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你的人生经历中,最受打击的是哪件事?”钟南山的答案出人意料
分享至:
 (31)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0-05-14 20:28
摘要:“这是一个搏命的人,一个有极度自尊心和事业心的人。”

“你的人生经历中,最受打击的是哪件事?”熊育群问钟南山。

他以为答案会是“非典”。当时在广州《羊城晚报》工作的熊育群亲历了那场疫情风暴,从媒体人的视角见证钟南山是如何“挺过来”的。

让熊育群没想到的是,钟南山回忆起1979年在英国留学时的困境。那年他43岁,刚到伦敦不久,导师就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中国医生的资历在英国不被承认”,“两年进修时间太长,最多只能八个月。”

在长篇非虚构文学《钟南山:苍生在上》里,熊育群记录了这段故事:钟南山靠惊人的意志力修好实验仪器,拿自己当实验品、从自己身上抽血……完成了课题研究。英国人由衷感叹:“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搏命的人,一个有极度自尊心和事业心的人。”熊育群说。


熊育群在上海作协爱神花园  吴越 摄

《钟南山:苍生在上》在《收获》长篇专号2020春卷头条刊发,并在《解放日报》连载,引发强烈关注。5月14日在上海作协举行的作品首发研讨会上,评论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尧评价,这部作品写出了“久违的崇高感”。

12年前,熊育群就曾深度采写过钟南山。再写钟南山,尽管难,他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历时一个月,他日以继夜查资料、写作,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初稿完成后的编辑修改,又花了一个月。“这是从未有过的创作经历,与事件同步发生的写作遇到很多难题,创作上甘苦自知。特别要感谢的是编辑为这部作品付出的极大心血。”

“3月中下旬,我与熊育群常在夜深人静时交流。一次次催逼,一次次交流,有一次熊育群跟我开玩笑说,都被你逼得要吐了!”《收获》主编程永新回忆。“他激我,要写出《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作品来!”熊育群笑道。可以说,这部与疫情实时的作品,是在作者与编辑互动中产生的“现在进行时”作品。

《收获》杂志副主编、这部作品的责任编辑钟红明感慨,这是“史无前例的编辑过程”。“电脑里来来回回修改的文档已经数不清,每改一遍就用不同字体、颜色。我笑熊育群,你几乎把电脑里的字体用光了。”钟红明说,直到定稿,她的心终于落地——一个特别值得书写的人物,有了“配得上”的文学作品。


熊育群说,他与钟红明“对上了”,“她比我还认真”。  薛松 摄

“没有读熊育群这部作品,总以为钟南山是少年成功的天才。”在一般人想象中,出身医生世家的钟南山,人生之路应该鲜花朵朵。令钟红明震撼的是命运给予钟南山的远非常人能承受的苦难和挫折。例如:人们只知道他打破全运会纪录,却不知道他首先遭到全运会预选落选;他在山东乡下劳动,脚踝严重伤病;他的家庭发生惨痛变故;他回到北京后无法从医,只能烧锅炉……当钟南山终于调动回到广东的那天晚上,他的父亲问钟南山:你今年多大了?钟南山说:35岁。父亲轻轻地说:哦,35岁了,真可怕!


2006年10月25日,广州亚运会最后一棒火炬手钟南山高举火炬健步跑向主火炬台。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如此多挫折,更能反映钟南山的性格。”熊育群说,和钟南山相识多年,他的为人处事一以贯之。“强者,大成就者,挫折就是人生的阶梯。他不屈服于命运,永远和命运抗争。”对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因为对文学强烈的兴趣而放弃专业的熊育群来说,这是某种程度上与钟南山的精神投契之处。

“非虚构文学的细节必须求真,但如果仅仅注意这部分,还只是反映人物的外在行动。只有进入人物的内心,体会他的情感,这个人才能在读者面前活起来。”熊育群在作品中试图做到无限逼近真实——比如,钟南山出发去武汉的车次,究竟是1102还是1022,连为钟南山买票的助理都记错了,他刨根究底查了出来——但材料如何选择、处理,经过作家的消化和把握,反映作家的主观认识,这是一个几乎“透明”的公众人物的写作空间所在。“写钟南山这个人物,其实是写疫情、写时代、写对历史和社会的反思。”熊育群说。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对于钟南山,一个几乎成为时代传说的人物,我们既熟悉又不熟悉。”在王尧看来,人们关注钟南山,其实也是在关注自己的疑问和困惑。《钟南山:苍生在上》艺术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评论家、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赞赏《收获》选择这个题材、主动组稿的职业动作,“如此近距离、实时地以文学方式呈现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件,《收获》的第一次,释放出强烈的信号。”


研讨会现场 薛松 摄

尤其打动潘凯雄的是作品充溢的“人物的命运感”,“我们过去知道的钟南山基本是平面的,这部作品呈现了人物完整的命运过程。在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件面前,文学必须在场,而且是高质量在场。如果说近距离的反映、观照与触摸是文学创作的态度问题,能否实现高质量在场则是专业问题——越专业越有力量。”

“《收获》是巴金和靳以创办的文学刊物,始终是当代文学的领头羊。文学应该表现时代、表现民生,这些年我们除了努力保持虚构作品的高水准之外,十分注重纪实文学、非虚构作品的培育和开发。”程永新介绍,近年《收获》推出的冯骥才表现改革开放非虚构三部曲、严平散文专栏《他们走向战场》、万方《你和我》、袁凌《寂静的孩子》及程小莹《白纸红字》、薛舒《远去的人》、卢一萍《祭奠阿里》、薛海翔《长河逐日》、陈福民《北纬四十度》等非虚构作品均受到好评。今年,老主编李小林亲自抓的反映教育界基层教师的散文专栏《燃灯者》面世,《收获》今年第3期散文头条刊发了《一个志愿者的抗疫实录》。

“今年《收获》长篇专号季刊回归上海,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希望让更多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留在上海,并延伸出版和影视的转化功能。”程永新透露,春卷中两部作品单行本已签约上海文艺出版社,过往优秀作品的影视化也在接洽中。“人们往往以为作品的文学性和影响力是两个对立的系统,在我们看来,文学性有转化为影响力的可能,就看我们如何发挥想象力、有没有能力来运作。没有文学坚实的底座,影视就是无根的浮萍。”

“这是一个需要文学塑造更多英雄的时代,《钟南山:苍生在上》提供了一个样本。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望2020年这场抗疫之战,会想起这部作品,记住钟南山这个由文学作品记录、展现的人物,一如我们记得40多年前书写陈景润等人物的作品。”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

题图来源: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资料图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