靠海吃海。这些年,洗脚上岸的渔民们,大多从事着与海、与渔相关的工作,要么开了海鲜酒楼,要么开了海景民宿,要么做点海鲜生意……虽然街上的海鲜货栈从原来的四五家发展到现在的四五十家,但每家每户从来都没出现过抢生意、伤和气的事情。反而是,哪位邻居有事临时走开了,他们总会主动帮着招呼顾客。

 

“风鳗钓带,吃吃还数呛蟹……”一串串风鳗挂起来,各种海鲜年货采购起来,年味儿在最后的渔村里越发浓郁了。那些从市区赶来淘海鲜年货的人,带回去的不仅仅是美味的海鲜,还有一份渔家人的质朴和真诚……

 


(图片来源:冯李华 摄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huangyd030@@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