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后年起台湾小学生要学东南亚语,蔡英文在培养“新南向”小尖兵?
分享至:
 (540)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修文 2016-12-12 06:00
摘要:台湾教育部门表示,不论新住民子女或是本地学生,都将有机会接触到多元语言,这有助于台湾与东盟国家的接轨。有媒体戏称,这是在培养台湾“新南向政策”的小尖兵。

“新南向政策”要从娃娃抓起。

 

日前,台湾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宣布,从2018学年起岛内12年“国民”教育将把东南亚7国语言列为小学必修课,明年7月底开始试验教学,2018学年台湾一年级新生将正式适用。

 

台湾教育部门表示,不论新住民子女或是本地学生,都将有机会接触到多元语言,这有助于台湾与东盟国家的接轨。有媒体戏称,这是在培养台湾“新南向政策”的小尖兵。

 

一年级学生怎么学?

 

按照台湾教育部门新规,从2018学年起,岛内小学生将从“本土”语言和新住民语言中任选一种成为必修课,暂定为每周一堂课40分钟,至于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则将新住民语言列为选修,按照学生的需求弹性开课。

 

所谓的新住民语言,包括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菲律宾、马拉西亚七种。潘文忠说,目前,台湾高中以下的新移民子女人数从2005学年的6万人上升至2016学年的26万人,通过学习母语,可以让新移民子弟回到母国进行文化交流甚至到当地工作,这与“政府”提出的“新南向政策”相辅相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负责此事的当局“国民教育署”表示,目前已完成了1313名教学人员的培训,可以满足越南和印尼语的师资需求。教材也先以此两种语言为主,另外5种语言教材明年度仍需加强,争取赶在2018年正式实施前完成。

 

这让人想到民进党为了强化“新南向政策”,从今年8月启动的东南亚文化及语言计划,在中央党部开设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及泰国语课程,让党工免费学习。

 

教学师资从哪里来?

 

有分析指出,台湾当局此举虽然能够保障新住民母语受教权,但它的政治目性强过教育目的,匆忙推出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将会累及下一代。

 

第一个问题是师资从哪里来。按理说,台湾大专院校有东南亚国家的语言专业,可以从这些专业觅得师资来源,但这些院系的毕业生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全台铺开的教学需求。基于此,台湾教育部门索性就退而求此次,希望把新住民妈妈培养成语言教师。那么问题来了,即便这些东南亚的妈妈们能讲一口流利母语,但这同教小朋友上课完全是两码事,如何能保证教学质量?

 

有台湾小学校长直言,课程不是说加就加的,还要顾及教学质量与效果。目前岛内对东南亚语系教师资格认证、师资培育没有明确办法,如果师资不足还硬着头皮开课,恐怕会压得学校喘不过气。

 

即便有妈妈当老师这样的“急就章”,目前除了越南和印尼语之外,缅甸、泰国、柬埔寨、菲律宾、马拉西亚等5种语言还是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前两种语言之所以可能开课,主要因为在台的越南和印尼新住民人数较多,从妈妈中挑选教师的面比较宽,而其他5种语言人口少只占在台新住民的15%,即便想“矮子里面拔长子”,也很难从中选到授课教师。

 

此外,一周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能好到哪里去,新住民语言教学不连贯,到了初高中又从必修课降为选修课,学习成效能有几分?台湾小学生除了学“国语”,二年级开始还要学英语,如今再加一门东南亚语言,一个孩子脑袋要塞进3种语言,感觉像在念大学。

 

学了语言有啥用?

 

师资不足,可以再加紧培训,教材未编完,也可以加快速度研发,但东南亚语长期在台湾的弱势处境,却不是小学开设语言课程就可以解决的。同样的,台湾社会对于东南亚文化长期漠视,也不是当局喊喊“新南向”就可立即翻转的。

 

台南市东区大光小学有130位外籍家庭学生,以往也开过诸如越南、印尼语等教学课程,但学生参加意愿冷淡,有时一学年仅有20人参加。现实情况就是,那些东南亚籍家庭的孩子如果未来想留在台湾生活而不回乡发展,学了自己的母语也没用。

 

据岛内媒体报道,台北市潭美小学新住民家庭学生约有70多位、占全校学生数的26%,校长林碧云表示,不少新住民家庭的父亲甚至祖父母多半想要孩子“先学好英文”,未必会将学习原来的母语视为必须选项。

 

既然连许多新住民二代都不愿开口说母语,一般的台湾学生家长更不会去鼓励孩子学习这种小语种,当局的意愿或许最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当局推动怎能立竿见影?

 

近期一个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情况。台湾金车文教基金会公布的调查显示,近7成的台湾初高中及大专生觉得最需要加强的是英文,只有2.4%认为最需加强东南亚语,不过还好,去年这一调查结果是0。这突显出学生似乎对“新南向”仍没有感觉、兴趣缺乏。

 

世新大学传播管理系4年级学生王曼妃表示,她上学期到上海当交换生以及实习,有餐厅需要同时会英语和日语的人才,起薪开到9万元新台币。相比之下,她不会去学东南亚语,但想去东南亚玩,因为比较便宜。

 

暨南大学东南亚学系大三生李子欣说,她并不惊讶只有2.4%学生想学东南亚语。周边很多人常问她,“学东南亚语干什么?”她下学期要到马来西亚当交换生,同样很多人问她为什么?这突显出多数台湾人对东南亚的印象仍停留在落后国家,觉得学他们的语言没用。

 

东南亚主题书店“灿烂时光”创办人张正认为,“只有2.4%说明台湾对东南亚文化不了解、也不想学习。”但2.4%也是一群珍贵的人,“应设法让这群对东南亚有兴趣的人,找到学东南亚语言与文化的地方。”

 

张正说,民众对异地文化的兴趣,不是当局推动就能立竿见影的。日韩剧走红,民众对日韩文化自然感兴趣,不需谁来推动。当局推“南向”政策,不要只在“新住民二代”下功夫,要开始照顾这宝贵的2.4%学生,“想办法要让这2.4%变成24%”。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