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世界家庭医生日∣疫情期上海家医如何筑牢“公卫网底”?四位家医讲述自己故事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20-05-19 17:21
摘要:整个疫情期间,上海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开诊,门诊量最高达到全市总量的近七成;34家社区发热门诊、200家发热哨点诊室加强筛查跟踪,及时发现、甄别与转介;60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指导居民加强健康自我管理。

疫情期间,社区成为防控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战场,家庭医生等社区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在网底和一线。今天恰逢第10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传播家医对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守护的理念,展示家医无私无畏、敬业奉献的职业风采,今天上午,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共同主办“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活动将上海设为主会场,并与全国各地8个分会场云直播对话。副市长宗明出席活动,并向家庭医生致以慰问。

一张照片透露怎样实现“闭环管理”

来自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徐颖杰,展示了一张停机坪上120的照片来讲述上海的闭环管理。“这是自外防输入以来浦东机场防疫的常态场景。境外航班到达浦东机场,即有工作人员登机检疫,若有症状、或有健康申报表异常的乘客,通过机坪上的120直接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减少这些人员在机场的停留,避免与其他人群的接触,从口岸入口到医院无缝衔接。”徐颖杰娓娓道来,“我们称之为闭环管理。”

后续检验检疫流程,通过“闭环”被分流至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家庭医生就在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中,进行医学观察任务,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观察症状,并随时保持电话或微信的联系,一旦有不适症状及时判断处理或亲自联系120转运,24小时值守。

三月下旬,上海所有入境人员都需集中隔离。社区家庭医生工作量骤增。许多个夜晚,家庭医生彻夜不眠接待入境人员。5月初的阿联酋航班,就是这样。徐颖杰说,通宵未睡,第二天依然一系列常规工作。这个特殊航班除小留学生外,还有很多孕妇、老人、基础疾病患者,肿瘤患者以及部分残疾人。防控指挥部通过增加急救专业、儿科专业、妇产科专业以及心理专业的医务人员,加强医疗保障;市民政局支持帮助下,增加社工加强对小留学生生活上照护;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制定个性化餐饮,满足孕妇、儿童的营养需求;开通24小时热线跟踪需求,确保沟通无阻……一系列措施保障,确保入境人员隔离生活“安全、安心”,整个隔离期平稳有序安然度过。

一个案例讲解何为发热哨点诊室

发热哨点诊室就是“前线岗”,在闵行区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荣看来,“疫情就是命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无旁贷。”新冠疫情防控中,社区承担发热患者筛查“哨兵”职能。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最快速度、细化制订具体建设方案,仅用七天时间完成建设。李荣说,在诊室布局方面,每一扇门、每一面墙、每一间房间都仔细推敲,并进行多次流程模拟,原有房屋结构“面目全非”,最终形成了符合三区三通道要求诊室,成为上海200家发热哨点诊室之一。

很多居民并不知道发热哨点诊室到底有什么作用,李荣以一件印象深刻的案例讲述:有位居民从重点疫区——湖北返沪,按要求完成14天居家隔离14天,隔离结束后次日,出现发热38.9℃,伴干咳。他来到中心就诊,第一时间引导进入发热哨点诊室,安置患者到留观室,同时启动转诊流程,直接联系120专线,转诊至三级医院发热门诊。最终,这位居民排除新冠肺炎,辖区家庭医生主动电话联系他,并进行健康宣教等随访。据悉,目前,闵行共有23家发热哨点诊室投入使用,发热哨点诊室配合发热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转诊及家庭医生随访,发热监测功能不断升级,关口下移。

在抗疫阶段,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芸说,新型的诊疗服务方式为社区居民带来益处多多。自今年三月长风取得“互联网社区诊疗”资格后,家庭医生可发挥余地更大了。黄芸举例,王阿婆是签约居民,疫情期间坚持宅家,家庭医生主动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与老人进行联系,开展慢病随访和健康关怀,足不出户的诊疗服务,得到王阿婆全家认可,而今全家都与黄医生签了约。

三大防疫利器解读如何“外防输入”

长宁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倪金燕,在活动现场带来三大“防疫利器”,第一利器是翻译包,帮助家庭医生突破语言障碍,在“外防输入”抗疫期间是家医必备神器;第二利器是工具包,也即中心自主设计的社区居家医学观察专业工具包;第三利器是暖心包,后勤组针对不同访视要求,提前准备好访视物资包,确保家医最短时间内出动。倪金燕介绍, 中心地处华山路,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大约1万多境外人士居住,堪称社区版“小联合国”,防疫“三大利器”充分发挥作用,守住“小联合国”一方安宁。

倪金燕特意介绍了来自斯里兰卡的一家人。这家从境外返沪的四口,在机场等候期间,家庭医生根据入境人员信息,提前取得联系,通过翻译包内备好的多语种健康提示指导、隔空陪伴,赢得了一家人的信任。抵达家中时,家庭医生带上中心专用工具包、翻译包第一时间赶到,高效落实了居家隔离工作。隔离期间,外籍人士爸爸出现发热症状,随即启动专车专人,充分做好医疗防护,护送至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外籍人士爸爸被确定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年轻妈妈和两个年幼宝宝都被定为密切接触者,母子三人送至集中隔离点,整个流程井然有序。妈妈为感谢家庭医生的帮助,特意将微信头像添加了“我爱中国”。

来自上海市卫健委的统计显示,整个疫情期间,上海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开诊,门诊量最高达到全市总量的近七成;34家社区发热门诊、200家发热哨点诊室加强筛查跟踪,及时发现、甄别与转介;60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指导居民加强健康自我管理,持续做好养老机构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确保服务连续、不间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祝墡珠教授告诉记者,上海家庭医生坚守社区防控的阵地,守护居民健康的网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题活动展现了家庭医生的时代风采,也将激励家庭医生进一步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题图来源:邵剑平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内文图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