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正在研发的候选新冠疫苗逾120个!人类的疫苗竞赛有哪些好消息哪些坏消息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陆依斐 裘雯涵 2020-05-21 21:07
摘要:世卫组织5月20日表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20个候选疫苗正在研发,其中一些正在进行临床评估。

短短几个月内,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导致近500万人感染,超过32万人死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很多人寄望于尽早研发出有效疫苗这一“利器”,摆脱病毒带来的威胁。

“一边飞行一边造飞机”

世卫组织5月20日表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20个候选疫苗正在研发,其中一些正在进行临床评估。据悉,“第一梯队”有一半在中国,且有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一般临床试验共分为三期)。

中国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5月19日介绍,全球开展临床试验的疫苗总体有10个。中国正在通过5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疫苗研发,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已完成一期、二期临床试验接种,另外4个灭活疫苗也已开展临床试验。

美国也有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正与莫德纳公司合作研发mRNA疫苗。该公司表示,临床试验早期数据显示积极效果,有8名志愿者体内产生了中和抗体,三期临床试验预计7月开始。此外,美国辉瑞公司的mRNA疫苗、Inovio公司的DNA载体疫苗也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欧洲方面,英国也有两个研发项目进展较快。英国牛津大学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项目已于4月23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帝国理工学院研发的一款新冠疫苗也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德国卫生部和疫苗审批机构保罗·埃尔利希研究所4月22日宣布,批准德国首个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

此外,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都在加紧推进新冠疫苗研发项目。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一款疫苗从研发到推广通常耗时数年甚至十几年,新冠疫苗的研发速度堪称惊人。“我们正在一边飞行一边造飞机。”美国梅奥诊所疫苗研究部主任格雷戈里·波伦如此形容当前的新冠疫苗研发。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汤蓓指出,一种疫苗研发往往需要10到15年时间,每一个环节完成之后才进入下一个阶段。眼下,新冠疫苗研发通过各部分齐头并进尽量压缩到一年半左右,即可能在临床试验同时开展审批程序,甚至同时进行生产。

前景仍不明朗

据预测,新冠疫苗最快或于2021年上半年面世。但《自然》网站指出,尽管目前多项试验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前景仍不明朗,尚无法确定哪种疫苗安全有效。此外,部分候选疫苗可能会在临床试验中因无法产生抗体,或出现严重副作用而宣告失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斌表示,真正确定疫苗有效性的是在三期临床试验,但三期临床试验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如果顺利,预计今年年底能够进行疫苗应急使用。但人类是否能够研发出疫苗尚存不确定性,只能说有75%的把握。我们更需要在特效药、抗体研究方面多管齐下。”

也有专家持谨慎乐观态度。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病毒学家弗洛里安·克拉默预计,未来几周内,全球至少还会有20种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谈及新冠疫苗的前景时,他表示:“我一点也不担心。”

汤蓓认为,目前的试验结果释放出积极信号,意味着研究人员已经通过实践打通了一些关卡,朝着下一个目标迈进。但若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或将影响疫苗研发。此外,目前看来新冠病毒传播涉及中间宿主,且全球70亿人不太可能全部接种,因此难以将疫苗视为“万灵药”。未来一段时间内,多种干预措施应该多管齐下,包括采取隔离措施,追踪病例等。

“美国优先”可能拖后腿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成功与否的标准,不仅在于能够以多快的速度开发安全有效的工具,还取决于如何公平地分配它们。“在我们所有人都获得安全之前,没有人是安全的。”而在疫情大流行引发诸多挑战的背景下,美国的种种做法引发争议。

有报道称,美国研制疫苗追求“一家独大”,曾想买断德国疫苗公司。英国《卫报》近日刊文称,美国政府当前的政策让其脱离抗击新冠疫情的全球合作,转而“单干”。此举引发担忧——“美国优先”做法可能拖慢全球研发新冠疫苗的进程……

汤蓓指出,从甲型H1N1流感疫苗到天花疫苗,美国都是首先要确保本国疫苗的储备和供应,在确保本国安全的基础之上再去追求全球安全。而特朗普上台后公然奉行“美国优先”和单边主义,在疫苗问题上也不例外。此外,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新冠疫情已经重创美国经济,很有可能关乎特朗普能否连任。在社会隔离和密切追踪这两大工具失去效力后,特朗普正在“押宝”第三大工具——药物和疫苗。

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普拉山特·亚达夫(Prashant Yadav)指出,研发和生产疫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非常依赖全球合作,原因有三。其一,仅仅保护美国人口不足以恢复全球旅行和贸易。其二,假设美国成功研制疫苗,但配件依赖全球供应链。其三,合作也是美国规避自身风险的一种方式,因为最先研制出有效疫苗的“可能不是美国”。

中国贡献和全球共识

本周一,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各国也在大会期间达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新冠疫苗应被列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是重点之一。

此外,为了加速全球疫苗研发,中国正在积极拓展疫苗领域的国际合作,例如加拿大就已与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开展疫苗研发合作。

汤蓓解读,中方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释放出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意味着中国不会把新冠疫情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或者将其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出于对人类生命的尊重。

李斌表示,新冠疫苗研发需要全球合作背后有多个原因。首先,新冠肺炎作为全球性大流行病,只有全球都对病毒产生免疫,才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此外,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后,需要一定的样本量,规模是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这样最终结果才能成为疫苗批准上市的科学依据。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需要和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合作,才能顺利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疫苗批准上市后,还需要进行大批量生产,保证全民接种。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生物技术公司进行疫苗研发后,该国不一定有能力进行大批量生产,可能需要借助跨国公司的力量,因此后续生产阶段更需要全球合作。

疫苗成本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李斌指出,灭活疫苗的成本较低,但一些使用新技术的疫苗如核酸疫苗等成本较高。如果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能够保证较为贫困的国家也能进行全民接种。“长远来看,全球合作研发疫苗是必然趋势。”李斌说。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