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扬州成为世界美食之都,谁敢不服?
分享至:
 (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舒 2020-04-20 19:01
摘要:2019年10月31日,扬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美食之都”,成为中国继成都、顺德、澳门之后第四家。今年4月18日,扬州“世界美食之都”的牌匾正式揭开。

相较苏杭,工商兴城的扬州乃大俗与大雅的集合,更多市井的味道和市民的乐趣,可称色香味声色光俱全。

“扬州是吃得好的地方”,扬州人朱自清为“食在扬州”代言。他在《说扬州》中写道,扬州菜若是让盐商家的厨子做起来,虽不到山东菜的清淡,却也滋润,利落,决不腻嘴腻舌。不但味道鲜美,颜色也清丽悦目。《红楼梦》里的佳肴多为淮扬菜,新中国“开国第一宴”也是淮扬菜。盐商家庖修成国宴大师,由江湖之远登上庙堂,难怪诗人余光中说“扬州菜香,举国口馋”。正餐之外,扬州美食的代表还属早茶,烫干丝三丁包千层糕蟹黄汤包翡翠烧卖虾籽饺面……老字号的茶社如富春冶春共和春五亭吟春,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富春茶社的茶联极有诗意:佳肴无肉亦可,雅淡离我难成。

2019年10月31日,扬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美食之都”,成为中国继成都、顺德、澳门之后第四家。今年4月18日,扬州“世界美食之都”的牌匾正式揭开。即便在上海,淮扬风味也早就化为本帮家常,早上佐泡饭的八宝酱菜,过年必做的狮子头大肉圆,老人下酒的干丝,孩子们爱的牛皮糖。本非扬州人,此刻却冲动地想呼朋唤友:烟花三月已至,诸位黄鹤楼内外、大江上下的故人啊,疫情之后,不妨再下一次江南?来他一场皮包水水包皮、热腾腾香喷喷的醉生梦死,品一品尝一尝热红尘的百般滋味。

“粲花妙舌吐珠玑”“空前绝后一时稀”,是清朝竹枝词里扬州曲艺的盛况。扬州茶馆多,说书唱曲人也多,雅俗共赏,余音绕梁。比如道情本是一种民间小调,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作《道情十首》青出于蓝,内容上“将渔夫、樵夫、甚至弃儿的生活,描写得满可爱的”,思想上更能“唤醒痴聋”“觉人觉世”。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评:所谓安贫乐道,无荣无辱,便是其宗旨。你听“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当真一唱三叹。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扬州评话、扬州清曲,前者类豪放派,擅讲《三国》《水浒》等英雄志;清曲则是婉约派,源于扬州俗曲小调,又为现代音乐提供了丰厚养料。如闻名世界的《茉莉花》就源自300多年前的《老鲜花调》。著名的电影《马路天使》插曲、周璇原唱的《四季歌》,源头亦是扬州清曲《哭七七》,本是唱年轻寡妇在“七七”祭中的伤怀,乃从前扬州船上卖唱人的必唱曲。作家汪曾祺有篇小说《露水》,写两个在高邮往扬州的运河轮船上卖唱的清曲艺人,他也是用白话小说写清曲艺人的第一人。上世纪60年代香港故事片《三笑》,“长城三公主”之一的陈思思在片中也唱过同源曲调。《四季歌》的优美旋律、“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的歌词,历久弥新,乡野小调成就了民族音乐的永恒经典。

几百年来扬州农商皆本,百业兴盛,高邮人汪曾祺描绘过“扬八属”五行八作的风物。除了著名的扬州“三把刀”即菜刀、剃刀、修脚刀,汪老笔下还有药房、酱园、炕房、油坊、磨坊、香店、像是《东京梦华录》里出来的馄饨挑子,锡匠、车匠、银匠、皮匠、挑夫、吹鼓手、能做出福禄寿星的卖糖人……这些店铺和手艺人使他深受感动,“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糊口的手艺升华为诗意的文化,书斋里的清赏也在转为大众的福利。扬州雕版印刷空前发展,有世称“雕版印刷第一书”的康熙版《全唐诗》,其后官刻、坊刻和家刻三管齐下,书籍不再是禁脔,刻书印书是技艺也是营生;其余各类精美的“扬州八刻”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书画家们,“道着民间痛痒”,“一枝一叶总关情”,作品集思想性、现实性、商业性于一身。

扬州城市生活的大繁荣培育出发达的市民文化,早在张岱《陶庵梦忆》中就有记载:“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鞠;茂林清樾,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

这又催生出城市性格——市井但热情豪爽,世故而不失可爱。大约是盐商和手艺人读书人的交融,扬州人爱热闹、爱交友、好美食、懂生活。如清代扬州盐商代表人物之一马曰琯,也是诗人、藏书家、印刷名家,一生好结客、善接纳文士、扶持风雅,所居园小玲珑山馆藏书甚富,四库全书馆设立,私人献书七百余种,为全国之冠。再如金庸小说《鹿鼎记》主角韦小宝,一介虚构人物却荣登“海外华人最喜欢的扬州人”,实因韦爵爷虽出身草根、滑头无赖,关键时候讲义气、顾大局,其经历折射了扬州文化。甚至,“乒乓外交”主人公庄则栋也是扬州人,虽5岁就离乡,但那“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的机会意识、交际能力,很有扬州派头。

扬州人还有人情味和书卷气。说这话的汪曾祺自不用提,他记人事风景、谈文化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爪果食物,不尚雕琢而于真挚中见性情,凡俗处皆有情致。代表作《受戒》里,人的生活方式是世俗的,小和尚出家算一种生计,一切似都出乎本性、淳朴和美。汪老的业师朱自清更是“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的扬州人,对本乡风土有过深入剖析。他写过篇《论雅俗共赏》,想来那些朗朗上口、看似浅白实则底蕴深厚、深情款款的白话文名篇,是最好的例证。生于扬州的赵丹也算一例,很难再有这样的演员了,无论是大学生、小老板、革命者、老乞丐,还是历史人物林则徐、李时珍,皆形神具备,艺术气和生活气并存。另,赵丹在《烈火中永生》中扮演的许云峰,原型许晓轩烈士也是扬州人。故而,扬州出商人、文人、艺术家,也出革命者。说到此,谁又能忘记那位由扬州走出的长者,面对全世界谈笑风生、中西贯通,生活中又爱吹笛弹琴、吟诗唱歌。

扬州人,叫人想起一个佛教用语:活泼泼地。“四相簪花”插满头的典故,也只能在扬州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行的是神仙事,去的是人间佳丽地。“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玉人不是闺秀千金,是当垆卖酒的商家女。活泼泼平常自在,本心本性,于出世处做入世事。

载浮载沉,两千年繁华消散,更经几番风雨。红尘十里扬州过,当下真是“扬州慢”了。在这座“东亚文化之都”和“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适合享受生活,过过小日子。“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用扬州方言念起来,别有滋味。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