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重庆南路上,这所上海人熟悉的医学院背后的故事
分享至:
 (5)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20-05-15 12:13
摘要:战争年代,从这所医学院走出的医生救助了许多病患,甚至这所医学院的建筑也成为生命的方舟。而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来自这所医学院的战士逆行入江城,“战病疫,救苍生”。建筑不会说话,但历史会记住这个校园里孕育的力量。

【一】

1952年11月5日,在上海,有1604名医学生以一个新身份开始上课。

新身份的全称是:上海第二医学院学生。经过当年的院系调整,在重庆南路前私立震旦大学旧址成立的这所全新的医学院,由前震旦大学医学院(创办于1911年)、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创办于1896年)和同德医学院(创办于1918年)三所私立学校合并而成。第一届学生中,有前震旦医学院学生519人,前约大医学院学生335人,前同德学生370人,此外还有本年度新招考的本科、专科学生380人。

老校门

从这时候开始,上海人口中有了一个全新的亲切的称呼:“二医”。这就是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前身。

从原来各自的教室,汇聚到昔日的震旦大学校园内,新一届学生在这一历史悠久的校园里开始学习。建校时,只设医疗和口腔两个本科专业和内科、外科、口腔三个专科;最初的培养办法是“一、二年级学习基础课程,三年级开始分科;经过四年学习、一年实习,毕业后即可担任医师职务”。同时,还设立专修科,学口腔科的两年毕业,学内科、外科的两年半毕业,“根据用革命精神办教育的原则,用速成办法培养出大批医务人才”。两年还没到,1954年8月,由于淮河洪水,上海第二医学院立即派出医疗队,和上海其他医学院的医疗大队一起,出发前往安徽支援防汛地区卫生工作。

从3个专科开始,到如今成为包含24个学院(系)、13所附属医院,覆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一流医学院,学院历代学人创造了我国乃至亚洲、世界医学史上的许多“第一”。在这些建筑里,发生的变化和故事有许多;不变的是,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来自这所医学院的身影从未缺失,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出贡献。

大解剖室

 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险众士争先。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来自交大医学院的勇士逆行入江城。4月,在他们平安归来解除隔离后,环瑞金医院四周的道路上,挂满了旗帜,“战病疫,救苍生”,欢迎英雄凯旋。

【二】

 为什么瑞金医院离交大医学院这么近?

 开车经过南北高架,可以清楚俯瞰到瑞金医院和交大医学院,两者位置毗邻,由一条思南路分开。

 这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两个机构的诞生之初。1902年末,蔡元培等请马相伯建学院,马相伯捐三千亩地产予以资助,并请天主教法国耶稣会协助。从1903年到1912年,震旦学院的校址在徐家汇天文台旧址,设“文学”、“质学”(即科学)两门课程。1908年起设文、理两科。1903年2月,震旦学院正式开学,马相伯自任总教习,亲定章程,确定震旦办学宗旨。但到了1905年2月,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篡改原定章程,学生愤而集体退学,马相伯辞职,震旦学院停办。1905年8月,震旦学院在法国耶稣会主办下重新开办,成为天主教法国耶稣教会直接控制的大学。

 1912年到1928年,震旦迁址卢家湾吕班路(今重庆南路)。1914年起,分设法政文学科、算术工学科、博物医药科,后改称法政科、工程科、医学科。1911年,设震旦大学医学院先修科。医学先修科两年,临床实习四年毕业。也在同一时段,天主教江南代牧区法籍主教姚宗李与法租界公董局合作,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东侧购地160亩建立“圣玛利亚医院”,医院中文名“广慈医院”。震旦医学科学生的临床实习就是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前身)、安当医院(今卢湾区中心医院前身)完成。毕业后,最优秀的医学生进入广慈医院工作。从这个时候开始,这所医学院就和这所医院再没分开。

 因为这份渊源,所以,在老上海人中间,即便不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也知道,只要听说谁在“震旦”读书然后在“广慈”工作,那必定是个会说法语的医生。早年,震旦大学医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也多会前往法国和比利时留学深造。其中,留学比利时归国的傅培彬、程一雄、佘亚雄,和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的沈永康、史济湘、林言箴都是广慈“法比派”的代表人物。

 随着1952年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同德医学院内一批留学英美的外科大家加盟广慈医院。他们中有留学美国的董方中、李杏芳,留学英国的周锡庚,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的周光裕、柴本甫、汪道新等,这就是后来俗称的“英美派”。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手术台上,就能看到学术背景不同的两派医生连外科手术打结方式都不同,“法比派教的是用左手打结,英美派教的是用右手打结”。有一种说法是,在战争救援时,医生们在手术时用左手打结,右手还可以剪线,不用助手或其他医生帮忙。在一个世纪前外科医生稀缺的年代,欧洲培养外科医生,就是讲究要独当一面,刻意培养能“一人包干天下”的全能手术医生,用心良苦。

 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学术流派,放在一起,让医学院的实力更强了。

 这其中有“新加盟”的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和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倪葆春(1899年-1997年,外科学教授,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代理校长、医学院院长)。在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时,他是医学院副院长。

1950年初,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师生参加为解放军防治血吸虫病(左三为倪葆春教授)。

 也有“本土人才”的身影:震旦大学医学院1922届毕业生刘永纯是我国卡介苗防痨创始人之一。上海卡介苗BCG防痨接种开始于1937年,到1948年,采用刘永纯手制疫苗而被接种者,共有七千余人。为了推广卡介苗,在制造疫苗之外,刘教授还撰文、演讲,详细论述疫苗的用处,并亲自接种儿童,测验疫苗效率,以作精确的统计,十余年如一日。

刘永纯教授亲自示范接种疫苗

 一个上海人或许并不一定认识这所医学院的毕业生,但每个人都在无形之中因为这所学校的贡献而受益。

 【三】

 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校区内,还可以看到两份珍贵的城市财富:重庆南路225号——一幢1930年建造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砖混结构的博物馆,和西1号楼——1936年建造的、具有现代派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东院校园

 博物馆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868年,法国传教士韩伯禄创建徐家汇博物馆,收藏从长江流域采集来的名贵生物标本。1930年,徐家汇博物馆迁到了位于吕班路(今重庆南路)的震旦大学,后改名为震旦博物院。该院收藏最丰富的是植物标本,有50000余件,在远东首屈一指。震旦博物院的收藏,后来都移交给了上海自然博物馆。

 而图书馆也叫“老红楼”,1936年建成,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楼高四层。记录医学院历史变迁的医学院档案馆就在其中。

 院内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当属现在还在作为办公用房使用的东院一舍,兴建于1909年。东院四舍始建于1916年。而另一栋为医学生居住的宿舍,在淡水路416号,由法国建筑设计师赉安设计,建造于1932年,原为萨坡赛小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正是从这所小学毕业,升入震旦大学附属中学,之后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走入广慈医院。

 战争年代,从这所医学院走出的医生救助了许多病患,甚至这所医学院的建筑本身也成为生命的方舟。“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在震旦大学任舍监和教授的法国神父饶家驹,在震旦大学校园内建立了上海国际救济会第一难民收容所,7000多名流离失所的难民在这里寻到安身之处。震旦大操场西北隅搭建临时帐篷,收容难民,大礼堂开办临时伤兵医院,收治伤员1410人。

 建筑不会说话,但历史会记住这个校园里孕育的力量。近日,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仁济医院呼吸科查琼芳医生撰写的《查医生援鄂日记》正式出版。日记完整记录了上海医疗队援鄂的点点滴滴,是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医生抗疫日记。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为该书撰写了序。他写道:“两个多月来,我在感动、担忧甚至哽咽中为数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援鄂医疗队送行,更通过微信朋友圈关注在湖北、武汉‘玩命’的援鄂战友,那种‘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精神,可歌可泣!”

 这一段最新的援鄂故事,延续着校园里前辈的足音,最终也会留存在历史悠久的医学院里。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均由交通大学医学院提供
题图为昔日震旦大学校园俯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