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市场解码 > 文章详情
为了不让农产品滞销烂地,上海这个农民的做法绝了
分享至:
 (3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20-04-25 06:06
摘要:小农场主怎样分散风险?

70%的产品卖给散客,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农场的经营基本保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滞销——这是上海张磊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磊交出的答卷。

他是上海市郊典型的家庭农场主,位于浦东新区航头镇的农场种植面积刚过100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大,是因为单个品种的农产品产量有限,不足以对接超市卖场等渠道;不小,在于种出来的农产品也不是自家能够消化得了的。说起减小疫情影响的奥秘,张磊用了一句俗话: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有运气,也有底气

说起来,张磊运气不错。

合作社以各种水果为主,新冠肺炎发生的时候,恰巧没有什么品种成熟。“唯一错过的是桃花季。往年春天,有很多市民来农场赏桃花,然后捎些农产品回家。”张磊说。

好在捎带销售的农产品并非农场的主要经营来源。从4月开始,西甜瓜、桑葚、油桃、水蜜桃、蜜梨、翠冠梨、橘、脆柿、无花果等农场里中的水果将次第成熟,随着物流配送服务和市郊出游市场都在恢复,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跟着张磊在农场里转转,不难发现,他种植的农产品真的很“杂”:每个品种只有几亩地,在不多的空地上,还见缝插针搭了鸡棚,养鸡下蛋。

“品种分散,才能抵抗风险。”张磊盘算过,根据自家种的品种,一年四季大部分时候都有产品成熟,春天里,还收了一些竹笋。这样,即便某个季节某段时间或某种农产品生产或销售受冲击,也不足以影响全年的经营。

但记者问他:很多合作社提倡集中化、规模化种植,然后与超市卖场及各种新零售平台对接,按订单农业的方式生产,抗风险能力也很强,为什么他的合作社不那么做?

“我们是家庭农场,即便集中化、规模化种植,单一品种的产量也有限,未必适合走订单农业路线。而且,我们的合作社紧邻沈杜公路,不远处有召稼楼景区和航城大区,不论是去景区游玩的游客,还是小区里的居民,都会来我们这里消费。对散客而言,供应的品种越丰富,农场的吸引力越大。”张磊觉得,每家合作社都要有自己的定位,要能分析自家的优势劣势。就他们农场而言,目前的经营方式比较合适。

留住散客的诀窍

在张磊的农场,记者闻到一股不那么让人愉悦的味道。他抱歉地笑笑,“你来的不巧,刚刚给桃树敷设了有机肥。”果真,两行桃树之间,有机肥垒得高高的。

有些桃树之间,三叶草长得很茂盛。张磊又解释说,不是忘了拔草,而是特意种下的,“这是很好的绿肥。”

几只鸭子在农场里摇摇摆摆走过。记者被告知,养鸭子既能销售,又是生态农业的一部分:“能吃虫呀。”

一个个细节,体现出小小农场里的生态理念。“散客是我们农场的主要销售对象,疫情没有明显影响客流,是因为很多都是回头客,包括附近社区的居民。吸引回头客的关键,是要保证产品好。”张磊将经营的诀窍和盘托出。

这里的农产品售价中等偏上。比如,水蜜桃通常按盒销售,一盒140元左右,根据规格在10只至12只。农场里的禽蛋也不算便宜,一只鸡或鸭要上百元。“我们就是想传递优质优价的理念,通常来我们这买过产品的消费者都不会失望。”张磊对自家的产品信心满满,“要知道,散客中很多是住在周边社区的老客户,他们经常从农场经过,怎么种、怎么养,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觉得,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果不走一二三产联动的方式,那就得在品质上下功夫,“我们农场不适合做一二三产联动,所以保证品质成为提高附加值的重要选择。”

是传统农民,也是新农民

与记者接触的其他合作社负责人或农场主相比,张磊属于较为传统的农民。农场的固定工人数量不多,很多农活他亲自下地操持,销售方式也很务实。这些年,上网销售是热门,但他很谨慎地只选择了一个相对专业的平台做线上生意,销量规模也不大。放弃那些消费者熟知的大平台,自有原因:“一是那些平台上很多产品是拼价格,我们的产品没优势;二是大平台上商家太多,如果要花钱买流量让消费者找到我们,还不如直接让利消费者。”

不过,在为农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眼里。张磊是“可推广可复制”的新农民。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近年来给500多名农场主上过培训课,张磊给学校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定位准确,有风险意识”。

相关老师告诉记者,在上海市郊,很多合作社的规模都与张磊类似,“如果都能像他这样找准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那么家庭农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能进一步提高。”

在评价张磊时,老师们还提到一个词:“爱钻研技术”。农场不大,种植的品种却多,这对种植人员有技术要求。但张磊善于学习,上培训班、上网课、去其他基地考察……取长补短,他找到不少诀窍。

“种桃子,我就学习最适合我们农场的方式,将树修剪成Y型,修剪方式比较简单,工人上手快,而且树与树之间距离大,有利于机械化操作。还有新引进的脆柿,我向专家讨教后,改进了种植方式,别的地方可能三年才能挂果销售,我们这两年就能上市……”说起技术,张磊滔滔不绝。

记者发现,他虽然是一位传统的农民,但他不排斥新事物,只是坚持选择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最近,张磊注册了抖音,开始拍短视频上传,“这样,就算不是住在农场周边的客人,也能看到我们是怎么种植的。看着果子从小到大,多有意思!”在他看来,今年仍旧是个丰收年。

栏目主编:吴卫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