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逆境中,这家龙头企业两周内启动两个重磅项目,今年将落子三大产业基地
分享至:
 (25)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20-03-28 10:57
摘要:“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让我们更坚定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疫情“寒潮”下,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仓路总部大楼内却是春意融融,忙碌的员工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员工的底气,来自企业逆境中的强劲表现。2月底3月初,短短两周,上海医药集团连续在浦东和宝山启动重磅项目。据透露,近期第三个重磅项目也已在路上。

目前,这家有4.8万名员工的医药领军企业,旗下50多个生产基地的基地开工率、产能恢复率、人员到岗率均超过98%。

受疫情影响,守成已属不易,却有企业敢加大投资、二次创业,这份自信从何而来?


定军心,未雨绸缪

“我们应该是反应最快的一批上海企业。”对于两个多月前的那声“发令枪”,副总裁张耀华记忆犹新。

因为亲历过2003年的SARS,全程参与了保障供应,上海医药在新冠病毒疫情刚有“苗头”时,就已进入备战状态。

张耀华说,农历大寒那天,集团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同时,为上海所有公立医院开通了应急电话,24小时保障药品供应。

“嗅觉”灵敏的一些子公司甚至提前劝留了一批准备回家过年的员工,让他们看看情况再决定去留。很快,这就被证明是英明之举。

在上药物流,400多名劳务工人被紧急留沪,他们毅然放下返乡的期盼和团聚的幸福,为前线的医务战士源源不断地供应“枪支弹药”。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医药向上海近1200家医疗机构以及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等累计配送药品800多万盒,八大类医用防护物资8000多万件(只)。

在疫情期间,这条“生命线”成为业内独特而又壮丽的一道风景,如此强大的一支物流保障队伍,让许多同行艳羡不已,后悔没有早一步留人。

疫情爆发后,物流缺,原料送不出来,也会缺,如何保障?

这个大年夜,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中药资源分公司总经理俞磊明坐立难安。经验告诉他要未雨绸缪。一番动员后,17位采购员组成了中药材原料供应应急保障小组,在大年初六奔赴4个药材产地。

“很多人吃了一个月的泡面,混一顿是一顿。”俞磊明说,那段时间,许多药材产地关闭了交易市场,且村村封路,严禁外来人员及车辆出入,公共场所采取戒严措施。

多亏了这批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法师”,在当地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和渠道,才能排摸到手中有优质货源的药农,确保优质的中药材原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上海。

截至2月11日,这个保障小组从各地落实药材原料86吨,加上公司前期统筹协调的其他资源,共供应上海各生产企业中药材原料210吨。


保供应,不计成本

在上海医药,有两家企业从疫情发生至今,锅炉从未熄火。

2月10日,尽管仍有近三成员工尚未返沪或在家自我隔离观察,但雷允上药业奉浦生产基地中成药的生产量却不降反增——板蓝根颗粒、感冒退热颗粒日产能力增加4倍,从年前的2万袋增至10万袋;荆银合剂日产能力翻一番,从年前的5000瓶增至1万瓶。

“从小年夜前一天,到大年初三,不到一周,新增的产能计划就落了地。”对于和时间赛跑的6个日夜,雷允上药业奉浦生产基地执行副总钱湧回忆起来,仍觉得惊心动魄,许多设备、物资,都是千方百计从全国各地紧急调来的。

以板蓝根颗粒为例,4台包装机,从温州订的,当地设备厂在小年夜抢着调试完毕,大年初三送到上海;80万个铝塑包装袋,在汕头下的单,印刷厂老板把能找到的员工都叫回来,48个小时赶出来,除夕夜空运到虹桥机场;3万多只包装盒,宁波生产的,企业拆开大修的机器熬夜重新组装后开动,同样在除夕夜运抵上海……。

“成本远高于平日,但疫情面前,只有效率和质量,不计其他!”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俊英表示,非常时期,所有员工都拧成一股绳。

在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磷酸氯喹的突击生产也是惊心动魄。

1月29日,2.5万多盒磷酸氯喹制剂连夜送至科技部后,库存为零。但让上级惊喜的是,2月2日,上药中西接通知要求尽快复产磷酸氯喹后,只用了8天,第一批磷酸氯喹便顺利下线。

以往,因价格低、需求少,绝大部分企业并未生产磷酸氯喹,临时组织生产更是来不及。

“关键时刻,就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运营管理水平。”张耀华表示,磷酸氯喹虽然是“冷门药”,但只要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便义不容辞。

上药中西不计成本,紧急从重庆空运了一批原料,领导干部带头加班加点,24小时不停机,一线员工每天工作到凌晨,经常回家休息几个小时后又赶到车间。

仅用3周,上药中西就完成了工信部下达的280万片生产任务。2月24日,首批40万片磷酸氯喹运抵武汉。

保障了磷酸氯喹的紧急供应,上药中西并没有喘息的时间,最近,其另一个产品羟氯喹被收录至《上海市“2019新冠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员工们继续撸起袖子,奋战不息。


谋发展,转危为机

经过一年多的等待,就在这个月,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盐酸二甲双胍片通过国家药监局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同时,上药信谊金桥生产基地安静了一个多月的工地,随着施工人员的陆续返回,也热闹起来。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诞生一座焕然一新的质量检验实验室,整个厂区的风貌也将优化,象征着更强势的未来发展。

疫情阴霾下,喜事连连的上药信谊,成为上海医药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3月27日晚间,上海医药公布的年报显示,上海医药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865.66亿元,同比增长17.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61亿元,同比增长30.49%。

“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让我们更坚定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张耀华介绍,上海医药将进一步发挥本市生物医药产业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一方面嫁接优质资源,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另一方面,加大产业存量资源重组和集约化布局力度,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近期,上海医药宝山医药产业园项目的启动,就是上海医药战略整合生产基地,提升产能规模、优化质量标准、降低生产成本的尝试。

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宣布落子张江,主攻方向则是研发,将围绕治疗性抗体、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微生态等生物医药新领域,建设创新孵化与中试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及上药研发中心,为张江地区发展生物医药研发的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借助这个一期项目投资就约20亿元的大手笔,上海医药袒露了雄心:从以化学仿制药、中药为主的医药集团转型升级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为引领的产业集团。

年报显示,上海医药在2019年的研发总投入合计15.09亿元,其中费用化投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7.22%。截至2019年底,上海医药创新药研发管线已有15个创新药处于临床研究及临床试验申请阶段。

近期,上海医药还与俄罗斯生物药企BIOCAD设立合资公司,首批引入6个生物药在大中华区的永久、独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其他商业化权利。合资公司还将作为BIOCAD在大中华区的唯一平台,持续引入前沿生物医药产品和生物技术,开发及拓展生物创新产品管线。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文中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