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上大博士生:为何“近年情更怯”?
分享至:
 (16)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2015-02-25 21:22
摘要:春节长假期间,一篇《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长文引发了朋友圈的刷屏式转发,更引来许多人对农村问题的关注。对这篇文章的意外走红,作者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怎么想?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这个春节,很多人读了《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

 

其中对农村青年婚姻经济压力、亲情疏淡的描写,以及“知识的无力感”,激出褒贬不一:“感同身受”,“真够酸的”,“想说很多又说不出”……饱受热议之际,文章的作者,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磊光,正在大别山区王家塆的家里安心过年。

 

25日,是前几日连轴出门拜年后刚歇下来的时候,家里堂屋,王磊光低头回着手机里几乎不间断的微信——那大多是来自朋友同学的拜年,赞一句文章写得好,而他总是回一句“谢谢,新年好”,别的不愿多提,抬起头,继续和对此一无所知的父母、堂哥聊家常。

 

近年,为何情更怯?许多人读完后依然想追问的问题,记者连线王磊光,寻求答案。

 

“旧的似乎破灭了,新的还没完善起来”

 

很少有人知道,这篇文章原本是一篇发言稿,原标题就是《近年情更怯》。2月1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我们的城市”论坛上,作为上海大学文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王磊光受邀做了15分钟演讲,讲完后,在一旁的师兄告诉他,听众中有个女的哭了,一直在擦眼泪。“我没有注意到”,王磊光说,“我也不知道,我说的哪一点,触动了她。”

 

“拜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现在大家都骑着摩托车拜年,去亲戚家匆匆走一遭,放下东西,客套几句,就要离开了。平时的生活啊情感啊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为死者守丧和送葬,在农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团聚和交流的一个契机。这也是我在家乡看到的唯一能够让大家团聚的方式。”“更让人悲哀的是:农村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深刻的悲剧。自打工潮于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很多农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来天。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

 

与那天的姑娘一样,后来读到文章的许多人被这样的文字和内容打动。王磊光觉得,那是因为记录的东西碰到了人心中的共鸣点。“即使城市越来越多,即使许多农民变成了市民,或者来到城市学习、工作,乡土情结依然在,我想,说着“感同身受”的人,或许与我有着类似的见闻和感触。”

 

自从开始文化研究领域的学习,受导师王晓明教授的影响,他习惯于用笔随时记录,而这篇引起巨大争议的稿子,包含着几年的累积。“这几年,村里的自然环境不断改善,但对家乡确实有一点失望”,王磊光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身处的乡村中,旧的文化、社会秩序似乎已经被破坏了,而与此同时,新的秩序还没来得及完善起来。

 

无法理性言说的乡愁

 

近年情更怯,究竟怯什么?电话那头,王磊光沉默了很久,“我无法用理性来言说、表达”。

 

“过年了,在外的人,能回来的都回来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状况……”,他说,每一年回乡,眼看着家里的长辈一年比一年衰老,是一种怕。更令他难受的,是看到村里孤寡老人、女儿远嫁或子女打工的老者无助的样子、在风中摇摇欲坠的样子,那是另一种怕。“平时看不到这些、听不到这些,还可以不想,可回来了,这些就会毫无阻挡地出现在面前,躲不了也逃不开。这时候,心里就难受得很。”他很想呼吁,中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在农村许多地方,进一步完善老人保障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识的无力感”,这是文中最后一段的标题。“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这是文末最后一句话。事实上,在文章见诸媒体的第一天,王磊光已经点开看到许多由此引发的尖锐讨论——“几十年前,知识分子回到农村就迷茫,现在依然迷茫。”“新读书无用论出现。”……而此后,就再没关注过爆发式增长的争鸣,“有些我觉得是断章取义,曲解了本意,有点委屈,但我也没有办法,不想回应什么,因为不管写什么,传播后都会有各种声音出现。”

 

不过,对于“知识的无力感”,他还是有话想说,自己从未说过读书无用,始终相信知识是有力量的,然而与此同时,回乡后的无力感也是真实的——所学的东西,得不到尊重。“一方面,身边谈论的,什么都折算成钱,有钱,就可以得到最大的推崇;另一方面,也很惭愧,本来读书出来是应该有所为的,但却不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只是希望家乡能变得更好”

 

腊月十八乘上绿皮车回到大别山中的家,骑着摩托车去镇上采买年货,四处走亲戚拜年,王磊光的这个新年,与过去一样,又不一样。除夕开始,他就不断接到朋友、以前当老师时学生的电话,他才知道自己的文章在网上、在微信中火了,而身边的长辈子侄,至今无人知晓。

 

这几天,有媒体因为版权原因删除了文章链接,朋友专门打电话来问,“怎么点不开了?”而他对农村社会的一些“白描”,更令友人为他担忧,如果被“父母官”看到了,要紧吗?

 

“我不担心”,王磊光觉得,自己只是记录了一部分人也同样看到、听到、想到的事。至于“出名”,不过是因为“撞进了一次媒体事件”,随着时间过去,新的焦点出现,所有这些都将被淹没。

 

电话那头,这位80后博士生的声音始终有些抖,甚至采访一开始,他还提出,怕自己太紧张,能不能用书面形式。面对网上“不认同家乡”的质疑,他有些难过,“怎么会?我的根在这里。将所有这些付诸文字,只是希望家乡能变得更好,我也相信,这个期待一定会实现。”

  

对王磊光个人而言,生活没有任何改变。2015年,春节来得晚,学校放假晚,开学也晚。他的计划里,终于可以在家过完元宵,再回到城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李宝花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