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上海1041名护士援鄂,7人入选首届“上海好护士”,“援鄂是最无憾的选择”
分享至:
 (13)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黄杨子 2020-05-11 22:11
摘要: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最前线,他们与医生一起挽救病危生命,在隔离区当患者的临时“家属”,陪病家走过人生最艰难时刻,当被问及前线感触时,“好护士”们这样说,“援鄂,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无悔的选择!”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来自市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上海此次援鄂医务人员中,共有1041名护士,占比63.13%。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55岁,“90后”成为主力军,占所有护士的44%。

由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明办联合开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作为支持单位的“上海好护士”正式揭晓。首届20名“上海好护士”中,共有7位参与援鄂抗疫,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最前线,他们与医生一起挽救病危生命,在隔离区当患者的临时“家属”,陪病家走过人生最艰难时刻,当被问及前线感触时,“好护士”们这样说,“援鄂,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无悔的选择!”

“我经验丰富,理所当然报名!”

高超技术与娴熟经验,遇到疫情时发挥大作用。“上海好护士”中,这样的护理“老兵”占一定比例,关键时刻,她们挺身而出。“我经验丰富,理所当然报名!”在临床一线护理岗位拼搏了27年的汪慧娟,来自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急救中心。17年前抗击非典战场上,她奋战在急诊一线,表现突出,积累丰富抗疫经验;14年神经外科重症护理历练,更成为她应对紧急医疗事件的最好“底色”。

1月23日,接到疫情指令后,汪慧娟是华山医院首个报名参加首批上海市援鄂救治医疗队重症组的护士。除夕夜,她告别年迈多病的婆婆和即将中考的儿子,心怀愧疚却充满勇气,战胜恐惧与无助,直奔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色完成了重症病房67天工作。在武汉金银潭的日子里,她始终忙碌着。给患者吸痰时,她毫不畏惧感染风险;面对突发抢救时,她冲锋在前;最严峻时刻,多位患者需要抢救,她有条不紊地指挥抢救,联系舱外医生,凭借丰富临床经验,多次使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在她精心护理下,多位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逐步好转。

“我是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技术全面,请让我去前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胸外科(含监护室)护士长张艳,17年护理生涯,始终坚守在重症护理岗位上。在病家口中,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理解我们病痛的白衣天使。”2月19日雷神山C7病区正式开科,4小时完成48位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工作,这也是张艳所在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收治的首批病人。

排自己最辛苦的班,负责护理最重的患者。张艳在雷神山,处处以身作则冲在第一线,带领护理团队积极配合医生精湛、精心的护理。“用生命守护生命,只愿我们的付出,换来患者的康复!”这是张艳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她用执着温暖的守护,完美诠释了这句话。

将“上海护理经验”送到武汉最前线

从事危重症护理岗位12年的市一医院南部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张敏,认为“不负韶华、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初心不改”是好护士最应拥有的精神力量。急救于她,就是家常便饭的日常。近三年来,张敏护理ECMO危重患者23人,成功率达86.7%;护理危重孕产妇患者达到147人,抢救成功率达100%。2月19日,市一医院组建医疗队时,张敏抛下年幼的女儿,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我们要将上海的护理经验送到武汉,帮助当地患者早日康复。”

开立雷神山重症监护病房时,张敏将市一医院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搬到雷神山病房之中。在她的带领下,病房设备、仪器、耗材、药物等定点放置,流程实现规范优化。一位重症患者因氧饱和度始终上不去,需要“俯卧位通气”治疗,张敏根据雷神山现有条件,加上自己工作经验,摸索一套省力又安全的“俯卧位通气”翻身方法,帮助患者顺利转危为安,更将上海经验在武汉落地生根。

“85后”大男孩郭玉石,是上海德济医院手术室护士长,也是首届上海好护士中唯一的“男”丁格尔。阳光激情的他,带领队员经过长途跋涉11小时自驾,于雷电交加的深夜到达武汉,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监护室与病毒做殊死搏斗。重症监护室工作犹如与死神抢时间,郭玉石反反复复检查队友防护是否到位,时刻提醒队友注意安全。穿着防护服,人显得笨拙,由于重症监护室内没有护工,翻身这种累活,都有郭玉石的身影,他总是随叫随到。前线奋战46天里,郭玉石共参与护理重症病人60位,其中协助医生完成气管插管8人,呼吸机治疗45人、ECMO管理6人,高流量吸氧42人。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