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大区势 > 文章详情
昆曲:昆山的“大美”城市旋律
分享至:
 (441)
 (2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俊锰 2016-11-27 16:20
摘要:莎士比亚,被誉为“人类文学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留下了《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传世巨作,影响深远;汤显祖是中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也因杰出的戏剧创作成就而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其创作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被合称为“临川四梦”,代表着中国古典戏曲创作的高峰。其中,四百年来《牡丹亭》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昆曲剧目,几乎成为昆曲的代名词。

四百年前,世界失去了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辉映东西方剧坛的戏剧大师,四百年后,从民间至政府间,从国内到国际,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纪念这两位为后世留下不朽文学杰作的璀璨明星。

 

近日,为纪念两位世界文学巨逝世400周年,由中国文化中心和老挝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主题展览“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老挝国立大学举行。

 

莎士比亚,被誉为“人类文学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留下了《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传世巨作,影响深远;汤显祖是中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也因杰出的戏剧创作成就而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其创作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被合称为“临川四梦”,代表着中国古典戏曲创作的高峰。其中,四百年来《牡丹亭》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昆曲剧目,几乎成为昆曲的代名词。

 

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仅昆曲尚存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境内,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并成为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其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艺术表演形式。此后被誉为中国传统戏剧的“活化石”,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并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川剧、桂剧、越剧等许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曲的哺育和滋养。

 

作为昆曲主要发源地,创造了“昆山腔”的“昆曲鼻祖”顾坚、创办冠绝一时“玉山雅集”的顾阿瑛、创作《浣纱记》使得昆剧演出打开新局面的梁辰鱼,都是昆山人。

 

这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不只是中国的,同时也属于世界。早在2001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昆曲全票通过,位列非遗榜首。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全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中,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早已杳如黄鹤,惟有中国的“昆曲”尚在。昆曲文辞美、声腔美、服饰美、水袖舞蹈美……昆曲集中国文学艺术之大成,可谓“昆曲大美”。

 

政府与民间共促昆曲新发展

 

众所周知,昆山连续多年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居首位,经济实力有目共睹。但是,发源于此的昆曲,却因种种原因“离开”昆山数年。之前,昆山人很难在自己的城市看到一场昆剧表演。近年来,昆山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提升城市文化的“精、气、神”。昆山市委市政府认为,昆山作为经济强市,也必须成为文化大市、文化强市。

 

其实昆山树立这样的目标,是有底气和能力去实现的。昆曲姓昆,根在昆山。近年来昆山先后建成了昆曲博物馆、周庄古戏台、顾坚纪念馆等昆剧文化设施,成立了昆剧小梅花艺术团、昆曲研究会、玉峰曲社、戏曲联谊会等一批文艺团体。同时,昆山注重昆曲艺术的活态传承,连续多年组织昆曲回故乡、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并利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古镇古戏台、昆玉堂、杨守松工作室、俞玖林工作室等平台,长期进行昆曲艺术表演和展示活动。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昆山成立了中国第八个昆剧团——昆山当代昆剧院,填补了昆曲故乡没有专业昆剧表演团体的空白,也进一步推动了昆曲的保护传承。

 

其实,不只是政府为昆曲的发展做了巨大的努力,很多民间团体和个人也为昆曲新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其中就有一位在昆曲界无人不知的“圈内人”——杨守松。

 

杨守松有两部作品对昆山这座城颇有意义,一是《昆山之路》写经济,即昆山崛起之路,二是《大美昆曲》写文化,即发源于此的昆曲。

 

也正是他向社会报告了昆曲发展中很多人的艰辛付出。如昆曲申报“非遗”之所以获得成功,就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安奎和王路等紧密相关;香港学者古兆申如何成为青春版《牡丹亭》最初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推手;谦称为“昆曲义工”的旅美著名华文作家白先勇,并非坐拥万贯家财的企业家,却筹集了2000万元,以保证《牡丹亭》的成功排演。此外,他的书中还有很多“小”人物,如淀山湖的民营百花昆剧团,“品茶听琴赏昆曲”的苏州平江路伏羲茶馆……

 

“小昆班”,昆曲传承新载体

 

作为昆曲的故乡,昆山人一直十分珍视,并注重传承这门古老的艺术,不仅涌现出李鸿良、俞玖林、顾卫英、张军等一大批著名的昆山籍昆曲表演艺术家。

 

 

为传承昆曲艺术,作为昆曲鼻祖顾坚的故乡,同时也是昆曲核心发源地的千灯镇,自2004年7月起,镇政府开始专项拨款,以支持千灯中心小学校开设“小昆班”,即小学生昆曲研习班。

 

开办的十多年里,“小昆班”多次在国内重大庆典、仪式登台表演。曾应邀赴北京参加纪念建党九十华诞庆典活动,赴香港参加纪念香港回归十五周年综艺盛典,并在上海世博会和苏州虎丘曲会上登台亮相,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地的国内外友人。

 

“千灯小昆班,真的不一般!”作为中国台湾著名昆曲大师的白先勇在昆山考察后感慨道。

 

 

事实上,千灯“小昆班”自2004年成立以来,在柳继雁、凌继勤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昆曲“好苗子”——共摘得全国少儿戏曲最高奖项“小梅花”16朵,为昆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后来,他们有的远赴香港求学,有的被上海的学校录取,有的回到家乡继续学业,更有一批“小梅花”选择留在昆曲表演的舞台之上,将昆曲的传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事业。

 

如今,每到开学季,昆山不少家长的择校标准之一就是学校是否开设“小昆班”。

 

不难看出,“小昆班”已经从最初的不被看好转变为现在培育城市文化传承力量的重要载体,受到昆山当地居民的极大认可。

 

600年前,昆山孕育了“昆曲”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600年后,昆山各界积极作为,正是希望让昆曲艺术在“出生地”薪火相传、再现活力。

 

 



 

专题推广

 

版面编辑:任俊锰

题图来源:昆山市委宣传部 提供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jfhuodong@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