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春光中,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为何独自游起花园洋房?
分享至:
 (2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20-03-29 21:29
摘要:白公馆与周公馆,现实与电影

《雷雨》与沪剧究竟有怎样的渊源?电影《雷雨》拍摄中遇到什么挑战?电影中周公馆与沪剧院新址有何相似之处?3月29日演艺大世界云剧场戏曲展演周,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以沪剧电影《雷雨》线上导赏活动向许久未见的戏迷朋友们送来“春”的问候。

直播在上海沪剧院汾阳路150号新址进行,茅善玉边走边聊边唱,将《雷雨》与花园洋房的渊源娓娓道来。汾阳路150号位于徐汇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1号楼今年已经“101岁”。作为著名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在克利洋行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它在抗战结束后成为白崇禧及其子白先勇的府邸,俗称“白公馆”。上世纪80年代末,越友酒家进驻1号楼。1987年,白先勇时隔39年重返上海,观看上海昆剧团《长生殿》后宴请蔡正仁等主演,定的正是越友酒家,留下“请客请到自己家”轶事。

邬达克在上海的作品种类丰富,1号楼属于早期仿古典式花园住宅,具有典型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主立面有弧形大台阶通向入口。拱券、弧形窗等细部精美。大面积花园景观保存完好。二层大厅原有格局及装饰如十字拱顶面、天花线脚、墙面线脚、木质腰线、木护壁等,都遵循同时期、同材料、同工艺以及珍贵的历史照片进行复原,连洗手间地坪也参考邬达克的黑白棋格风格。占地面积5900平方米的花园树木成荫,南侧椭圆形水池已恢复原样,饰面为白色花纹大理石。

曼妙的沪剧院新址与沪剧电影《雷雨》场景不谋而合。该剧由茅善玉、陈瑜、朱俭、王明达、洪豆豆、钱思剑、凌月刚、金世杰等献演。导演梁汉森别具匠心,以虚实结合的电影表现手法,着力塑造“繁漪”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中不仅保留舞台版本中“盘凤”“吃药”“花园会”“撕支票”“四凤独叹”“五重唱”等经典唱段,还通过实景拍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周公馆,展现了在舞台上未充分展示的原著经典场面,例如繁漪雨夜尾随周萍,四凤、周冲双双触电而亡的场景。

茅善玉介绍,早在1938年,根据曹禺经典改编的沪剧《雷雨》一问世便收获观众的强烈反响。1959年,由宗华改编的沪剧《雷雨》上演于人民大舞台,这一场演出云集了当时沪剧舞台上最有影响力的明星,阵容强大,流派争艳,史称“名家大会串版沪剧《雷雨》”。2019年适逢“名家大会串版沪剧《雷雨》”公演60周年,上海沪剧院携手上海新文化影业打造了实景沪剧电影《雷雨》。

电影《雷雨》中的周公馆与现实中的白公馆交相辉映。后者还多了一份艺术普及功能,一楼沪剧文化展示馆初具规模,丰富的图文资料展示沪剧发展史和上海沪剧院各流派名家名作。隔间摆放两台KTV点唱机,沪剧经典《金丝鸟》唱段飘来,“戏迷可以现场学唱并录制音频。有老先生原汁原味的声音史料,有伴奏带可以录音,我们提供一整套艺术享受,完成梦想。”存放在道具仓库里的《日出》陈白露贵妃榻搬到了三楼,茅善玉说,“以后楼里处处有沪剧的影子。1号楼用作沪剧爱好者沙龙、大师工作室,2号楼用于开放式排练。”汾阳路150号2号楼建于1975年,后成为宝莱纳餐厅。如今2号楼去除餐厅期间添加的仿古典样式装饰,恢复原有的建造逻辑,新增陶板与陶棍幕墙,以简洁现代的建筑语汇与1号楼形成对话关系。

疫情让演出按下暂停键,上海沪剧院演职人员并没有休息。从《阿拉上海人》《一路有你》到《城市的温度》,三部新编小戏陆续问世,根据发生在疫情期间的真人真事改编,弘扬正能量。沪剧院演员和演奏员们利用这段空白期苦练基本功,积极“云练功”,主创人员积极抓好前期创作,做好题材储备,创作打磨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以及《江姐》等作品。剧院党员、团员、民主党派成员积极投身社区志愿者活动,筑起防疫线,捐款、捐物,向一线医务工作者奉献爱心。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